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借力儿童画,让学生在生活的天地里幸福成长
【作者】 潘兆良
【机构】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白米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在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校在儿童画教育方面的优势,以儿童画为抓手,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关注生活,融入生活,美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在生活的天地里拔节成长。
关键词:关注 融入 美化 成长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在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那么,我们又该与学生一道过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又如何促进学生融入这种生活呢?一个又一个问题,催促我们去思考,呼唤我们去实践。在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校在儿童画教育方面的优势,以儿童画为抓手,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关注生活,融入生活,美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一、以儿童画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的美好
1.用儿童画反映自然之美。大自然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表现大自然,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为此,春天我们带领学生去远足踏青,描绘盎然的春色;秋天和学生一起寻觅秋的踪迹,共绘丰收的秋实;冬天和学生一起雪上嬉戏,体验自然的恩赐……每每看到学生那一幅幅涨溢着自然之美的童画作品,心中倍感快慰。那种快慰注定是我们的学生已经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
2.用儿童画反映社会之美。社会之美,无处不在。作为教师,只要我们潜心挖掘,精心设计,匠心独运,就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美的魅力。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感受家乡的变化,借力儿童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豪情;我们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工厂,目睹现代工业的文明,借力儿童画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奉献社会的意志;我们还可以引领学生向农民学习种植,向专业户学习养殖,锻炼劳动技能,借力儿童画感知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推动社会发展。儿童画创作需要触及生活,反映社会,体现时代。为此,我们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用手中的画笔反映社会的日新月异,从而彰显社会之美。
3.用儿童画反映心灵之美。儿童画是学生心灵的窗户。学生总是在画中鲜明地表现自己高尚的心灵和纯真的情感。多年来,我校坚持组织学生收看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颁奖盛典,在学习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倡导学生用画笔表现自己的心灵震撼,并与身边的人分享,传递社会正能量。我们还组织师生共同寻找并践行生活中的善人善事,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幼、拾金不昧、低碳生活等,并努力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真情描绘出“千善图”,绘写和雅生活,彰显社会新风尚,弘扬社会主旋律。 同时与节日文化有机整合,积淀师生人文素养,以此涵养师生高尚的和雅情怀,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儿童画引领学生融入生活,书写生活的精彩
1.用儿童画参与社会生活。每年六一儿童节和春节,我们都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绘画才艺现场展示,并将现场表现的作品赠送给市民。我们的行动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更重要的是借助这类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明白自己的行动也能让社会生活变得精彩。前年,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绚丽年华全国小学生相约长城绘画采风”活动,为学生提供与国内外小朋友切磋交流的机会,开阔学生视野,敞开学生胸怀,增强学生自觉融入社会的意识。
2.用儿童画充实学习生活。为了将儿童画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开展了“儿童画与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探索以儿童画促进读写的方法与途径。我们要求低年级的学生绘写“童画日记”,用童画与几句话记述自己的生活。中高年级要求儿童画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倡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时,以形象的语言再现课文内容,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总结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画儿童画,整合课文内容;背诵课文前画儿童画,提高背诵效率。儿童画还与学生课外阅读紧密结合。采用为古诗配画,为作品配人物图谱、景物图谱等形式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增进阅读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儿童画与习作教学整合教学的创新做法,得到了《中国教育报》的推介。我们以儿童画作为写作素材,让学生看图作文,包括为本校获奖作品配文;在学生习作构思的时候,先画儿童画,再据图写文,让儿童画成为学生自主习作的“钥匙”;在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画儿童画,进而促进修改,让儿童画成为学生自主改作的“魔杖”。我们还让学生在习作精彩处配图,努力做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如此儿童画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有机融合,不仅让学生的生活情趣盎然,也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
3.用儿童画增进社会责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用儿童画形象诠释教育主题,让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感染。这几年,我们结合节日与时事,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我与美德有约”“爱祖国,颂家乡”“低碳生活——共建蓝天碧水”“共筑禁毒长城”等主题教育活动,用儿童画宣传了时代主旋律,受到了较好了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以儿童画引领学生美化生活,激发生活的激情
1.用儿童画美化学生的生活环境。我们在校园里精心打造“儿童画长廊”,定期推介童画之星风采,展示获奖作品;在花园草地间布置精美的儿童画作品,让鲜花与童画交相辉映;我们还专题开辟了“陶诗配画”园地,让学生在读陶诗,画童画中健康成长。“成长回音壁”栏目则是每月为学生推荐一本名著,为了引导学生把名著读透,我们鼓励学生用儿童画画出书中精彩的情节或喜欢的人物形象,从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我们用儿童画装点校园,让校园到处呈现出亮丽的童画风景,这不仅营造了浓烈的艺术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与修养,还通过整体互动的形式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2.用儿童画追求美好的生活梦想。我们鼓励学生用儿童画畅想未来,书写梦想。未来的我,未来的学校,未来的家乡……一系列的想象画让学生对生活充满憧憬,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因为对未来的期望而饱满灵动。最近一期的学生论坛《中国梦,我的梦》正展示着我校学生丰富多彩的梦想。 (下转第18页)
(上接第19页)
多年来,儿童画在我校生活教育的实践中,其意义不仅体现在将学生引向了广阔的生活,充分发挥了生活的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助推,我们为学生创造了“有目的生活”,让学生当下的生活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当然,我校的儿童画教育在推进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本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绘画竞赛仅获一等奖的就有一百四十多人次。我校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美术教育先进单位”、“泰州市艺术特色学校”。现在可以自豪地说,在我校儿童画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精彩,生活也让儿童画显得更亮丽。我们将乘势前行,继续借力儿童画,不断践行和丰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努力开发好生活这一大课程,让每个学生在生活的天地里拔节成长。
