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 平台项目“五化合一”建设
【作者】 王 维 崔显艳 吴章泉
【机构】 四川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为了落实这一战略主题,迎合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学院用“五化合一”理念建设“深化公共课程改革,打造素质教育平台”项目,本文拟对“五化合一”理念进行阐释,旨在于有力推动项目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素质教育平台 特色化 资源化 一体化 专业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确定2013年度“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培育院校的通知》(川教函〔2013〕523号)把学院“深化公共课程改革,打造素质教育平台”作为特色项目进行建设(下称“素质教育平台项目”),自立项建设以来,学院结合学生、社会、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要求出发,对素质教育平台建设项目进行课堂融通、理念归纳、原则确立、意义阐释,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作为学院素质课程建设主要内容,用“五化合一”理念进行项目建设,形成了具有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素质教育项目。
“五化合一”理念内涵
“五化合一”建设理念是指项目建设中突出项目建设特色化、课程建设资源化、理实教育一体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目标化、队伍建设专业化。
1、项目建设特色化是指:一方面项目建设以“课程建设”、“三百工程”、“队伍建设”、“校史馆和基地建设”、“学生活动”五大子项目建设为特色;另一方面通过课程改革搭建基本素质教育平台,将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养、第二课堂相关活动作为教育内容,将学生基本行为规范、人际交往能力、身心健康、思想塑造作为教育重点,将学生适应力、创造力等作为教育目标,努力营造良好教育氛围,育化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第三是融合第一、二、三课堂,培育学生六种能力,既:构建以基本素质教育为基础、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六种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
2、 课程建设资源化是指:一是指本项目主要打造以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养、身心素质为内容的四门核心课程,围绕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法律与职业形成四门素质课程,围绕行为(礼仪与口才)、体能(体育项目)、心理(阳光心态、心理咨询)、欣赏(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思维(数学、逻辑)为内涵的五组任选课程。二是指建设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养、身心素质为核心课程的资源网,资源网站突出学院课程建设的特点;如:链接的四大素质的国内外公开课资源;三是学院自己购买及开发的教学课程资源,如《论语》《周易与人生》《国学修身智慧》《应用智慧领导力》《大智慧情商与影响力》《成功人际关系》《社交礼仪》《道德经》《冲突管理》《中层成功沟通技巧》《做最好领导—中国人的领导智慧》《职场生活与演讲能力》《职场工作礼仪》《领导者如何从优秀到卓越》《博弈与决策》《创新与蓝海战略》《企业如何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企业如何选拔人才?》《创新与品牌战略》《阳光心态》等100多门课程。四是资源网建成四 大素质各自的课程特色,如:思想素质:及三边互化、动态渗透、螺旋上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三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人文素质:融合专业进行改革,形成不同专业所需的三层次四模块教学内容。三层次:即语言写作部分、语言交流部分、欣赏领悟部分。四模块:即应用写作、口才训练、旅游文化、传统文化。科学素养:(1)多模块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课时开设不同知识模块。(2)多层次教学模式:教学多层次以适应不同基础和需求的学生。把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即:高等数学基础、高等数学提高、数学建模。身心素质:1+1身心素质课教学模式:(1)1+1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课;即: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①心理健康课程:构建以心理普查为基础,课堂教学为中心,心理素质训练和校园心理文化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②心理咨询:每年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有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咨询中心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定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2)1+1身体素质教学模式:1+1即体育理论教学加上体育实践教学。体育教学融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为一体,融课堂学习与课外训练为一体,融基础体育与项目体育为一体。
理实教育一体化是指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法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理念反映在本项目建设中,就是“课堂融通 理实一体”,主要强调课程活动化和活动课程化,也就是用第一课堂(校内课堂讲授)所学理论指导第二课堂(校内实践活动)和第三课堂(校外实践活动),即:理论指导实践的维度,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反之,在实践中所获,又不能用所学理论解释的实践成果,必须进行总结并且反哺到后面高级阶段的理论学习之中,这样就形成了本项目强调的“课堂融通 理实一体”的理念;反映在操作方面,就是素质教育课程指导校内的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反过来,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中所需的稀缺理论又反哺到课程开发之中,从而形成融通一、二、三课堂,达到理实教育一体化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践基地建设目标化:主要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融合专业特点进行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三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模式:暑期社会实践(覆盖全体开设思政课学生),课内实践(覆盖全体开设思政课的学生),基地实践(覆盖近50%开设思政课的学生)。