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民乐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作者】 周淑红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为实现农村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民乐县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如实地调查,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农村  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
  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2009年,我县为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实施了撤点并校,这为教育经费的统筹安排,教育资源的充分发挥,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但与此同时,撤点并校后许多农村完全小学都变成为教学点,这使农村本就薄弱的学前教育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一、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民乐县172个行政村,2003年前,每村均有一所村办小学,各村幼儿的学前教育依附于本村小学的学前班。后来,应家长和幼儿的需求,学校幼儿教育由原来的学前一年延伸到学前两年,即各校开设了学前班及幼儿班。幼儿入园年龄也从5岁提前到了4岁。这从经济、时间、精力上大大缓解了家长的压力,也使幼儿得到了及时的教育。2009年撤点并校以来,在学前教育原有的困难面前又出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撤点并校后许多农村完全小学都变成为教学点,随之改变的是原学校部分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都被抽调到了镇中心小学或县城直属学校,本就薄弱的乡村小学更是雪上加霜。师资力量的缺乏,使教学点的教师只能兼职代课或由年老教师担任。同时,村中条件较好的家庭在县城租房或买房,由爷爷奶奶或妈妈专人伺候,接送孩子就读于县城私立幼儿园或公立幼儿园, 还有一部分是借住在亲戚朋友家就读的。村中没有条件的,只能在教学点所设附属幼儿园就读。这一切导致了教学点幼儿人数骤减,大多在3至15个幼儿,无法设立三年制幼儿教育,只能使3至5岁的孩子统统混在一个班——学前班就读。而幼儿的减少,造成了如下种种问题:幼儿教师专业性不强、偏于老龄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师资队伍不稳定;教育教学活动缺少创新,办园理念传统,幼儿保教质量普遍不高;幼儿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善;缺乏专项教育经费;教材的订购和使用不当。这些留守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让教师和村民们心气不畅,纠结不已。
  二、农村学前教育对策思考
  (一)要加快幼教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按照学前教育教师配备标准,核定农村幼儿园机构和教师编制。二是严格执行资格准入制度。对于在岗幼儿教师,必须限期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方可继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三是实行聘用合同制。教育部门根据聘用条件,面向全县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农村幼儿教师,确保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四是建立农村幼儿教师考核奖惩制度。五是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的培训列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并加大培训、培养力度,逐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 合理发挥幼小合办的优势
  首先,幼小合办,可以扩大学校规模,更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率或者效益。比如,幼儿教师一般受过专业的音乐、美术教育,这可以满足小学教育中对音、体、美教师的需求。此外,幼小合办,可以做到师资力量的统筹管理,充分利用。
  再者,幼小合办,可以有利于幼儿角色转换,目前在儿童离开幼儿园入小学前都要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如何做好幼儿入学的角色转换是小学和幼儿教师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幼小合办,必定有助于儿童角色的转换。因为儿童在幼儿园或学前班里,时时都可以对小学生活有所感受,早已熟悉小学环境和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三)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和城市幼儿教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把城里的教师派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四)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学前教育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二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三是因为农村不能为他们提供深造的机会。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学前教育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学前教育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提前半年转正,年终进行奖励等。
  (五)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自编乡土教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抱怨,而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农村幼儿天天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是由衷的,教师只要稍加留意和引导,就会使孩子们受益无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植物,带领幼儿深入到大自然,观察感受神奇的大自然,可以边观察,边做好记录。这样可以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对于身心发展还不完善的幼儿更易于理解。还可以向幼儿介绍当地的文化,叫幼儿学习当地的舞蹈等。
  (六)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1.上级领导要加强对下一级政府的监督,要把握好国家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2.社会包括农村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一个政策都不是长期适用的,因此对于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当时的情况,事实求是,而且还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另外,对于政策的研究要“及早着手”,不能等到形势需要时再来规划,这样会导致研究滞后;政策制定要尽量考虑全面。
  (七)更新教育观念
  1.对于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一方面,幼儿管理人员和幼儿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视幼儿知识,而忽视幼儿技能和情感发展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要求幼儿园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的家长,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努力和其沟通,让其明白幼儿教育的特殊性。
  2.对于“托管化”倾向,政府和幼儿园要一起努力帮助家长改变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观念。政府要加大宣传,对家长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讲解;幼儿园要积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以实现家园配合、完成学前教育的任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促进幼儿的发展。
  (八)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工作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农村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要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推动各地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护机制,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要重视对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指导培训,并针对不同年龄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更加扎实具体的工作。
  总之,要实现农村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面对目前的农村学前教育形势,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县的幼教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