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作者】 曾 俊 王 丽

【机构】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盘河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使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能力全面发展。本文从让学生在浓厚良性的实验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教师应当依托科学的教学模式来践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与教师都应当为实验教学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就创新物理实验教学谈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探究创新
        初中物理新课标表明物理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世界普遍关系、基本结构与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其本质可以理解为实验科学。特别是作为在物理知识系统中扮演着启蒙教育角色的初中物理,其抽象的运动规律更加需要借助物化的实验来体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喜爱物理。下面笔者为结合教学实践就物理实验教学谈以下观点。
        一、让学生在浓厚良性的实验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应当通过营造浓厚的实验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这一方面是提高教师教学重视程度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督促学生认真实验的需要。具体来讲,其一,在实验课前,教师可围绕实验内容,就生活中的系列现象对学生发问。如针对《光的折射》实验提问“为什么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有点斜”、 “为什么渔民在捕鱼时明明瞄准了鱼的位置却始终抓不住”、 “为什么在游泳时,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深度要浅”等生活小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实验兴趣。这里需要学生弄清楚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避免脱离教材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其二,在实验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成功实验结果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如在《静摩擦与滚动摩擦》中,针对学生通过筷子提米、滚珠轴承等实验所记录下的准确实验数据,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分享,以此来深化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实验信心。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肯定之后的后续分享,有利于学生养成彼此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浓厚良性的实验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
        二、教师应当依托科学的教学模式来践行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设置教学课程的方式和手段,因此,教师应当依托科学的教学模式来践行实验教学。这一方面是发挥实验教学功能性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保证实验教学有序开展的需要。具体来讲,其一,教师应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运用到实验探究教学中。以大气压强章节中的《喷泉实验》为例,该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包括圆底烧瓶、保温瓶、玻璃管、水槽等,准备这些器材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假如教师可以借鉴美国玩家的“沸腾可乐”实验,由可口可乐与曼妥思糖来进行实验,不仅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更具趣味性。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将闲置的资源最大化利用。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动手改装能力。其二,教师应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包括变换实验场地,如由室内实验室到室外空地、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增强或放大实验结果等。举办互动交流会,交流体会感受等。这一环节的关键之处在于“技术引入,资源外扩”,这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程度,又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开拓眼界。为实验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与更加有趣的因素。
        三、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后,会积极主动做好实验,当学生能够做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如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论文、小实验、小发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也有利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
        四、学校与教师都应当为实验教学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
        运用评价体系教师进行自我审视、反思、总结,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参考依据,因此,学校与教师都应当为实验教学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这一方面是保障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改进教学不足的需要。具体来讲,其一,教师可以邀请资历更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对实验教学进行评价。如通过公开课、教学交流座谈会等方式来听取老教师的建议。这一环节的关键之处在于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搜集意见。如教师在实验课上的肢体语言、口头语言是否合适,对实验关键点的把握是否准确,对学生的操作引导与帮助是否合适等。其二,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对实验课进行评价。如指出实验课的不足、期望改进的地方、理想的实验模式等。这一环节的关键之处在于评价的匿名性,避免学生因胆怯或不安的心理而不敢如实反映老师授课过程的不足之处。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的本质应当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与帮助下,通过“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推理关系→验证定律”的方式来学习吸收、理解掌握相关物理知识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当明确有效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制订好教学策略,将枯燥的定律公式转变为形象生动的物理实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物理求知欲,从而为搭建高效科学的物理教学体系提供一个重要的承载平台。
        参考文献:
        1、《学生能力培养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孙宏根
        2、《改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尝试》 欧宜新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上好物理实验课》 杨鸣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