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

【作者】 齐爱军

【机构】 山东省阳信县商店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的思想政治课标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因此,在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在师生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会“渔”。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新课改   思想政治   实施策略
  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活动、游戏和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反思、分享,获得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生动的感受和认识,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中去。因此,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它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人人参与,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仅会对新事物进行认知,而且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师由过去的教书匠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体验式学习的参与者,它的目标,不仅是学生知识的增长,更为注重的是学生身心、人格的健全与发展,它将课程内容扩展到了学生的情感升华和人格塑造,明显有别于以往以灌输、记忆为中心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突破,值得我们加以认真研究。
  一、新课改呼唤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肩负着德育和智育的双重目标。从智育目标来看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但是,思想政治教材中较多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在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下,很难让学生参与教学,更谈不上主动学习实现师生互动了。从德育目标来看,由于政治课特定的教学内容,严肃、抽象,有些内容还远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这门学科时,会产生特殊的心理障碍。再加上传统课堂教学,把教学活动仅仅限于固定的、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对接受的道德、价值观念和思想教育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使得学生的思想觉悟得不到有效提高,造成有的学生不喜欢政治,甚至还有的学生知行脱节,表现为考分很高,但在实际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水准却很差。
  二、体验式教学实施策略
  体验式教学,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因此要想完成体验式教学,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
  1、角色扮演,深入体验。
  通过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来获得丰富体验的教学方式,就是角色体验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扮演的角色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人或物,模拟的人或物,都可以成为学生扮演的角色。如:做游戏、演小品,当干部、工人、学生农民、教师,当“记者”、“法官”、当某种工具、用具、用品等。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不但角色扮演者有了内心体验,而且观看者也会自我反思。通过角色体验,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能增进自我认识,形成情感体验,培养情感素养;能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加深对社会的观察、了解和认识,从而使学生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理解,学会合作。运用这一教学方式,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长来选定角色扮演者,又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角色体验中来
  例如,在学习《交友要讲原则》一课“交友误区有哪些方面”内容时,让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两个小品:《强者为胜》《哥们义气》,让同学们自己体验情景中的角色,并讨论、分析,评价情景中的角色的行为,明辨是非,懂得交友过程中的一些“误区”,从而在生活中能慎重对待交友问题。
  2、解决问题,体验进步。
  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力图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进步。如在学习“情趣的多样性中人们的情趣是互有差异的”内容时,以梅花为例,选取清朝诗人蒋锡震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让学生去发现不同作者对梅花不同的描写,去体验作者不同的情趣。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讨论、品味这三首诗词,发现蒋锡震的《梅花》采用写景咏物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傲雪凌霜、暗香疏影的高节丽姿;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却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抒发作者对国家破碎的忧愁,同时借梅花表达自己个人遭受挫折而不屈服的品质;通过对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写作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威武不屈的战斗意志和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让学生理解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中的人们,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品味是不同的,情趣也是不同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与成功感。
  3、投入生活,体验自我。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在学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一道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顿饭,要求做规定的菜式,如青菜豆腐汤、炒肉丝、炒土豆、炒蛋饭;菜要自己到市场去买;饭菜要自己完成;完成后请父母品尝,并打分评价;最后还要写心得。这样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尝试了自立,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体验,家长也对此类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    
  4、分享成果,体验成功。
  新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很大的亮点是每一课课后都有探究与活动,探究活动课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达到影响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在探究活动课中,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每参与一项体验活动,都体现群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分享。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表达或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他们的成功收获,使之体验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融入社会生活陶冶高雅情趣》的活动课中,采取构思、制作“情趣小报”的形式。要求学生在一张洁净的纸上展现出自己的情趣所在。版面要求:(1)标题自拟,能体现个人特色。(2)栏目设置:至少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栏目,能展示个人生活情趣。(3)字体要求:栏目标题与正文的字体大小,比例要适当。(4)其他要求:小报制作人员可单独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时间是一个星期。完成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传阅,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版面设计、栏目设置、文字处理和插图等,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让学生自己负责搞好本班的情趣小报展出,让全校同学都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感受了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美好情趣,当然也促进了学生的成就感。
  5、课堂辩论,加深体验。
  初中的学生虽然年龄小,知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已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时他们的知识、能力超乎教师的意外。为了上好辩论课,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确立辩论题。比如,针对当前网络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也进入中学生的世界,面对网络的方方面面,学生自有自己的体会,因此提出关于网络的利与弊的论题,然后再确立正方和反方的同学。上课时,先让正方、反方的同学派代表阐述己方观点,让他们用事例、理论支持己方观点,对彼方观点进行反驳,几场辩论课下来,同学们不仅掌握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辩论时,老师可充当主持人,也可以请政治课代表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一样,这样同学们才会认真对待。事实证明,通过辩论,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完成了政治理论的传授。通过课堂授课方式的调整,使政治道理生活化,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政治课自然受欢迎了。
  总之,体验学习是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价值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它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它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建立21世纪新基础教育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教学,真正发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价值,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玉倬.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感体验式教学探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07
  [2]丛雅姿.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学与研究》,2013.02
  [3]杨吉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J].《中小学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