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审美阅读,打开心灵之窗
【作者】 姚 靓
【机构】 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小学
【摘要】【关键词】
中国的古典美文如涓涓甘泉,潜移黙化、润物细无声地陶冶着、净化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灵魂,规范着一代又一代小学生的行为准则,磨砺着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审美道德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留下了绚烂无比的文化遗产,其中古典诗文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之一。古诗文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更成为了经典。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产品提供给每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们的灵魂,丰满他们的血肉。要想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含英咀华,吃透对象,只授之以渔是不够的。教师应首先全身心地沉浸在文章中,声情并茂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启示,用课文中体现出来的真善美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并以此形成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力和意志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审美阅读教学呢?
一、体会经典诗文的美
小学古诗语言大多精练而又形象生动,诗人在语言上反复推敲,在用字、用词上千锤百炼,往往达到了“一字千金”的效果。古诗中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突出主题及诗歌的意境、氛围。选入小学课文中的诗歌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适合小学生诵读,在教学中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文的韵律美。每一首古诗文都蕴藏着一幅画,这画或狂放,或腕约,或田园,或自然,正应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俗语,而一首好诗恰恰又是一幅好画,也是一段精美的绝伦的叙述。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诗文展开海阔天空的想象,让思维神游万仞。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诗文的句子展开想象,凭借想象中的画面再现情境,加课记忆,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可以在想象中体味到古诗文的语言文字之美。小学课文中所选的古诗是从儿童实际接受能力出发,在浅显朴实的语言中深含哲理,启人思想,耐人寻味。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等。
二、从兴趣入手
将经典文化的学习与书法、绘画、表演融为一体。我们认为单调呆板的诵读是不会引起学生兴趣的。长此以往,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我们应努力将古诗文诵读与各学科的教学相互衔接,借以营造一个有声有色、欢快祥和的立体情境。其宗旨是:在坚持诵读的基础上,配以各班独特的文艺和竞赛活动,如吟唱、表演、相声、合唱,使学生把诵读同各项多彩的文艺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如何来提高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历久不衰呢?“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将关乎他们将来一生的学习态度。除了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一名教师不喜欢诵读经典,学生又如何会喜欢呢?要在课堂上有意将一些经典诗文带到课堂上,融教于学,和孩子们一起共渡美好时光。让学生们多接触古经文,多念多背,让他们每天早读之前读一首古诗,久而久之,一到学校,孩子们就会形成习惯,而且教师必须经常诵读古诗让孩子们听,并加以强化,开展各项竞赛活动,提高诵读兴趣。学生读得越好就越喜欢读,越能体验到诗文中的韵律美和情感美,让他们体验成功,获得成就感,还可变些花样来延续诵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经典诵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经典诵读,快乐地掌握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哪怕是一个字、一句诗,只要读好了就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诵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嬉戏、玩耍,单纯的背诵很难让他们接受。因此,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只有恰当地应用诵读方式,学生才能爱上诵读,并读有所获。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词,才能充分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怎样引导学生多背诵古诗词呢?古诗词不是无情物,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有声色、有情感的读,还要配上乐曲进行表演,加深对古诗语言的理解,从而产生共鸣,背得快,记得牢。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诵读经典的氛围
为了使师生们一进入校园,便置身于浓厚的经典文化学习氛围之中,我们在学校走廊上悬挂着经典名言,每天早晨、中午学生进校之际,播放经典文化的诵读磁带,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要求每个班级利用早读课全班集体诵读,坚持不懈,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国学经典名言。班级文化建设突出国学经典文化主题,班级布置要充分考虑营造到中华经典文化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国学经典学习的无限魅力,感受国学经典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不良的拜金、享乐思想逐渐影响着下一代。所以让孩子从小受到古文化的陶冶,使他们都有高尚的文化教养,我们的未来必然充满希望,我们的祖国必将日渐强大,我们的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多诵读经典,特别是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应遵循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味诗文的韵律美、意境养、情感美、哲理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把人类这种最优秀的知识用最简捷的方法,最科学的手段奉献给孩子。
总而言之,诵读经典是对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是不言而喻的。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经典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民族道德的建设问题。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能使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自幼就开始进行经典文化的熏陶,奠定一生高尚人格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载体。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趁年幼能强记之时,加强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底蕴,为孩子们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必将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