基地实践主要依托相对稳定的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即:工业实践基地(菲德力制药厂、凤凰集团)、农业实践基地(朝阳镇新农村、正子村新农村)、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内江市武警消防支队)、公检法教育实践基地(内江市看守所)、红色革命教育实践基地(范长江纪念馆、内江市烈士陵园),企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内江市公交集团公司),另外还结合专业课定岗实习阶段在企业进行的政治素质教育。课内实践主要依托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网,在实践网中设立了“经典阅读”“师生互动”“视频欣赏”等栏目,拓宽了学生的实践范围,增强了实践课的实效性。假期社会实践,命制实践课题,覆盖全体开设思政课的学生。
队伍建设专业化是指:根据学院学生素质现状的特点,加强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打造公共课程教学团队,新增副教授2-4名,青年骨干教师1-2名,外聘3-5名企业高管人员,选送10名以上素质教育教师到国内外培训,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使专职教师占教师队伍结构的90%,兼职占10%,但确保所有专兼职教师都是党员,兼职教师在原则上必须具备副教授或具有硕士研究生水平,确保代课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每学年度召开至少1-2次四大素质教育教师素质提高研讨会,制定和完善四大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师在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的引导和鼓舞下,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积极进取的专业化素质教师团队。
总之,运用“五化合一”理念进行项目建设,使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在“培育理念、平台载体、内容体系、培育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了创新与突破。
本文属于:1、《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确定2013年度“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川教函〔2013〕523号)主要成果之一
2、省教育厅《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公共课程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序号:703)的主要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 维 (1970-),男,甘肃陇西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硕士,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崔显艳(1972-)女,湖北恩施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文艺美学、职业教育.
吴章泉(1970-)男 四川乐至县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本科 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平台 特色化 资源化 一体化 专业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确定2013年度“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培育院校的通知》(川教函〔2013〕523号)把学院“深化公共课程改革,打造素质教育平台”作为特色项目进行建设(下称“素质教育平台项目”),自立项建设以来,学院结合学生、社会、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要求出发,对素质教育平台建设项目进行课堂融通、理念归纳、原则确立、意义阐释,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作为学院素质课程建设主要内容,用“五化合一”理念进行项目建设,形成了具有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素质教育项目。
“五化合一”理念内涵
“五化合一”建设理念是指项目建设中突出项目建设特色化、课程建设资源化、理实教育一体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目标化、队伍建设专业化。
1、项目建设特色化是指:一方面项目建设以“课程建设”、“三百工程”、“队伍建设”、“校史馆和基地建设”、“学生活动”五大子项目建设为特色;另一方面通过课程改革搭建基本素质教育平台,将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养、第二课堂相关活动作为教育内容,将学生基本行为规范、人际交往能力、身心健康、思想塑造作为教育重点,将学生适应力、创造力等作为教育目标,努力营造良好教育氛围,育化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第三是融合第一、二、三课堂,培育学生六种能力,既:构建以基本素质教育为基础、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六种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
2、 课程建设资源化是指:一是指本项目主要打造以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养、身心素质为内容的四门核心课程,围绕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法律与职业形成四门素质课程,围绕行为(礼仪与口才)、体能(体育项目)、心理(阳光心态、心理咨询)、欣赏(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思维(数学、逻辑)为内涵的五组任选课程。二是指建设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养、身心素质为核心课程的资源网,资源网站突出学院课程建设的特点;如:链接的四大素质的国内外公开课资源;三是学院自己购买及开发的教学课程资源,如《论语》《周易与人生》《国学修身智慧》《应用智慧领导力》《大智慧情商与影响力》《成功人际关系》《社交礼仪》《道德经》《冲突管理》《中层成功沟通技巧》《做最好领导—中国人的领导智慧》《职场生活与演讲能力》《职场工作礼仪》《领导者如何从优秀到卓越》《博弈与决策》《创新与蓝海战略》《企业如何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企业如何选拔人才?》《创新与品牌战略》《阳光心态》等100多门课程。