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秘籍

【作者】 宋伟锋

【机构】 山东莒南县洙边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展现方式之一,是学生语文学习成果展现的重要渠道。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作为自己的写作教学秘籍,与大家交流。
  一、给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主要的形式有文字材料、图画或图片、影视作品、话题式材料。对于这种类型,我采用的是“筛”、“割”、“聚”三刀齐下。
  1、筛。给材料作文所给出的材料往往容量较大,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象大浪淘沙那样进行筛选,要学会从文字中、图片中、影像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种筛选绝不是一遍或两遍,这一刀也需要上下左右、前前后后的挥动,稍有不慎就会有漏网之鱼。例如“阅读下面这句黄永玉给自己的画作《螃蟹》所写的解说,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
  材料主要写了螃蟹的奇怪和发问,我们可以围绕这个发问追查原因,进行多角度思考。螃蟹为什么会问“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个问题呢?原因可能有哪些呢?无知愚蠢?天真好奇?有疑问精神?看问题的角度单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直走可笑?排斥异己?等等,我们可以开展头脑风暴,从能力、习惯,方法、道德价值观等多方面,在草稿纸上列出可能的各种原因,然后从中筛选出最大原因,确定写作的最佳切入点。
  2、割。筛选出的信息都是对写作有用的内容,但是信息太多显然不可取,这时必须“挥泪斩马谡”,忍痛割爱。最后留下的就是最能体现题意和自己表达旨意的内容,其余要进行割舍。此时,有舍才有得,看着自己筛到的黄金,的确是有点舍不得,但我们必须只有更好,追求最好。真金不怕火炼,这“炼”是对心智的考验,是合理割舍的真正体现。拿上则作文材料中,两个对象螃蟹和人是不是同样重要呢?通过分析,画作的标题是螃蟹,画作的解说也只有螃蟹的语言,人在这里只是螃蟹议论的对象,由此可见,材料的重点应该是螃蟹,我们应着重从审视螃蟹的角度来审题立意,那样才更切合材料思想,如果单从人直立行走的角度来写,就不够贴切了。本材料只有一句话,“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就字字关键,要反复揣摩每个字,揣摩句子的语气,揣摩螃蟹说这话时的心理。
  3、聚。经过筛选和割舍,剩余的材料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精华,但它还是一盘散沙,需要把这些材料聚合起来。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依据材料体现的主题,选取合适的方法方式“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形成体现自己表达旨意的文字共同体。“聚”是最重要的部分,是体现作者写作技巧的关键时刻,也是“筛”、“割”的最后展现,是至关重要的。还是拿上则材料中,我们要思考,螃蟹的发问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抑或是无善无恶,随意的?材料是肯定螃蟹的发问,歌颂螃蟹,还是否定讽刺螃蟹?或者无所谓肯定否定,只是陈述一种现象?联系螃蟹横行的特性,联系平时人们对螃蟹横行霸道的批评,揣摩画家选择螃蟹作为画作题材的隐喻意义,我们可以认为材料是讽刺螃蟹,批评具有螃蟹恶习的一种人的,据此立意最切合题意。
  二、命题半命题式作文
  这类作文,给出了具体的题目或者不完全的给出了题目,大体的写作范围已经限定,此时就需要“抓”、“挖”、“补”三招迭出。
  1、“抓”。就是要抓住句子的主干,抓住字眼确定题意或表达旨意。所给出的题目通常是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我们就要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主干,找到最重要的部分,选准字眼,这是题目的灵魂。抓住主要的部分即可确定题意或自己的表达旨意,再把其它的辅助部分增加进去,写作起来就不会偏题或跑题。比如“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一题中,“初升的太阳”具有的特征究竟是什么?“初升的太阳”和“正午的太阳”必然是不同的。“初升的太阳”更强调的是它充满了未来,充满了希望,前途无限。那么作文中就应该抓住初升太阳的这种特点选择相应的素材进行写作。
  2、“挖”。就是要善于挖掘命题的涵义。任何一个命题都是有具体的思想内涵的,只有善于挖掘,号准命题者的初衷,参透文字背后蕴含的思想意义,这类文章写起来才会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比如“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从字面上看指颜色,但从深层含义来讲,显然带有象征含义,“绿色”象征了和平,“红色”象征了热情……等等。当我们能挖掘到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时,作文的思路马上就开阔了许多,很多的素材都能够被运用到这个题目中来,而不仅仅局限在颜色上。
  3、“补”。补是针对半命题而言的,这类命题,只给出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进行补充完善。对于半命题,首先要做的是补全命题,这个“补”是有技巧的,应该是巧妇式、能工式,所补的部分,在写作中就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是文章选题立意的前提和基础。“补”要有整体性,要宏观考量、统筹安排,画龙点睛。这就要求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细微之处入手,发现生活之美。
  其次,在写作中,还要根据不同文体,采用不同方法来确定主题和自己的表达旨意。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法,需要学生找准表达中心这个“点”,理清脉络这根“线”,构建支撑中心的每个“面”,实现“点”、“线”、“面”三维组合,这也是学生写作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实,只要认真思考,善于发现,细微之处即显真情,写作教学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