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培养初入学寄宿生的自理能力与合作意识
【作者】 刘 秀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三堡学区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近年来家长经常外出打工,我校入住的低龄寄宿生随之增加。刚刚入住我校的寄宿生,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只要孩子一心读书,一切生活中的事情都有家长包揽下来,没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的训练,因而住校后生活自理能力与合作能力较差。近年来我校在如何培养低龄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合作意识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寄宿制 自理能力 合作意识 三位一体
随着家长的外出打工,我校入住的寄宿生的年龄逐年减小,一部分三年级的学生加入到了寄宿生的行列。尽管学校在分配宿舍和管理制度方面对这些寄宿生有所照顾、倾斜,但我们在日常管理宿舍生的过程中还是发现这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自理能力弱,又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他们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耍小脾气,给家中的爷爷奶奶告状,爷爷奶奶找老师,老师又找高年级的孩子,这样的恶性循环只会让高年级的孩子更加与他们过不去。
目前我校低龄寄宿生是分解到五六年级入住的,整理内务、打饭、洗饭盆这些活都不安排他们。尽管如此,但在吃饭、睡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问题一:这些低龄孩子由于年龄关系,比较好动,就寝时秩序不太好,个别孩子还有尿床的行为。特别是冬天,尿床频率高,惹得临床的学生反感,他们的压力也很大。
问题二:这些孩子在家中由家长照顾惯了,经常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学校由于无人督促、提醒,吃饭不及时,饭碗端上玩玩闹闹。要么别人饭快吃完了他才准备吃,要么饭菜撒到地面值日生一说就哭,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问题三:比较任性,缺乏合作意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中大都是娇宝宝,爷爷奶奶惯着,事事家人让着。生活在宿舍中一下失去宠爱,心理落差很大。自己的行为习惯不符合宿舍要求,要么表现得不听话,要么表现得胆小,充当受气包。
问题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八九岁的孩子抗病能力弱,生病的苗头不能及时反应,加上过早离开亲人的呵护,情感比较脆弱,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着隐患。
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生活自理能力与合作能力,学生走向社会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寄宿制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学生存在的现状,我们学校课题组成员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提供学习目标
1.结合年龄特征,提供目标依据
低龄儿童在老师、高年级同学的帮助下,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如洗餐具、扫地、倒垃圾、叠自己的被子等,主动参与宿舍卫生,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同伴交往中能学习他人的长处;知道自觉遵守宿舍公约,学会处理一些小纠纷,不给家长告状等。
2.讲解学习目标
加强学生对自理活动与和他人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低段学生年龄小、能力差,通过教育要能使其认识到:作为一个小学生,特别是寄宿生,基本的自理是独立生活、安心学习的关键。帮助学生理解自理活动的内容,包括克服恋家心里、基本的生活自理(洗脸、洗碗、打水、穿衣、叠被等)、宿舍管理、与人交往等,也包括各项内容的难易程度,从而使低龄学生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明白各自的目标;使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身体情况和自理活动的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在教育过程中的自理能力、合作意识的发展目标,并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目标。
3.教师示范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目标以后,逐步对活动内容示范操作,或安排学生实地观摩,并讲解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怎么做,掌握具体操作步骤。
4.互帮互学,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鼓励高年级学生帮助指导中低年级学生,开展一帮一活动。如管理宿舍上在低龄儿童基本能解决自己生活问题的基础上,可安排他们配合高年级的学生当值日生,如倒垃圾,摆放洗漱用具等。在这样的具体活动中,慢慢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与合作意识。
二、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监管力度
1.班主任要发挥“育人”作用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育人教书”,而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寄宿制学生和班主任的相处时间远远超过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班主任的言行在某中程度上比父母的耳濡目染影响要大。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经常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与兼管宿舍的老师勤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难题与人际纠纷。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去感染学生,力争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兼管宿舍的生活老师要着意指导学生的生活
