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 马 云
【机构】 新疆巴州且末县县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比重很大,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本论文旨在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四大方面的指导,希望能给现实中的教学带来实际意义。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 指导 技巧 心理素质
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对初中生而言,不管是对他的终身性英语学习还是对于现在面临的中考,都是有益处的。那么,怎样在平时的教学和考试中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
一、加强课堂课堂上的训练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强调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旨在形成能力。在教每一篇阅读课文时,先让学生用10-13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最后检查理解的准确率。接下来的时间,老师可以按精读的要求,给学生自己研究主要的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直至弄懂。这改变了老师“完全包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阅读课上,应教会学生如下几点:1、培养信息分析归纳能力,要学会屏弃无用信息,同时要在头脑中把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2、能够对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事实的结果作出符合逻辑的推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避免翻译式理解。3、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阅读教学是“知识向能力过渡”的实战,要紧扣整体,化零为整,学会大胆敢说,不怕出错,对文章能有较好的掌握。
二、注重课后阅读的指导
倡议学生自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只完成每个学期里练习册的阅读理解,不足以使学生从中获取到独立阅读英语文章的基本技巧。所以还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在于增加阅读量,以达到以量求质的目的,为此学生可以选择“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这样的课外学习资料。学生每天选用150个词左右、难度适中的一篇短文,再加上5个理解测试题,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迅速读完全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自行检查阅读速度及理解准确率。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选好读物,教师可以根据历年阅读文章的内容特点,要求学生选择一些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科普常识等的文章。这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文章,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读物内容广泛、新颖、题材多种多样,语言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寓学习于消遣之中,所以学生读起来就会兴致高涨。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无意中养成某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对于这些习惯不仅阻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也会阻碍我们的阅读速度的提高。如:1、用手和笔指着材料读,大部分学生都有这种不良的习惯。2、轻声默读。这大大减慢了阅读速度,缩小了入眼的文章字数。3、查阅字典。一些学生在阅读时一遇生词就查,这其实是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的意思的。总之,老师在帮助学生改正不良阅读习惯时,也要帮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三、传授考试的做题技巧
如何在有限的考试时间拿更高的分,这也是讲究一定的技巧的。中考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的能力;了解短文内的事实和细节的能力;根据上下文判断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的能力。阅读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迅速把短文后的问题浏览一遍,以便能带着问题去读文章。2、尽快把文章的每一段的首句和尾句看一遍,以便了解每段乃至全篇文章的纲目。3、带着问题读文章,随时留心文章要点。4、在做题时,要随时验证文章的内容,并注意词类的转换和动词的时态、语态的变化,以免造成错误的理解。阅读时应掌握以下考试技巧:1、善于抓住文章的中心,即主题句。它往往在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2、善于猜测词义。3、善于理解文章。记叙文要注意五要素(Where, When, Who, What, Why)。4、善于寻找答案。有些问题的答案在原文是很明显的,切不可盲目的乱填。
四、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主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中,常用的有三种阅读:略读、细读和寻读。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寻读能力。寻读指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阅读前提出问题,要求捕捉文章重要的信息,这不但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众所周知,学好英语必须过好词汇关。对于一些英语学习者来讲,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不少学生就是由于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无法掌握教材中的词汇而掉队,从而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英语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单词记忆方法的指导,增强他们记忆单词的能力。一般来讲,小学阶段记忆单词有读音记忆、联想记忆和构词法记忆。
读音记忆是根据单词的读音来记忆单词,这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读音记忆法的前提是学生的读音一定要准确,并掌握一定的发音规律。
联想记忆法是设法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
五、加强心理素质锻炼
许多学生有一种谈“读”色变、茫然无措的感觉,如何消除学生这种心理呢?最主要是“胸有成竹”,保持冷静的头脑,对所谓的生词要有正确的认识,对语言要学会整体的把握,平时要锻炼文章的概括能力,领会作者的意图,熟悉题型。拿到试卷,充分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利用前面所谈的解题方法做题。
总而言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任何捷径的,我们必须每天坚持阅读,从中掌握适当的技巧,从中不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潘盛凯;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05期
2、杨世忠;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9期
