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马尔康县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 周 华

【机构】 四川省马尔康县马尔康镇团结街73号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体育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通过调查马尔康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针对马尔康县农村小学体育的问题,旨在推进该地区小学体育的发展,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尔康县 农村中小学 体育教学 现状 对策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21世纪全面素质合格人才的重任。体育教学效果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马尔康县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县城马尔康镇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驻地,是全州政治、文化、金融、信息中心。境内居住着藏、羌、回、汉等15个民族,主要以藏族为主,农村小学校占该地区小学90%,虽然近年来师资力量大增,但由于地理环境、学生素质、领导意识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马尔康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小学体育教育观念落后。
  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具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科技部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作的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因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而马尔康县部分人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
  2、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马尔康县农村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随着马尔康县第一个民族地区十年行动的实行,部分学校添置了一些体育器材,但往往是为了应付检查,能用于实际教学上的不多,投入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就更少。有些学校的操场,只有简陋跑道甚至没有,有的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其他的体育健身器材严重短缺。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
  3、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这种理念仍然还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结果就是导致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课时得不到保障,经常被挪用,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无法正常地进行体育锻炼。
  由于受客观环境、经费投入等各方面的限制,课外活动就很难开展,甚至无法开展。马尔康县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早操、课间操。给予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各学校不一样。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很多学校不能得到保证,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还需要有力的手段来保证。
   4、体育器材管理不善。有些学校常用的器材残缺不全,活动场地坑坑洼洼、杂乱不堪、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闲置。大多器材都是简陋、陈旧,使许多教学内容无法开展,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上课的情绪。
  5、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在马尔康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组织较为松散、随意,体育课的结构破碎,上课时随随便便,“吹一声口哨,发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体育课大多是无目的的“放羊式”,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按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只有不到10%的教师配备了必要的体育劳保用品,也打击了部分体育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及在体育教学工作岗位的长久性。
  6、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驾驭专业基础差,又缺乏完善自我的进取心。  
  马尔康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系统学习过体育教育专业,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有的连正确的示范都不能做。由于受“重竞赛成绩、轻体育教学”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教师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技能,缺乏继续研究学习的动力,忽视广博知识对自身教学生涯的重要性,不愿下力气学习更新、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在马尔康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队伍中,他们的学历大多以中师为主,总体学历结构偏低,教师提升学历的任务很重。对工作满意度有待加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思想和方法落后,同时也很少有参加培训的机会,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体育教师存在“三无”现象,即教学无大纲,授课无计划,上课无教案。学校对体育课上好上坏一个样,上与不上一个样。备课本每年都“依旧如故”或“换汤不换药”,备课成了一种形式,久而久之成了一种负担。
  二、马尔康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积极改变社会对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不够重视的观念。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开足课程,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教学场地和体育设施,配置必要的体育用品和器材。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体育的投入纳入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中,以保证每年有适当比例的经费来源,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落实专人负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积极鼓励教师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自制简易器材,将马尔康县地区民族体育项目作为教材内容,寓教于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上级部门对自制器材和自编教材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有特色的创新应及时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4、加强对马尔康县农村小学青年体育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
  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选派一批体育教师到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其次,在业务上用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评选等,多渠道、多层次的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能够成为学科带头人。  
  5、改善农村小学体育老师的待遇,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体育工作相对艰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向性政策来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评优、评先、晋升职称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
  6、加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引进,完善学科技能培训。 
  根据目前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上,有计划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大力引进优秀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充实到农村小学教育一线去,尽快完善学科技能培训,树立终身从事体育事业的信念,标本兼治解决体育教育人才匮乏的状况。
  总之,各级部门应从思想上重视农村地区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学校应按国家教委的规定开设课时,培养每个学生自我锻炼、自我保健能力、良好的耐力、速度、力量、灵巧、柔韧等体能素质及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应内外兼修,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要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明确教材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已有的操练基础,充分准备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