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语文写作与口语交际教学

【作者】 张 健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洙边镇新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1、关于写作教学
        指导学生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有感而发。真情实感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应该在作文的字里行间蕴涵真挚的情感,不能只是用“文字”去表达,而应当用“情感”去抒发。爱要爱得真挚、强烈,恨要批得尖刻、露骨。写记叙文不能不记事,记事时,不能不写人,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这样才能平中见奇,奇中出新,有见解,有意新。
        “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达感悟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活力、创造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明白的东西写出来的过程。
        (1)写作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忌拔苗助长。教师要指导学生以记叙熟悉的生活内容为主,引导学生写自己所想写的内容,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要指导学生融入生活,观察和思考生活,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有灵感,才有可能写成作文中的闪光点。这样,长期观察,随时练笔,写作就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二三事”、“我的新同学”、“妈妈/老师,我想对你说”、“那个阳光灿烂日子”等。在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写作教学要有计划、避免随意性。要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有重点、由易到难地设计训练内容,进行课内外相结合、片断练笔和大作文相交叉的写作训练。
  (3)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学生写的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通过自己的阅读,许多写作素材就被无形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跳出来供你应用,供你选择。你可以很自然地信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准确。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所以平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从刚接一个班开始就让他们每天都去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围的变化以及从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
  (4)加强写作时的方法指导,做到写作前有目标,写作时有指导,写作后有点评。注重对学生的作文立意、结构、表达和创新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练习新课标要求写作的作文格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批改办法并及时加以点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
        2、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技能, 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指导和训练。
        (1)口语交际教学既要有专项训练,又要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今年初一刚开学时,我就让每位同学上台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有些同学没经过这方面的训练,显得口吃和紧张。这之后的两周内我每次上语文课,都会让学生来一个课前3分钟演讲,或讲故事,或讲笑话,或即兴演讲,形式不一,自己随意,经过这一阶段的训练,班里内向的学生渐渐减少,逐渐活泼起来,同时,作文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创设一个良好的“众说纷纭”的平台,使学生克服思想、心理障碍,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
  (2)口语交际训练可采用以下多种方式:
  ①开展课前3分钟说话活动时,按学号顺序,或按桌位顺序进行,每课一人,轮流进行;
  ②进行课堂内叙述、概括训练,可介绍课文,口头描述人和事,也可陈述自己的观点;
  ③结合课文中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的不同语言特点,开展一周或隔周故事会、诗朗诵、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一种浓厚的语言氛围中紧张活泼,快乐有趣地训练口头表达技能;
  ④课堂教学要创造机会给学生,让学生敢问、敢读、敢议、敢评;
  ⑤提醒学生看电视节目时,要注意领略主持人优雅、自然、大方的仪表和精神风貌,并模仿其灵活、机智、风趣的表达能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没有感情的作文,那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气,没有血肉,让人读来味同嚼蜡,乏味无聊。作文有感而发,每位同学都是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个体,就看我们怎样启发、引导,激起他们闪光的思想之花。有感就能发吗,怎样发?这就要求我们学生的表达训练要跟上,首要任务,从我们的口语表达开始,渐渐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先通过口头去表达,然后可以书写,进而加以润色、修改、加工,成为一篇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