四是资源网建成四 大素质各自的课程特色,如:思想素质:及三边互化、动态渗透、螺旋上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三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人文素质:融合专业进行改革,形成不同专业所需的三层次四模块教学内容。三层次:即语言写作部分、语言交流部分、欣赏领悟部分。四模块:即应用写作、口才训练、旅游文化、传统文化。科学素养:(1)多模块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课时开设不同知识模块。(2)多层次教学模式:教学多层次以适应不同基础和需求的学生。把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即:高等数学基础、高等数学提高、数学建模。身心素质:1+1身心素质课教学模式:(1)1+1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课;即: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①心理健康课程:构建以心理普查为基础,课堂教学为中心,心理素质训练和校园心理文化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②心理咨询:每年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有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咨询中心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定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2)1+1身体素质教学模式:1+1即体育理论教学加上体育实践教学。体育教学融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为一体,融课堂学习与课外训练为一体,融基础体育与项目体育为一体。
理实教育一体化是指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法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理念反映在本项目建设中,就是“课堂融通 理实一体”,主要强调课程活动化和活动课程化,也就是用第一课堂(校内课堂讲授)所学理论指导第二课堂(校内实践活动)和第三课堂(校外实践活动),即:理论指导实践的维度,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反之,在实践中所获,又不能用所学理论解释的实践成果,必须进行总结并且反哺到后面高级阶段的理论学习之中,这样就形成了本项目强调的“课堂融通 理实一体”的理念;反映在操作方面,就是素质教育课程指导校内的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反过来,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中所需的稀缺理论又反哺到课程开发之中,从而形成融通一、二、三课堂,达到理实教育一体化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践基地建设目标化:主要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融合专业特点进行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三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模式:暑期社会实践(覆盖全体开设思政课学生),课内实践(覆盖全体开设思政课的学生),基地实践(覆盖近50%开设思政课的学生)。基地实践主要依托相对稳定的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即:工业实践基地(菲德力制药厂、凤凰集团)、农业实践基地(朝阳镇新农村、正子村新农村)、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内江市武警消防支队)、公检法教育实践基地(内江市看守所)、红色革命教育实践基地(范长江纪念馆、内江市烈士陵园),企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内江市公交集团公司),另外还结合专业课定岗实习阶段在企业进行的政治素质教育。课内实践主要依托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网,在实践网中设立了“经典阅读”“师生互动”“视频欣赏”等栏目,拓宽了学生的实践范围,增强了实践课的实效性。假期社会实践,命制实践课题,覆盖全体开设思政课的学生。
队伍建设专业化是指:根据学院学生素质现状的特点,加强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打造公共课程教学团队,新增副教授2-4名,青年骨干教师1-2名,外聘3-5名企业高管人员,选送10名以上素质教育教师到国内外培训,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使专职教师占教师队伍结构的90%,兼职占10%,但确保所有专兼职教师都是党员,兼职教师在原则上必须具备副教授或具有硕士研究生水平,确保代课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每学年度召开至少1-2次四大素质教育教师素质提高研讨会,制定和完善四大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师在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的引导和鼓舞下,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积极进取的专业化素质教师团队。
总之,运用“五化合一”理念进行项目建设,使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在“培育理念、平台载体、内容体系、培育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了创新与突破。
本文属于:1、《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确定2013年度“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川教函〔2013〕523号)主要成果之一
2、省教育厅《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公共课程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序号:703)的主要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 维 (1970-),男,甘肃陇西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硕士,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崔显艳(1972-)女,湖北恩施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文艺美学、职业教育.
吴章泉(1970-)男 四川乐至县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本科 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