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作者】 阿曼古丽.牙生 帕丽扎提.阿布都热依木 刘玉梅 马秀敏*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是检验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检验人才,我们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加强无菌操作技术的训练,进行开放型实验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实验课操作考试,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  实验 多媒体 改革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医学检验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微生物检验是医学院校培养检验人才必修专业课之一,微生物实验教学是整个微生物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检验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现与同行交流探讨。
  1   改革传统实验教学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1  开设综合性实验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为此,我们在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开设一些密切结合临床的综合性实验,即指实验内容涉及相关的综合知识或运用综合的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综合的学习与培养的实验[2]。我们将很多实验内容模拟成临床感染标本,比如在检验专业开设了“大肠杆菌的检测”这个综合性实验,留取粪便标本后,要求学生将标本中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出来。实验前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设计鉴定程序,教师补充完善,然后学生根据最终确定的鉴定程序来实施。在这个综合性实验中,实验技术上要运用前期实验课的基本技能,如三分区划线的细菌培养法、生化反
应的方法,在理论上要运用微生物学的肠道杆菌的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所致疾病的特点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通过这个综合性实验,学生感觉可将微生物学多个单一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一个个独立的实验方法综合运用,又与自己的专业紧密结合[3] 、与临床联系,提升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也强化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 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问题, 从而培养较强的动手和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 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1.2加强无菌操作技术的训练  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是否严格正确地进行无菌实验操作。检验内容主要是形态微小的细菌和真菌,它们分布广、繁殖快、生长周期短,往往是多种微生物混合生长,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密切的生长代谢关系,进行纯培养时容易受到污染。因此无菌操作对微生物实验非常重要,如果不重视实验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实验结果会有很大的误差,甚至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培养学生熟练、正确的掌握无菌操作技能极为重要。在实验课上,我们一方面把无菌实验操作步骤完整的演示给大家,每一个动作、操作技巧进行详细地解释,操作时要求学生进行规范性无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习惯。这样,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后,能够给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信的检验结果,医生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
  2  采用开放型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材料由实验教师准备,实验内容和流程比较固定,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教师介绍实验原理、目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学生按照老师介绍的实验程序来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实验内容感到乏味,缺乏积极性,学生踏入工作岗位,遇到的是病人的真实标本,就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样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我们增加了开放型实验教学,即可以随时提供给学生完备的实验条件,并有相关教师辅导的实验室 [4] ,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把在课堂上未能掌握好的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在课堂上遗留的问题,教师可以辅导和解答,对学生知识巩固和技能提高有帮助。因为开放型的实验室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性举措[5]。我们采用的方式是,学生自己先查阅资料,了解实验需要哪些实验材料,有什么用途,自行设计检验程序与小组成员和我们采用指导老师共同探讨,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准备,然后进行微生物学各项检验实验,实验完成后集体讨论,最后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可以丰富实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一门研究人体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培养和鉴定的学科。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过程过去只能由教师口头描述,黑板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会感觉很抽象,不易理解。现在我们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6]。例如把真实病人标本的培养和鉴定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实验课上教师一边展示课件一边讲解,学生感觉很逼真、生动,很容易理解。学生也可以把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中发现的有趣现象拍摄下来,还可以通过网络来搜集微生物有关的图片、视频和实验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容易接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实验课操作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
        以前实验课不进行操作考试,实验报告册的分数就是实验成绩,因此学生不重视,不认真上课。现在我们把实验操作作为考试内容计入实验成绩中,为了通过考试,学生很重视实验课的准备、操作,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的完成都会认真对待,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临床微生物检验知识和技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是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评价,使教师对教学效果能够充分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使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课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检验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海侠,裘宇容,郑磊,等.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257-1259.
  [2]  刘敬勇,罗建中,黄绍松,等.环境类本科专业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J]. 广东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增刊):152~1555.
  [3] 丁剑冰,王红英(通讯作者),王 松,马秀敏,张朝霞,张峰波.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与医学检验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5):687-688:转693. 
  [4]  李惠,顾嘉琦,花小成,丰强等.临床微生物学与PBL教学法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05-106.
  [5] 王立娟.浅谈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改革【J】.医学信息,2011(5):1905-1906.
  [6]  管世鹤,杨凯,刘周,多媒体教学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教育,2011,(12):24-25.
  作者简介:阿曼古丽.牙生(1969-),女,维吾尔族,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病院微生物检测
  *通讯作者:马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