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作者】 冯思媛

【机构】 四川省平昌县望京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减少学生英语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我们不能再走"应试"路线,只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层面上的教学,我们还要还原语言学习本质在于运用的真正教学意图,多强调实际运用,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关键词:中学英语  口语交际  语用失误   语用能力  
        口语交际是提高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英语素养得以提高最有效的实践方式。但由于受到东西方文化差异影响,我国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时常常容易出现语用失误。这种失误,要么表现在语言上出现遣词造句错误,要么表现在社交场合中不能正确理解语境中的词语意义而表达不得体,从而影响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不能不说与我们"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课堂英语教学有关。认真分析与研究这种失误,有助于我们选择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方法,进一步找到适合英语作为语用学特征的教学路子。
        我们知道,英语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正确合理地运用它,我们既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又需要有较强的语用能力,即要掌握语言的形式规则---语言学知识和使用规则---语用学知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得以运用和提高的实践保障。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了语言学知识的教学,强调音标、单词、短语以及语法等方面的内容,忽视了语言使用必须符合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在交际情境中的影响的教学,导致了"知识考试得一百,实际运用不合格"的中国式英语学习现象的出现。   
        一、中学生口语交际时语用失误的常见表现
        我国学生,又特别是我们内地学生,是缺乏英语口语交际平台的,要达成新课标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提高学生语用能力,我们唯有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口际交际运用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与交际的情景中践行英语语用,以达到提高学生语用意识,提高语用能力的目的。在实践中,学生容易出现的语用失误很多,概括起来,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说话人不了解英语的语言习惯或表达方式。
        (二)简单的将母语与英语的字面意义等同起来,误用英语的表达方式。
        (三)将母语的语义或结构硬套至英语。如"走狗"一词,我们很多学生却按照字面意思进行运用,把它说成"working dog",而英语本族语却用"lackey"来表达。又如在扮演售货人的情景中,我们学生常用"What do you want?",意在问对方想要买什么,这在英语国家,则是十分不礼貌的,则应该使用"Can I help you?"
        二、中学生口语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剖析
        出现或这或那的语用失误,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深究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原因既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更主要是现实环境。学生方面,主要体现为缺乏对西方文化、风俗习惯的认识。而教师方面,太过于注重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训练和培养语言能力上,而对语用能力没有给予充分重视。这反映在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上,即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发展不平衡。没有实际交际运用平台,不能给学生提供英语语用环境,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工具无法得到有效运用,只能在卷面是运作,学"哑巴英语"。这样的环境,即使我们学生掌握大量词汇,习得很多的语法知识,也难以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三、防止口语交际中语用失误的教学对策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在加大口语交际情境创设,搭建运用平台的同时,还要从以几个方面着力,多措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有效预防语用失误的出现。
        (一)加强文化渗透。新课标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五大目标"之一,我们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这种跨文化意识,不仅包括民族文化的差异,也有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等多个内涵,在英语交际运用中都有很大影响作用。如果我们学生不具备这种意识,就很难达到正确运用的目的。甚至受母语语用的迁移影响,将本族习惯强加于英语运用,造成语用失误。如我国文化中"祖母"一词,通常则表示和蔼可亲的女性形象,但在英美文化中"grandma"则表示一个满脸皱纹、步履蹒跚、老态龙钟的老妇人形象,显然不讨人喜欢。如果我们学生理解该文化差异,就不会出现语用失误了。
        (二)加强交际训练。我国语用学专家何自然在调查研究后指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语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错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根据他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加入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和行为习惯等内容,先从简单的问候、称呼、以及握手、告别等开始,加强交际实践训练。随着学生水平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再不断导入文化课程。
        (三)丰富语用知识。语用能力地提高,需要以语用知识为基础。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授予学生语用方法。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给学生提供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社会语境,体验什么场合用什么语体、把口语表达与社会语境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学会用西方人的表达方式来说英语。反复的训练,就能让学生增强学生语用能力。
        (四)创建多种平台。在"游泳中学游泳"是语言学习的最好法则,英语语用能力的提高也不例外。除了我们在课堂中创设交际环境外,我们还应搭建多种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理解语言知识的形式规则和使用规则,接受外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语感能力和理解能力。一是组织学生看描写外族文化的专题片,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还能扩大知识面,不断增加对西方文化习俗的理解,克服心理障碍;二是组织英语讨论或辩论,提高语用知识能力;三是根据教材内容开展角色扮演、图书角等活动,在广泛阅读中拓展语用知识,增强跨文化影响。
        总之,要减少学生英语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我们不能再走"应试"路线,只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层面上的教学了,我们应还原语言学习本质在于运用的真正教学意图,多强调实际运用,特别是加强外族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跨文化意识形成中得到有效语用能力地培养,从而正确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鲍志坤,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外语界,1997.1。
        [3]马冬,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