教给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和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很重要。在生活中自理合作,在自理中合作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如何生活、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的方法,这是寄宿制教育的一个亮点。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呢?一是管理宿舍的教师设计好专题生活讲座,创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教学情景,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合作,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合作方法;二是经常给学生讲处理生活问题的方法,如告诉低龄寄宿生宿舍内与他人平等相处,别总想着别人会让着你;如自己的物品自己摆放好,自己的暖瓶自己打水,不要依靠别人,宿舍中没有谁是谁的保姆。这种方法与宿舍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三是指导学生定期开展评价。结合低龄寄宿生的目标,组织宿舍成员对他们的自理能力与合作意识进行客观评价,鼓励进步之处,指出不足之处。最后,生活管理老师结合互评进行总结,向他们提出今后努力的目标,并让目标不断得以发展。
3.值周教师检查、通报要及时 (下转第66页)
(上接第53页)
每周的值周老师的“四查”(查安全、查卫生、査吃饭、查休息)“五汇报”(汇报值周打算、两次汇报值周检查、汇报值周评比结果、汇报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必须落实到位,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追踪整改。
三、重视沟通联系
1.校内沟通
班主任、宿舍管理老师、科任老师、值周组老师经常进行信息交流,解决好这些低龄孩子的生活问题。
2.家校沟通
学校每学期安排一至二次家长会,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设计主题对家长进行培训,班主任、科任老师与家长进行交流,达成教育共识。平时的日常工作中,班主任、管理宿舍的老师应多与特殊孩子的家长联系,把学校了解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家长,如生病、尿床、不好好吃饭等,同时从家长那里了解一些胆小孩子向家长反馈的自己在学校的生活信息。这样的信息交换有利于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3.不定期找住校生谈话沟通
住校生也需要老师的鼓励,班主任要经常性的与住校生谈话,有进步,要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有问题,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生活中有困难,要指导他们如何解决。如果班主任与学生经常沟通,学生就会与班主任拉近距离,就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他们就会积极想办法把住校生活管理好,自主当家的意识就会逐渐增强,宿舍的纪律与卫生面貌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寄宿制生活教育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而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细心的关爱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合作意识的保障。这需要我们的诚心、耐心和恒心,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改进。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编号:GS[2014]GHB0897
关键词:寄宿制 自理能力 合作意识 三位一体
随着家长的外出打工,我校入住的寄宿生的年龄逐年减小,一部分三年级的学生加入到了寄宿生的行列。尽管学校在分配宿舍和管理制度方面对这些寄宿生有所照顾、倾斜,但我们在日常管理宿舍生的过程中还是发现这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自理能力弱,又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他们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耍小脾气,给家中的爷爷奶奶告状,爷爷奶奶找老师,老师又找高年级的孩子,这样的恶性循环只会让高年级的孩子更加与他们过不去。
目前我校低龄寄宿生是分解到五六年级入住的,整理内务、打饭、洗饭盆这些活都不安排他们。尽管如此,但在吃饭、睡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问题一:这些低龄孩子由于年龄关系,比较好动,就寝时秩序不太好,个别孩子还有尿床的行为。特别是冬天,尿床频率高,惹得临床的学生反感,他们的压力也很大。
问题二:这些孩子在家中由家长照顾惯了,经常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学校由于无人督促、提醒,吃饭不及时,饭碗端上玩玩闹闹。要么别人饭快吃完了他才准备吃,要么饭菜撒到地面值日生一说就哭,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问题三:比较任性,缺乏合作意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中大都是娇宝宝,爷爷奶奶惯着,事事家人让着。生活在宿舍中一下失去宠爱,心理落差很大。自己的行为习惯不符合宿舍要求,要么表现得不听话,要么表现得胆小,充当受气包。
问题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八九岁的孩子抗病能力弱,生病的苗头不能及时反应,加上过早离开亲人的呵护,情感比较脆弱,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着隐患。
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生活自理能力与合作能力,学生走向社会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寄宿制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学生存在的现状,我们学校课题组成员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提供学习目标
1.结合年龄特征,提供目标依据
低龄儿童在老师、高年级同学的帮助下,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如洗餐具、扫地、倒垃圾、叠自己的被子等,主动参与宿舍卫生,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同伴交往中能学习他人的长处;知道自觉遵守宿舍公约,学会处理一些小纠纷,不给家长告状等。
2.讲解学习目标
