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讨论式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王兴兰

【机构】 山东省新泰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讨论式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讨论式教学法实施的大致环节有:首先指导学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论题,根据论题给学生以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下一步是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教师要善于引导,耐心解答,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这是最关键的环节。最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  政治课
  讨论式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更适合于在合作教学、探究教学中应用,它使得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展示的机会更多,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效果明显,事半功倍。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恰当地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呢? 
  一、指导学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很重要,它是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中能否取得成效的保证。而准备工作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较好地完成。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要做好准备工作。
   1、教师精心设计论题
  讨论必须选好题,这是一堂讨论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健。用来讨论的主题也就是论题,论题必须依据教学大纲或教材的有关知识,根据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范围、深度来设计,不宜太偏,不能有意刁难学生。提出的论题要有针对性、有讨论价值、有吸引力、新颖,能使学生有兴趣地钻研,有利于掌握知识,并且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分析。另外,讨论的形式要设计好,目的要明确,通过讨论应达到怎样的效果,学生在讨论中会提出什么问题,作为老师也要作大概的估计。但教师应当注意,讨论课要结合教学进度,给学生提出论题要预先布置,时间最好在讨论前的一天或几天,让学生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2、启发、提示学生
  论题公布后,教师应根据论题给学生以相应的启发。让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提示学生可准备哪些方面的资料,可从哪些角度去讨论,写好发言提纲,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见解,提倡学生多动脑、多观察、多动手,找出新思路、新方法、新观点。教师在讨论课前启发学生做好各种工作,目的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去听、去看、去动手,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但教师的提示和启发只能停留在“指点”上,不能包办,应留给学生思考和动手的余地。而对于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的指导就应尽可能具体。 
  二、组织学生讨论
  这是最关键的环节。讨论课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双向结合,教师与学生都应积极参与,特别是教师要精心组织,启发学生积极参加,引导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耐心细致地听取同学的发言,才能使讨论课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1、教师要善于引导,耐心解答
  教师应引导学生任意发表见解,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对一些在讨论中胆量较小的同学,要创造机会使他们得到锻炼,如担任讨论小组组长等。学生在讨论中肯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对于正确的观点,教师要支持和肯定。对于错误的观点,教师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但应考虑到学生对各科知识的掌握相对较肤浅,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否定,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辩证地分析各种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认识上来。教师要耐心引导,并且帮助他们找出错的原因,把正确的观点加以分析,使他们明白对与错的道理,从而达到讨论的目的。
  2、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教师要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组织和参加讨论。应让学生自由发言,陈述自己的见解,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教师在组织时应避免“个别学生包场”、“教师与学生针锋相对”等不利于讨论的情况发生。教师是组织者,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当自己提出的一些观点,遭到学生反驳时,教师要认真地进行解答,并对敢于发表见解的同学给予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无拘无束敢于发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各抒己见,明确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产生积极参与讨论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
  三、善于归纳总结
  教师在指导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还要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讨论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必须作出明确的解答。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对积极发言的同学应给予表扬,对平时发言不积极而在某次讨论中有所表现的同学,更要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对学生在讨论中没有想到的问题,要给予指导和提示。对难点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
  讨论式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教学中的讲演者转换为引导者、合作者和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的评价者。而学生也从传统教学中的信息接受者转换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它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师生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