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加强制度建设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作者】 次旦平措

【机构】 西藏萨迦县吉定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政治家、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考虑如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指出:“制度是决定因素”。这一思想一直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构建提高教师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构建并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应该说,此报告对于学校制度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作为省级示范高中的利辛一中,在全县教育振兴工程全面实施的历史背景下,要担当起全县教育振兴的领头羊角色,引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
   制度是事业发展的保证。学校制度是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规范和准则,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健全、完善的制度既是学校发展利益的保证,也是广大教师自身利益的根本保证。学校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局面。如果没有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教师的行为就会缺乏规范性的约束而导致犯错误,甚至会不自觉地走向违法和犯罪的道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无异于鼓励教师违法和犯罪,其实质不仅是对广大教师不负责任,也是对事业不负责任。?
   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制度建设要适应当前学校实际情况,体现出以人为本,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学生主动发展的特点。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教育现在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非常强烈,希望学校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之高前所未有,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意识和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要求比以往更迫切和强烈;教师面对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与社会家长对教育质量的期望值较高普遍感到压力很大;特别是存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形成矛盾甚至对立的现象。鉴于此,我们的学校就要主动地适应社会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以保护好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热情,适应师生的主动发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调动起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其劳动产品无法用常规“数量”作为标准进行核算。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工作中,尤其是教育教学的考核工作中,既要考虑到“定量”的问题,又要考虑到“定性”的问题。要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考核达到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目的。这就要求在制度建设上要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良局面,让一部分教学上积极改革,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效果显著,成绩突出的教师脱颖而出,在名誉上、经济上得到实惠。
   二、要通过制度建设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保护好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教师的根本利益。
   学校的价值是广大教师创造的,广大教师劳动创造过程必然要取得与之相适应的合理报酬。除了正常工资之外,教师的课时补贴、加班加点、外出学习、学科竞赛、教学科研、课外辅导等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回报。如何确保广大教师的根本利益,确保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性,就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
   三、要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基础。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打造一流的师资团队,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除教师的教育之外,还有其自我发展,自身成长的特性,要通过制度建设建立起关注学生生命状态,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四、要通过制度建设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严防各种腐败现象发生。
   要通过后勤人员岗位目标管理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局面。要建立后勤管理服务“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后勤服务学校的效能;要在更广范围内推行财务公开,满足广大教师的知情权;要规范收支行为,确保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促进学校发展。要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五、要通过制度建设调动家长和各种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形成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最关键时期,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利辛一中作为利辛县唯一的省示范高中,成了全县人民关注的焦点。为此,学校要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加强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密切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吸纳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科学、完善的制度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制度的有力贯彻和执行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若要保证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校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的行为对广大教职工来说有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所以领导率先遵守制度,是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其次,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的合法性就在于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性,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教职员工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特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度的执行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如果制度执行中徇私舞弊,制度就会失去原有的精神(正义性)而扭曲,制度也因失去合法性而遭到群众的反对最终无法实(下转第17页)(上接第70页)施。
   三是要建立制度贯彻执行的督察反馈机制,打通梗阻。制度的科学性与否,要靠制度执行的效果来检验。及时了解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制度执行后的效果,就必须建立督察反馈机制,防止制度执行过程中缺位、失真等现象发生,确保制度贯彻执行真实有效。
   四是要坚决兑现奖惩,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坚决及时的兑现奖惩就是制度持续运行的必要条件。要合理科学地正确运用考核考评结果,要把考评结果优秀的教师与晋级、评先、评优挂钩;对不胜任工作,学生及家长意见较大的教师要坚决从一线淘汰下来,确保制度的效果。
   五要坚强和谐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弥补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制度是绝情的。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有其冰冷、刚性的一面,都有其一定的缺陷性。在加强学校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校园文化,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辅之以人文关怀,根据学校条件,不断满足广大教师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更好的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总之,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不仅能够强化学校领导干部的民主管理意识,提高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同时也可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