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学导练测”教学新模式,推动数学课堂走向高效

【作者】 万在普

【机构】 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五十一公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通过学习蔡林森校长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后,对我的数学教学影响很大。学习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应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要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去学,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情况制定出自己的教学模式,真正达到高效,有效课堂。学校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而课堂上的40分钟也显得特别的重要,课堂上掌握的东西在课后是不容易忘记的,因此根据这种情况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我摸索出了适合我的教学模式——“学导练测”教学模式。现在我就将我的教学模式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导练测”教学模式分为:“先学——归纳总结——练习展示——当堂检测”四大步骤。
  一、先学,以学定教省时间。
  学生通过自己看书,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自学,学会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够静下来,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自学要求。学生能够自学,并且学会,教师就省下了讲解的时间,为后面的练习留足时间。在每堂新课之前,教师都应该精心备课。上课开始后,有一分钟左右的谈话引入课题,师板书课题,学生默读或齐读课题,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接着出示符合本节课教学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定要简明扼要,突出关键。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按照顺序编上序号,在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进行自学,在整个自学环节,学生都要高度集中精力,这将是学生能否学会和学好的关键。一般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的情况进行准备。在自学指导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出当堂课的知识点,明确重难点,并作适当的引导,以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进行学习,且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知识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本节课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大屏幕出示自学指导,学生逐一完成。根据所学内容的多少,教师制定学习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左右比较合适。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整个教室进行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对个别自学效果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习,以便达到高效。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了解整个课堂学习情况,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自学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安排;如果全班都学会了,就进行第二个环节,如果还有同学未学会的话,就请同桌互相说一说,把不会的告诉同桌,同桌把不会的同学教会。这一步骤的完成要进行好的座位搭配,一般是班级优秀学生与班级学困生进行座位搭配。
  二、指导,归纳总结突出重难点
  这部分内容是把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将学会的所有内容整理出来,体现自学效果。教师把本节课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学习的全部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只针对学生不容易学会的内容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用填空的形式进行出示。学生先汇报自学结果(也就是抽学生回答填空题),学生能纠错的由学生进行更正,学生都不能回答的,然后再由教师以引导、点拨的形式纠错,订正答案。从学生汇报的结果教师可以看出学生自学情况,然后根据情况适当讲解。学生并将这些知识点进行记忆或者背诵,以便后面的练习能够准确、快速、顺利的进行解答。
  三、练习,知识技能大练兵。
  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掌握的程度,只有做了练习后才能真正看到效果,所以这部分内容是对学生知识点运用的一个检测。这一环节是教师根据例题或是自学内容出题。出题的内容和难度应该是紧扣本节课的例题或知识点,所以不能太难。教师可以准备两块小黑板,请两名差生将题做在小黑板上,小黑板应该是背对下面的同学,这样就能充分保证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没有小黑板的教室,教师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后,再请两个同学拿着自己的作业本进行展示,黑板上展示的同学应该是平时掌握知识不好或是掌握的慢的同学。看着他们的作业,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上讲台讲解,然这样来解决问题。这部分学困生的问题,教师可不讲,由班上的学生来讲。在讲的过程中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就提出来,再由会讲解的学生讲,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充分开动脑筋,提出所有的问题和疑问,并且都要一一讲解清楚,直到所有学生都没有问题,都懂了,展示结束。这一部分最主要的应该是学生讲的部分;我认为学生讲,一是他们应该更能理解,而是生本教育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这一环节的展示肯定不是一两天就能有效果的,必须在长时间的训练与学习中才能培养出一批敢讲,能讲,会讲的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能达到人人都想讲,争着讲的话,那么这样的课堂将是任何人羡慕的课堂,教师轻松,学生学习轻松快乐。
  四、检测,学以致用出成就。
  数学知识是在反复的练习中得到巩固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设计就为提高学生知识点的熟练运用及能力提升方面准备的。这是本堂课最后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围绕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出相应的练习,题型要广泛,细致,循序渐进,从夯实基础题到探究创新题再到智力冲浪题,必须层层推进,符合学生所学知识。这部分内容可以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让学生逐一上台展示,汇报。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从前往后依次完成,然后一道一道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就是纠错了。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是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进行点拨或是指导。这一部分练习在完成后同桌可以交换批改,然后打出分数或等级,以便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学生对于奖励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对他们在以后的自学中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果在这部分练习中没有得100分的同学,教师就应该在当天对他们进行课后辅导,争取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拖欠知识账。所以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精、简,有层次,有梯度。
  总之,采用学导练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是为了使课堂达到高效,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课堂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不但学到数学知识,更得到主动求知的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