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克服错误倾向,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 胡仁伟

【机构】 四川简阳石桥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新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专家学者们与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甚至错误倾向。如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觉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只顾观点、原理的教学,而忽视了联系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只顾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发展,而忽视了传统的继承;只重视“教”的理念和方法的转变,而忽视了“学”的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只强调教学的个性特色,而忽视一般教学规律的遵循等等,    所以这些不良倾向,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结合理论与经验感悟到,要克服上述不良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实实在在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新课堂必须体现新课标的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有机统一
  新课标在阐述其课程总目标时指出:“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即将成人的青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具有独特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较的最大特点。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或高效教学,必须抓住这个特点,体现新课标的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有机统一,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的教学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课堂教学不管怎么改革,都不能偏离这个性质和目标。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需要有丰富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更要有真挚的情感探索与体验,这是任何时候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必须守住的底线。
二、 新课堂必须坚持教学共性与形成教学个性特色有机统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许多教师都进行了许多富有个性的尝试和革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比如,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谈吐、潇洒的风度仪表、稳重的行为举止、广博的知识阅历、精彩教学艺术、高尚的品德修养、高雅的内在气质等人格魅力吸引、感染和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少数教师为了彰显个性特色,而违背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随意发挥,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搞得离奇古怪、不伦不类,又是不可取的。
        教育实践证明:遵循教育规律,心想事成;违背教育规律,徒劳无功。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除了要有个性特色外,同时还必须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做到把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形成教学个性特色有机统一起来。
三、新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与方法,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生动活泼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并转化为自觉行动,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和行为的统一。
     在这个方面,我们认为好的做法是:结合教材的教学,及时引导学生关注鲜活的社会生活,并指导学生作一些课题探究。如笔者在进行《经济生活》第十课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简阳的经济开发、石桥古镇的开发,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转型、扩大就业等的体会和理解,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哲学等角度撰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无疑既形象有具体、既通俗又易懂。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对自身的辨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需要创新、发展与超越。如:教学理念创新方面,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生本”理念、民主教育理念、回归生活理念、教育生态理念、教与学并重理念等;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方面,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多给予肯定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用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等;在课堂教学方面,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更加重视生成性教学;在教师成长方面,重视教学反思等。所有这些,都是教学创新,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大胆创新,同时也需要继承和坚守,没有继承和坚守就没有创新和发展。我们既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做法,又要防止“否定一切传统”的倾向。
   总之,只有在教和学辩证统一过程中,结合以上几个原则,改变思想,立足实践,全力打造新课堂,提升新效果,真正实现课堂改革,推动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