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李晓军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在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总要扭过头来看着他,不仅要听其音还要观其颜),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学生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一、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循分组合作原则。
课改理念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班主任我在班内实行了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了两个多月,我把班内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具体做法如下:按照平时成绩把学生分成好、偏好、中等、差四等,再按照学生的性别、能力、性格,组成4人学习小组,每组每科成绩好的学生为组长,负责讲题辅导、监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按照排座位时同组就近原则,这样便于组长管理和讨论问题,学生准备记作业本,每周星期五前组长检查组员的学习任务是否记在本子上,然后组长签字,写完后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核对每项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完成后家长签字,班主任监督。学生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合作,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通过学习小组,提高监管力度。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不免会出现漏洞,或者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记作业、改错题、背诵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不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相当于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
三、通过小组合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平时上课时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主动学习或开小差,或玩东西,小组合作学习以后,上课每做完一道题,就会有组长进行检查,不会的组长就得给他讲,大家还要等他,而且每次都要被老师统计出来,很没有面子,这样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打,教师再加以鼓励,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四、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
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在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的观念与做法。
如在讲完《沙漠中的绿洲》这篇课文后,组长刘萌萌写下了这样的话:这次合作中,我们这一组四个成员,大家都很积极,分工很明确,由两人搜集资料,一人做成演示课件,一人作为最后的展示,同时大家都相互监督相互提建议。我是负责最后这一块的,其他组员为了能早点把成品让我看到,赶在几天前就把成品做好让我好熟悉内容以至于为演示做更多的准备。看其他成员都这么认真负责,我自然也不敢怠慢,把那份课件看了好几遍,直到非常的熟悉,终于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小组获得了金牌小组的荣誉称号。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这个小组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吧,但是还是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最后祝愿我们这个小组在以后的合作中可以做的更好!
总之,合作学习,以小组的特定形式展开,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与人共处的能力,教育学生愿意和同学交流信息,以实现信息的二次传递。每个学生获取的新知识容易被其他同学共同拥有,自己也能轻松获取其他同学已获取的新事物,真的是一举多得。
一、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循分组合作原则。
课改理念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班主任我在班内实行了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了两个多月,我把班内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具体做法如下:按照平时成绩把学生分成好、偏好、中等、差四等,再按照学生的性别、能力、性格,组成4人学习小组,每组每科成绩好的学生为组长,负责讲题辅导、监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按照排座位时同组就近原则,这样便于组长管理和讨论问题,学生准备记作业本,每周星期五前组长检查组员的学习任务是否记在本子上,然后组长签字,写完后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核对每项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完成后家长签字,班主任监督。学生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合作,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通过学习小组,提高监管力度。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不免会出现漏洞,或者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记作业、改错题、背诵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不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相当于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
三、通过小组合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平时上课时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主动学习或开小差,或玩东西,小组合作学习以后,上课每做完一道题,就会有组长进行检查,不会的组长就得给他讲,大家还要等他,而且每次都要被老师统计出来,很没有面子,这样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打,教师再加以鼓励,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四、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
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在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的观念与做法。
如在讲完《沙漠中的绿洲》这篇课文后,组长刘萌萌写下了这样的话:这次合作中,我们这一组四个成员,大家都很积极,分工很明确,由两人搜集资料,一人做成演示课件,一人作为最后的展示,同时大家都相互监督相互提建议。我是负责最后这一块的,其他组员为了能早点把成品让我看到,赶在几天前就把成品做好让我好熟悉内容以至于为演示做更多的准备。看其他成员都这么认真负责,我自然也不敢怠慢,把那份课件看了好几遍,直到非常的熟悉,终于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小组获得了金牌小组的荣誉称号。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这个小组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吧,但是还是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最后祝愿我们这个小组在以后的合作中可以做的更好!
总之,合作学习,以小组的特定形式展开,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与人共处的能力,教育学生愿意和同学交流信息,以实现信息的二次传递。每个学生获取的新知识容易被其他同学共同拥有,自己也能轻松获取其他同学已获取的新事物,真的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