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信心

【作者】 彭艳琼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丞杰培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自信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重大的,我们要施以师爱,重视学生心灵,尊重学生人格,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做回真正的学习主人。
  关键词:初中英语  自信心  培养
  美国史上第三大富豪范德比尔特曾经说过:“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不光是他个人成才表明了此言的正确性,心理学研究也道出了自信在一个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较稳定者,其成功率大都超过自我否定倾向较明显的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又特别像我们这样以培训为追求,以“给我们一个孩子,还你一个人才”为理念的学校,更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具备自信心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记忆力强,想象力特别丰富,而缺乏自信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主动差,看不到学习成功,易自暴自弃。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让我心得颇深。
  一、营造愉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学生英语成绩差,很大原因是缺乏积极的学习兴趣使然。出现这一现状,与我们教师教学方法的简单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堂”和“直奔主题式教学”,让很多学生在兴趣全无的情况下就错过学习的最佳时机,导致该学习、该掌握的知识点不能得到入脑入心,拉下差距,造成不懂。所以,我们不能一上课就直奔主题,要积极营造营造愉悦教学氛围,做到激情或激趣或诱疑。这样,既可让学生“收心”,回归课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望,达到“愤悱”状态。当学生兴趣浓厚时,自信心自然而生,其主体精神便释放出学习潜能来。如在教学“Asking the way”时,我们可在上课伊始,运用多媒体设置一些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思维, Where is …? Which is the way to …? How can I get to …? Which bus shall I take?Where is the bus stop?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这样,既激了兴趣,又为新知教学作了铺垫。
  二、制定适宜学习目标,体验成功学习快乐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没有目标就像在黑夜中行走,会迷失在一片深不可测的黑暗。但目标过高或过低都适合学生发展,过高无法达到,只能让学生更加迷茫,没有学习信心,过低又不能激发学生上进心,其意义不大。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围绕目标,脚踏实地的分阶段去完成。对于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我们尽可能要小,要能在短期实现,如正确、熟练地阅读课文,能识记本模块单词,能用哪几个短语说话等等,这样的目标小,学生易实现,他们就能在教师的评价中获得成功学习的快乐体验,从而扬起学习自信。高目标是小目标的大量汇聚,远目标是近目标的样样实现,引导学生分阶段去达成、去实现,唯有如此的脚踏实地的学习,夯实学习基础才能实现,学生成绩才能稳步提高。其自信也才能在丰收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培养。
  三、灵活课堂教学方法,创设英语运用情境
  传统英语教学,不是教师讲,就是要求学生跟着念,方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我们知道,英语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运用能力的提高不能只说不练,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灵活课堂教学方法,创设英语运用情境,让学生“在游泳中学游泳”,在英语实践中提高英语素养。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多运用机会和成功学习体验。一方面,教师要从语言表情达意的本质出发,创设生动、形象的语境,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情境化,使人感知易、认知牢,激发人想说的愿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英语能力无非是听说读写能力,创设英语运用情境,就是要从听说读写训练出发,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不仅在课内,在课外也要开辟运用平台,如值日汇报,编写对话、英语游戏、戏剧表演和课文模拟等,这样能使训练生动化、情境化和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训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心理学证明,通过视觉感知情境与外语声音和文字结合,理解、记忆和掌握外语的效果远比单纯地读或听要好。因此,我们不能老套固定教学模式,要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在运用中提升英语素养。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多用激励评价方式
  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就像不能要求十个指头一样长一样,要分别寄予不同期望。只有尊重个体差异,我们才能对后进生施以师爱,重视学生心灵,尊重学生人格,做到因材施教。传统教学中,个别教师“应试”主义太浓,常常“分分计较”,这既浇灭了自身教学热情,又无意间歧视了学生,打击了差生,让他们更加无法扬起自信,看不到希望。所以,我们在淡化分数观念的同时,既要重知识,更要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做到“以情优教”和“以情促知”,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伙伴和引路人,尽量报以真诚的赞许及鼓励的表情,要寻找他们的优点,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懂得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正确处理英语学习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多使用“good”、“excellent”、“you are clever”之类的赞扬语,让学生获得激励评价,在评价中重拾信心。
  总之,培养学生自信心,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前提。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信心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并创新教育实践策略,想方设法让学生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唯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一回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2]赖春琳,增强学生自信,启迪学生智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1。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