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县城高中农村学生的学习滑坡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 廖力生
【机构】 江西省龙南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进入县城高中后,许多原本很优秀的农村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热情,变得消极颓丧,学习成绩滑坡。这种状况不得不要引县城高中老师的反思。
关键词: 农村学生 原因 对策
随着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大,大批农村初中毕业生进入县城高中学习。这些农村孩子中大多聪颖好学、活泼可爱,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一直被乡里亲友所称道,家长、老师无不对他们寄予厚望。可是,进入县城高中后,许多原本很优秀的农村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热情,变得消极颓丧,学习成绩滑坡。这种状况不得不要引县城高中老师的反思。
一、县城高中农村学生学习滑坡原因
(1)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①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放松,进取心锐减。
经过初三年级紧张的学习生活,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在学习上普遍有所放松,竞争意识减退。农村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许多农村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没有目标、没有动力,逐渐变得麻木不仁、不求上进。
②沿袭初中老一套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快节奏的教学。
初中阶段知识容量较小,学习主要依靠老师的精心指导,通过反复的记忆和操练获取、巩固知识。而高中阶段知识容量增大,教学节奏加快,学习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更强调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单靠死背硬记的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很多农村学生刚进入高中,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还是沿袭初中死背硬记的方法,而面对快节奏的教学,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感到疲惫不堪,只好消极应付,时间一长,知识的漏洞越来越多,考试成绩越来越不理想,厌学情绪也随之潜滋暗长。
③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学习情绪。
不少农村学生进入高中后,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感到极不适应,产生压抑的心理。农村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而进入高中后,有的农村学生觉得受到冷落,心理失衡,情绪低落。学生在学习、生活遇到困难,或自尊心受到伤害,不愿向老师反映,积压于心,整天苦闷忧抑。所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降低学习效率。
④迷恋玩手机。
一些家长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也为了满足孩子愿望,为小孩买了手机。据统计在县城高中农村住校生中带有手机的比率高达70%,农村学生有了手机后,心中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下,很容易沉迷手机网络,接受不良信息,有的发展到不能自拔的地步。很多农村学生学习成绩的退步就是从玩手机开始的。
(2)家庭方面的原因
①父母在外打工,学生失去父母的关爱和管教。
在农村学生中,属于“留守孩”较普遍,父母长期在外,使学生产生“无家”的感觉,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这些学生性格大多冷漠、偏激,且对社会、学校、老师有明显的对立情绪。当他们初犯错误时,班主任有时无法与家长取得联系,从而失去最佳的家庭教育时机。个别学生听不进老师的教育,我行我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②家长对子女的物质需求缺少必要的限制,助长了学生的不良习气。
一些农村学生的家长错误的认为,多给钱,子女就能安心地学习。于是对子女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尽量满足。而且很少顾问在学习、生活上的开支情况。据了解不少农村学生家长每月给子女五六百元以上的生活、学习费用,多的达到上千元。个特学生钱多了逐渐学会了享受,滋长攀比心情,追求穿着打扮,没有精力花在学习上。
(3)学校教师方面的原因
①部分教师对农村学生关心不够。
部分教师对农村住校生关注不够。原本优秀的农村学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赏识,容易产生失意和悲观情绪。而那些自尊心较强的农村学生,在学习遇到挫折时,如得不到老师的安慰、鼓励,很容易丧失学习信心,产生厌觉悟情绪。
②教师普遍重视“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对农村学生缺乏学法指导。
长期以来,县城高中的教师未能很好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往往注重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对学生课后学习过程缺少督促和检查;不重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反馈;对学生缺乏学法上的精心指导。农村学生刚进高中阶段,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普遍感到不适应,学起来很吃力,效率很低。
③班主任教育方式不当,伤害农村学生的自尊心。
有些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缺乏耐心和爱心,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当学生犯错误后,有的班主任常用“处分你”、“滚回家去”这种刺耳的语句训斥学生,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同时,也破坏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农村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班主任的厌恶歧视、粗暴训斥,导致他们强烈的抵触情绪和叛逆心理。
二、加强对农村学生教育的对策
1、加强寝室制度建设,创建寝室文化。
