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好文不厌百回改——如何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作者】 许志文

【机构】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店子镇昌里中学

【摘要】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教学生学会修改作文,让学生体会修改作文的意义,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同时构建新的作文评价方式,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使作文修改成为学生写作的自觉行动,从中领悟写作技巧,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进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作文 修改评价
【正文】

作文难,修改作文更难。这是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发自内心的感叹。事实的确如此,许多学生根本不懂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作文批改问题较多。近年来关于写作教学的理论众说纷纭,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从修改中领悟到写作的真谛,把老师们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呢?2002年开始我们学校进行了以下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范改引路,授之以渔

授之以渔即教之以法,就是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因此,老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我们在作文评改教学中做过这样的尝试:把学生的某个习作片段或者选取一两篇典型性的学生作文制成课件,投放在大屏幕上,课堂上用红笔圈点修改演示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批改的方法和修改的理由,使学生掌握批阅作文的一些方法,得到一定的启示。

  二、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怎样培养中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自读自改

    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毫不可惜。”古人云:好书不厌百遍读。可有问题的文章就怕读,一读毛病就凸现出来。所以每当学生习作后,我们都要求他们用朗读的方式,大声地、认真地一句一句朗读,读不通听不顺的地方,仔细推敲,找出不妥之处,做好删增补漏工作,更换调整语句,使语言简洁流畅,耐人寻味。

    2、同桌互改

同桌交换作文,轻声读对方作文,我帮你改、你帮我改。读的过程中不仅能互相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自改作文时往往发现不了问题,但对别人习作中的问题却能明察秋毫,这样更能发现问题之所在。

    3、小组评改

将学生习作按平时水平高低搭配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五人,教师指定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评议批改小组成员的写作。每次之前评改之前,教师要在黑板上写明本次评改的侧重点及一些具体要求,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先朗读自己的习作,接着大家传阅习作,要求每个学生都对习作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向作者发问,可以直接评论作品本身,也可以由一篇或若干篇作文引出一个共同的问题来探讨。然后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用红笔在作文簿上将错别字、病句等划出来,再将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上旁批及评语,最后写上经过讨论评定的分数。

4、有的放矢

批改应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有的放矢。或“改重于批”,或“批重于改”。对言之无物的,批改时要着重引导学生选择能说明中心的材料,使之逐步写得具体;对材料杂乱的,批改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对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批改时要着重帮助学生修改病句,把文章写通顺,而不宜提更高要求;对优秀习作则宜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指出优点,因势利导,扬其所长,提示方法 作文批改,不应只是单纯的评判正误和优劣,更应该巧借精当的批改,传授有关的写作知识,提供正确的批改方法,给学生提供模仿借鉴的依据,使学生自改和互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学生学到批改之术。如一位学生写的《雨中让伞》一文,写的是放学后下起了倾盆大雨,自己没带伞,便与一位叫小波的同学共同打一把伞回家,小波用伞为他遮雨,结果小波的衣服打湿了的事情。结尾是“侧头一看,小波的衣服很湿了,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我通过和小作者的谈话了解到他当时是很感动,但并未'流下热泪'。于是,我将“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删去,改为“我心头一热,紧紧地挽住了他的胳膊。”并作了旁批"表达感动之情不一定要写'流下了热泪'。作文不能言过其实,说空话假话,应该抒发真情实感。"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老师的修改中学到修改方法,而且还学到了写作文不能言过其实,要抒发真情实感的写作知识。

    5、集体修改

把不同层次的习作典型打印发成材料分发给每人一份,提出明确的修改要求,然后人人动手修改。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三、肯定鼓励,培养自信

教师在浏览学生修改情况、进行评分、归纳总评的基础上,要充分肯定学生成绩,鼓励生积极参与评改,结合自己的作文,谈感受、看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激励,使其获得自信和成绩感。修改初期,可在每节课前找出班上一名自改能力较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充分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对不足的地方,也不要泼冷水,多从正面鼓励,学生就会对修改作文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修改能力。对学生修改训练中所存在的倾向和易犯的毛病,及时反馈给学生,解决存在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并要求学生对问题重新审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托尔斯泰曾云:“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修改文章是个是细工活儿,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因此,我们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知难而上、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惟愿学生真正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准确地表情达意,自由地抒写性灵,殷殷期盼写作教学步入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