关键词:关注 融入 美化 成长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在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那么,我们又该与学生一道过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又如何促进学生融入这种生活呢?一个又一个问题,催促我们去思考,呼唤我们去实践。在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校在儿童画教育方面的优势,以儿童画为抓手,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关注生活,融入生活,美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一、以儿童画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的美好
1.用儿童画反映自然之美。大自然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表现大自然,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为此,春天我们带领学生去远足踏青,描绘盎然的春色;秋天和学生一起寻觅秋的踪迹,共绘丰收的秋实;冬天和学生一起雪上嬉戏,体验自然的恩赐……每每看到学生那一幅幅涨溢着自然之美的童画作品,心中倍感快慰。那种快慰注定是我们的学生已经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
2.用儿童画反映社会之美。社会之美,无处不在。作为教师,只要我们潜心挖掘,精心设计,匠心独运,就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美的魅力。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感受家乡的变化,借力儿童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豪情;我们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工厂,目睹现代工业的文明,借力儿童画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奉献社会的意志;我们还可以引领学生向农民学习种植,向专业户学习养殖,锻炼劳动技能,借力儿童画感知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推动社会发展。儿童画创作需要触及生活,反映社会,体现时代。为此,我们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用手中的画笔反映社会的日新月异,从而彰显社会之美。
3.用儿童画反映心灵之美。儿童画是学生心灵的窗户。学生总是在画中鲜明地表现自己高尚的心灵和纯真的情感。多年来,我校坚持组织学生收看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颁奖盛典,在学习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倡导学生用画笔表现自己的心灵震撼,并与身边的人分享,传递社会正能量。我们还组织师生共同寻找并践行生活中的善人善事,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幼、拾金不昧、低碳生活等,并努力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真情描绘出“千善图”,绘写和雅生活,彰显社会新风尚,弘扬社会主旋律。 同时与节日文化有机整合,积淀师生人文素养,以此涵养师生高尚的和雅情怀,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儿童画引领学生融入生活,书写生活的精彩
1.用儿童画参与社会生活。每年六一儿童节和春节,我们都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绘画才艺现场展示,并将现场表现的作品赠送给市民。我们的行动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更重要的是借助这类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明白自己的行动也能让社会生活变得精彩。前年,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绚丽年华全国小学生相约长城绘画采风”活动,为学生提供与国内外小朋友切磋交流的机会,开阔学生视野,敞开学生胸怀,增强学生自觉融入社会的意识。
2.用儿童画充实学习生活。为了将儿童画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开展了“儿童画与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探索以儿童画促进读写的方法与途径。我们要求低年级的学生绘写“童画日记”,用童画与几句话记述自己的生活。中高年级要求儿童画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倡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时,以形象的语言再现课文内容,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总结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画儿童画,整合课文内容;背诵课文前画儿童画,提高背诵效率。儿童画还与学生课外阅读紧密结合。采用为古诗配画,为作品配人物图谱、景物图谱等形式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增进阅读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儿童画与习作教学整合教学的创新做法,得到了《中国教育报》的推介。我们以儿童画作为写作素材,让学生看图作文,包括为本校获奖作品配文;在学生习作构思的时候,先画儿童画,再据图写文,让儿童画成为学生自主习作的“钥匙”;在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画儿童画,进而促进修改,让儿童画成为学生自主改作的“魔杖”。我们还让学生在习作精彩处配图,努力做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如此儿童画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有机融合,不仅让学生的生活情趣盎然,也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
3.用儿童画增进社会责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用儿童画形象诠释教育主题,让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感染。这几年,我们结合节日与时事,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我与美德有约”“爱祖国,颂家乡”“低碳生活——共建蓝天碧水”“共筑禁毒长城”等主题教育活动,用儿童画宣传了时代主旋律,受到了较好了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以儿童画引领学生美化生活,激发生活的激情
1.用儿童画美化学生的生活环境。我们在校园里精心打造“儿童画长廊”,定期推介童画之星风采,展示获奖作品;在花园草地间布置精美的儿童画作品,让鲜花与童画交相辉映;我们还专题开辟了“陶诗配画”园地,让学生在读陶诗,画童画中健康成长。“成长回音壁”栏目则是每月为学生推荐一本名著,为了引导学生把名著读透,我们鼓励学生用儿童画画出书中精彩的情节或喜欢的人物形象,从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我们用儿童画装点校园,让校园到处呈现出亮丽的童画风景,这不仅营造了浓烈的艺术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与修养,还通过整体互动的形式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2.用儿童画追求美好的生活梦想。我们鼓励学生用儿童画畅想未来,书写梦想。未来的我,未来的学校,未来的家乡……一系列的想象画让学生对生活充满憧憬,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因为对未来的期望而饱满灵动。最近一期的学生论坛《中国梦,我的梦》正展示着我校学生丰富多彩的梦想。 (下转第18页)
(上接第19页)
多年来,儿童画在我校生活教育的实践中,其意义不仅体现在将学生引向了广阔的生活,充分发挥了生活的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助推,我们为学生创造了“有目的生活”,让学生当下的生活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当然,我校的儿童画教育在推进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本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绘画竞赛仅获一等奖的就有一百四十多人次。我校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美术教育先进单位”、“泰州市艺术特色学校”。现在可以自豪地说,在我校儿童画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精彩,生活也让儿童画显得更亮丽。我们将乘势前行,继续借力儿童画,不断践行和丰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努力开发好生活这一大课程,让每个学生在生活的天地里拔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