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培养学习兴趣,学好初中化学

【作者】 仁青措

【机构】 青海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学的目标任务逐步由单纯地学知识、学理论向重兴趣、重技能的方向转变。在这种新形势、新要求下,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作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采取各种形式多样、创新灵活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增强动手能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主动学习 动手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初中化学教学的目标任务逐步由单纯地学知识、学理论向重兴趣、重技能的方向转变,在这种新形势、新要求下,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作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采取各种形式多样、创新灵活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增强动手能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何培养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我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上好第一堂课,培养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而言,第一堂化学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重要。初中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阶段,对新课程、新事物仍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高度重视每一堂化学课,通过鲜活有趣的动画课件、师生互动游戏、有趣的课堂小实验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引起他们主动去想问题、大胆去问问题,以至于想方设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潜在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合理设置课堂提问的环节,适当的设置“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不仅可以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实用性,还可以从一接触化学就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技能性、趣味性。
   二、做好化学实验,激发探究欲望
   与其他课程相比,化学课具有实验性很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很多的特点,通过课堂上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而又生动有趣的小实验,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尤其是在第一堂化学课实验时,教师可以机动灵活地选取一些生活性、趣味性较强的小实验,让学生分组操作、全部参与,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的认知度;在平时的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脱离书本,利用课前时间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实验,激发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以便于更好地集中精力,更好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对课后作业和课外活动,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易行、可操作性较强的小实验,让他们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主动去研究探索新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疑难主动与别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紧密联系生活,锻炼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课堂实际上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注重把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生命化,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学校既有的优势条件,增强化学课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学时,把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我们平时的生活联系起来,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结构,合理创设课堂教学情景,科学设置实验操作。比如在教学铜绿的过程中,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课后去寻找、观察、思考铜绿是一种什么的物质,为什么会是绿色的,如果给加热会出现什么结果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这一课的兴趣,锻炼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四、适当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参与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初中学生来说,非常有诱惑力和吸引力,可以使学生学会放松学习,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很多化学知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易于开展的兴趣活动、实验活动、体验活动很多,比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与课本相关的表演、展示等活动,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化学故事,表演化学小魔术等。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到学校周边的企业、工厂、小区实地体验,寻找生活方面的化学知识,丰富课外生活。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针对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引导他们动脑筋、想问题,激发形成学化学、用化学的动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
   五、学会攻坚克难,提高综合素质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入,一些难点知识也会越来越多,特别对一些不易理解的化学元素,化学用语、化学反应过程等,教师要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抓住这些知识的关键点,善于总结规律,突破重点和难点,防止因为问题太难或难点太多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成绩;对一些比较繁琐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记忆,教给他们分“四步走”;第一步要正确编写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公式,第二步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三是注明反应条件和符号,第四是最后检查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通过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日积月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想学化学、爱学化学、学好化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2、《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