加强学生对自理活动与和他人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低段学生年龄小、能力差,通过教育要能使其认识到:作为一个小学生,特别是寄宿生,基本的自理是独立生活、安心学习的关键。帮助学生理解自理活动的内容,包括克服恋家心里、基本的生活自理(洗脸、洗碗、打水、穿衣、叠被等)、宿舍管理、与人交往等,也包括各项内容的难易程度,从而使低龄学生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明白各自的目标;使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身体情况和自理活动的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在教育过程中的自理能力、合作意识的发展目标,并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目标。
3.教师示范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目标以后,逐步对活动内容示范操作,或安排学生实地观摩,并讲解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怎么做,掌握具体操作步骤。
4.互帮互学,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鼓励高年级学生帮助指导中低年级学生,开展一帮一活动。如管理宿舍上在低龄儿童基本能解决自己生活问题的基础上,可安排他们配合高年级的学生当值日生,如倒垃圾,摆放洗漱用具等。在这样的具体活动中,慢慢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与合作意识。
二、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监管力度
1.班主任要发挥“育人”作用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育人教书”,而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寄宿制学生和班主任的相处时间远远超过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班主任的言行在某中程度上比父母的耳濡目染影响要大。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经常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与兼管宿舍的老师勤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难题与人际纠纷。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去感染学生,力争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兼管宿舍的生活老师要着意指导学生的生活
教给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和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很重要。在生活中自理合作,在自理中合作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如何生活、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的方法,这是寄宿制教育的一个亮点。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呢?一是管理宿舍的教师设计好专题生活讲座,创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教学情景,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合作,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合作方法;二是经常给学生讲处理生活问题的方法,如告诉低龄寄宿生宿舍内与他人平等相处,别总想着别人会让着你;如自己的物品自己摆放好,自己的暖瓶自己打水,不要依靠别人,宿舍中没有谁是谁的保姆。这种方法与宿舍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三是指导学生定期开展评价。结合低龄寄宿生的目标,组织宿舍成员对他们的自理能力与合作意识进行客观评价,鼓励进步之处,指出不足之处。最后,生活管理老师结合互评进行总结,向他们提出今后努力的目标,并让目标不断得以发展。
3.值周教师检查、通报要及时 (下转第66页)
(上接第53页)
每周的值周老师的“四查”(查安全、查卫生、査吃饭、查休息)“五汇报”(汇报值周打算、两次汇报值周检查、汇报值周评比结果、汇报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必须落实到位,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追踪整改。
三、重视沟通联系
1.校内沟通
班主任、宿舍管理老师、科任老师、值周组老师经常进行信息交流,解决好这些低龄孩子的生活问题。
2.家校沟通
学校每学期安排一至二次家长会,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设计主题对家长进行培训,班主任、科任老师与家长进行交流,达成教育共识。平时的日常工作中,班主任、管理宿舍的老师应多与特殊孩子的家长联系,把学校了解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家长,如生病、尿床、不好好吃饭等,同时从家长那里了解一些胆小孩子向家长反馈的自己在学校的生活信息。这样的信息交换有利于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3.不定期找住校生谈话沟通
住校生也需要老师的鼓励,班主任要经常性的与住校生谈话,有进步,要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有问题,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生活中有困难,要指导他们如何解决。如果班主任与学生经常沟通,学生就会与班主任拉近距离,就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他们就会积极想办法把住校生活管理好,自主当家的意识就会逐渐增强,宿舍的纪律与卫生面貌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寄宿制生活教育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而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细心的关爱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合作意识的保障。这需要我们的诚心、耐心和恒心,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改进。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编号:GS[2014]GHB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