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作者】 刘长明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的模式是以“讲解——接受”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主动意识和参与能力差,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缺乏创新意识。农村的孩子又面临着父母为挣钱而无人管,家长文化不高,无法辅导,再加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十分被动,以至厌学,逃学,面对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族性、创造性的特征。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成为教育时代的主潮流。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发展潜能的桥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将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学习和探究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创设情境,萌发自主学习愿望。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取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学生潜能

只有授予学生学习方法,通过训练形成学习技能,才能使学生适应时代需求,终生受益。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教师要在引导上下工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信心。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即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兴趣和能力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活动。

(一)大胆探究,寻求新知。

信息技术是一门带有探究性的、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学科,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基础,“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载体,而教师可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在引导学生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产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恰当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大胆质疑,乐于思考。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 “为什么”,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三)大胆创新,自主互动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以老师和同学所做的为规为矩,强调自己的作品要与众不同。例如,为引领学生个学科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网向学生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同时还鼓励学生自主互动,层次不同的学生可以自发组织成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生各有所长,在自主互动中,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观摩、演示,互相取长补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大胆创新,自主互动,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大胆放手,独立自学

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每学期刚开学写好教学安排,包括计划、进度和课时都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一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实施个别辅导。

三、自我激励,自我评价。

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

总之,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农村教师只有让课堂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导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