寝室是学生生活的家园,只有营造一个干净、舒适、和睦的的寝室氛围,学生才能休息好,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白天紧张的学习中去。所以寝室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制定住校生管理制度、文明寝室评比和奖励制度,通过评比制度促进了学生间的监督、激励、良性竞争,也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努力创建寝室文化,开展“寝室是家庭,成员是兄(下转第51页)(上接第42页)弟(姐妹)”活动。在寝室成员间,建立 “帮扶目标”责任制,对思想素质有待提高的同学,邀请寝室成员监督,做到寝室成员同成长,共享成功的喜悦。在寝室成员间,开展“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活动。每个人难免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作为寝室中的一员有义务和责任予以帮助。
2、做好远离网络游戏和合理使用手机的教育。
远离网络游戏和合理使用手机的教育,要从高一新生入学教育时抓起,年级组要充分利用入学教育这段时间,组织学生深入开展远离网游戏和合理使用手机的专项教育,从预防着手,防范于未然。班主任要着重强调学校有关合理使手机的规定,要通过典型的事例说明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危害性,使学生受到深刻的警示。要教育自觉地抵止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禁止用手机玩游戏和上QQ,严禁在上课期间和晚上就寝时间使有手机上网。
3、加强学法指导,多检查、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
为了帮助高一新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少走弯路,学校有必要在高一新生中举办学法讲座会,主讲人可以是有经验的教师,也可以是高三、高二年级成绩优异的学生,或往届优秀毕业生。平时,教师要深入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多检查、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学校要鼓励一些班级召开师生座谈会,互相探讨教学,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4、落实班主任责任制,对农村学生进行跟踪管理。
建立农村学生成绩档案,进行跟踪分析,如发现其中某些同学在考试中成绩有较大退步,年级组要督促所在班的班主任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学校应把对农村学生的教育、管理纳入班主任的考核范围,促使班主任关心农村学生。
5、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小组的作用,关注农村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在各年级组成立学生心理咨询小组,从各年级组中挑选富有爱心、责任感强、表达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咨询员。心理咨询要注重实效,不拘形式。学生可自愿请求咨询,也可班主任由班主任带学生前来咨询,既可当面口头咨询,也可书面咨询。
在县城高中,农村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们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只要我们加强教育和引导,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一定会使许多农村学生走出困境,轻松适高中学习生活,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教育和引导好农村学生,也一定会推动县城高中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作者简介:廖力生,工作单位:江西省龙南中学,学历学位:大学本科,职称/职务:中学高级教师.
关键词: 农村学生 原因 对策
随着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大,大批农村初中毕业生进入县城高中学习。这些农村孩子中大多聪颖好学、活泼可爱,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一直被乡里亲友所称道,家长、老师无不对他们寄予厚望。可是,进入县城高中后,许多原本很优秀的农村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热情,变得消极颓丧,学习成绩滑坡。这种状况不得不要引县城高中老师的反思。
一、县城高中农村学生学习滑坡原因
(1)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①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放松,进取心锐减。
经过初三年级紧张的学习生活,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在学习上普遍有所放松,竞争意识减退。农村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许多农村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没有目标、没有动力,逐渐变得麻木不仁、不求上进。
②沿袭初中老一套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快节奏的教学。
初中阶段知识容量较小,学习主要依靠老师的精心指导,通过反复的记忆和操练获取、巩固知识。而高中阶段知识容量增大,教学节奏加快,学习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更强调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单靠死背硬记的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很多农村学生刚进入高中,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还是沿袭初中死背硬记的方法,而面对快节奏的教学,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感到疲惫不堪,只好消极应付,时间一长,知识的漏洞越来越多,考试成绩越来越不理想,厌学情绪也随之潜滋暗长。
③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学习情绪。
不少农村学生进入高中后,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感到极不适应,产生压抑的心理。农村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而进入高中后,有的农村学生觉得受到冷落,心理失衡,情绪低落。学生在学习、生活遇到困难,或自尊心受到伤害,不愿向老师反映,积压于心,整天苦闷忧抑。所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降低学习效率。
④迷恋玩手机。
一些家长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也为了满足孩子愿望,为小孩买了手机。据统计在县城高中农村住校生中带有手机的比率高达70%,农村学生有了手机后,心中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下,很容易沉迷手机网络,接受不良信息,有的发展到不能自拔的地步。很多农村学生学习成绩的退步就是从玩手机开始的。