3、庄恩忠;完形填空对教学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4、张宝花;浅谈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4期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 指导 技巧 心理素质
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对初中生而言,不管是对他的终身性英语学习还是对于现在面临的中考,都是有益处的。那么,怎样在平时的教学和考试中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
一、加强课堂课堂上的训练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强调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旨在形成能力。在教每一篇阅读课文时,先让学生用10-13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最后检查理解的准确率。接下来的时间,老师可以按精读的要求,给学生自己研究主要的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直至弄懂。这改变了老师“完全包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阅读课上,应教会学生如下几点:1、培养信息分析归纳能力,要学会屏弃无用信息,同时要在头脑中把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2、能够对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事实的结果作出符合逻辑的推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避免翻译式理解。3、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阅读教学是“知识向能力过渡”的实战,要紧扣整体,化零为整,学会大胆敢说,不怕出错,对文章能有较好的掌握。
二、注重课后阅读的指导
倡议学生自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只完成每个学期里练习册的阅读理解,不足以使学生从中获取到独立阅读英语文章的基本技巧。所以还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在于增加阅读量,以达到以量求质的目的,为此学生可以选择“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这样的课外学习资料。学生每天选用150个词左右、难度适中的一篇短文,再加上5个理解测试题,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迅速读完全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自行检查阅读速度及理解准确率。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选好读物,教师可以根据历年阅读文章的内容特点,要求学生选择一些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科普常识等的文章。这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文章,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读物内容广泛、新颖、题材多种多样,语言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寓学习于消遣之中,所以学生读起来就会兴致高涨。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无意中养成某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对于这些习惯不仅阻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也会阻碍我们的阅读速度的提高。如:1、用手和笔指着材料读,大部分学生都有这种不良的习惯。2、轻声默读。这大大减慢了阅读速度,缩小了入眼的文章字数。3、查阅字典。一些学生在阅读时一遇生词就查,这其实是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的意思的。总之,老师在帮助学生改正不良阅读习惯时,也要帮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三、传授考试的做题技巧
如何在有限的考试时间拿更高的分,这也是讲究一定的技巧的。中考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的能力;了解短文内的事实和细节的能力;根据上下文判断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的能力。阅读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迅速把短文后的问题浏览一遍,以便能带着问题去读文章。2、尽快把文章的每一段的首句和尾句看一遍,以便了解每段乃至全篇文章的纲目。3、带着问题读文章,随时留心文章要点。4、在做题时,要随时验证文章的内容,并注意词类的转换和动词的时态、语态的变化,以免造成错误的理解。阅读时应掌握以下考试技巧:1、善于抓住文章的中心,即主题句。它往往在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2、善于猜测词义。3、善于理解文章。记叙文要注意五要素(Where, When, Who, What, Why)。4、善于寻找答案。有些问题的答案在原文是很明显的,切不可盲目的乱填。
四、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主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中,常用的有三种阅读:略读、细读和寻读。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寻读能力。寻读指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阅读前提出问题,要求捕捉文章重要的信息,这不但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众所周知,学好英语必须过好词汇关。对于一些英语学习者来讲,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不少学生就是由于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无法掌握教材中的词汇而掉队,从而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英语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单词记忆方法的指导,增强他们记忆单词的能力。一般来讲,小学阶段记忆单词有读音记忆、联想记忆和构词法记忆。
读音记忆是根据单词的读音来记忆单词,这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读音记忆法的前提是学生的读音一定要准确,并掌握一定的发音规律。
联想记忆法是设法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
五、加强心理素质锻炼
许多学生有一种谈“读”色变、茫然无措的感觉,如何消除学生这种心理呢?最主要是“胸有成竹”,保持冷静的头脑,对所谓的生词要有正确的认识,对语言要学会整体的把握,平时要锻炼文章的概括能力,领会作者的意图,熟悉题型。拿到试卷,充分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利用前面所谈的解题方法做题。
总而言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任何捷径的,我们必须每天坚持阅读,从中掌握适当的技巧,从中不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潘盛凯;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05期
2、杨世忠;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9期
3、庄恩忠;完形填空对教学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4、张宝花;浅谈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