(2)家庭方面的原因
①父母在外打工,学生失去父母的关爱和管教。
在农村学生中,属于“留守孩”较普遍,父母长期在外,使学生产生“无家”的感觉,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这些学生性格大多冷漠、偏激,且对社会、学校、老师有明显的对立情绪。当他们初犯错误时,班主任有时无法与家长取得联系,从而失去最佳的家庭教育时机。个别学生听不进老师的教育,我行我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②家长对子女的物质需求缺少必要的限制,助长了学生的不良习气。
一些农村学生的家长错误的认为,多给钱,子女就能安心地学习。于是对子女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尽量满足。而且很少顾问在学习、生活上的开支情况。据了解不少农村学生家长每月给子女五六百元以上的生活、学习费用,多的达到上千元。个特学生钱多了逐渐学会了享受,滋长攀比心情,追求穿着打扮,没有精力花在学习上。
(3)学校教师方面的原因
①部分教师对农村学生关心不够。
部分教师对农村住校生关注不够。原本优秀的农村学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赏识,容易产生失意和悲观情绪。而那些自尊心较强的农村学生,在学习遇到挫折时,如得不到老师的安慰、鼓励,很容易丧失学习信心,产生厌觉悟情绪。
②教师普遍重视“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对农村学生缺乏学法指导。
长期以来,县城高中的教师未能很好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往往注重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对学生课后学习过程缺少督促和检查;不重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反馈;对学生缺乏学法上的精心指导。农村学生刚进高中阶段,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普遍感到不适应,学起来很吃力,效率很低。
③班主任教育方式不当,伤害农村学生的自尊心。
有些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缺乏耐心和爱心,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当学生犯错误后,有的班主任常用“处分你”、“滚回家去”这种刺耳的语句训斥学生,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同时,也破坏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农村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班主任的厌恶歧视、粗暴训斥,导致他们强烈的抵触情绪和叛逆心理。
二、加强对农村学生教育的对策
1、加强寝室制度建设,创建寝室文化。
寝室是学生生活的家园,只有营造一个干净、舒适、和睦的的寝室氛围,学生才能休息好,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白天紧张的学习中去。所以寝室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制定住校生管理制度、文明寝室评比和奖励制度,通过评比制度促进了学生间的监督、激励、良性竞争,也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努力创建寝室文化,开展“寝室是家庭,成员是兄(下转第51页)(上接第42页)弟(姐妹)”活动。在寝室成员间,建立 “帮扶目标”责任制,对思想素质有待提高的同学,邀请寝室成员监督,做到寝室成员同成长,共享成功的喜悦。在寝室成员间,开展“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活动。每个人难免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作为寝室中的一员有义务和责任予以帮助。
2、做好远离网络游戏和合理使用手机的教育。
远离网络游戏和合理使用手机的教育,要从高一新生入学教育时抓起,年级组要充分利用入学教育这段时间,组织学生深入开展远离网游戏和合理使用手机的专项教育,从预防着手,防范于未然。班主任要着重强调学校有关合理使手机的规定,要通过典型的事例说明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危害性,使学生受到深刻的警示。要教育自觉地抵止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禁止用手机玩游戏和上QQ,严禁在上课期间和晚上就寝时间使有手机上网。
3、加强学法指导,多检查、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
为了帮助高一新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少走弯路,学校有必要在高一新生中举办学法讲座会,主讲人可以是有经验的教师,也可以是高三、高二年级成绩优异的学生,或往届优秀毕业生。平时,教师要深入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多检查、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学校要鼓励一些班级召开师生座谈会,互相探讨教学,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4、落实班主任责任制,对农村学生进行跟踪管理。
建立农村学生成绩档案,进行跟踪分析,如发现其中某些同学在考试中成绩有较大退步,年级组要督促所在班的班主任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学校应把对农村学生的教育、管理纳入班主任的考核范围,促使班主任关心农村学生。
5、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小组的作用,关注农村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在各年级组成立学生心理咨询小组,从各年级组中挑选富有爱心、责任感强、表达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咨询员。心理咨询要注重实效,不拘形式。学生可自愿请求咨询,也可班主任由班主任带学生前来咨询,既可当面口头咨询,也可书面咨询。
在县城高中,农村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们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只要我们加强教育和引导,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一定会使许多农村学生走出困境,轻松适高中学习生活,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教育和引导好农村学生,也一定会推动县城高中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作者简介:廖力生,工作单位:江西省龙南中学,学历学位:大学本科,职称/职务: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