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目标英语教材整合初探

【作者】 杨学燕

【机构】 泸水县民族中学

【摘要】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新课改要求,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对教材进行整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为学生的终生学习而打下基础。
【关键词】教材整合 教学形式整合 单元间整合 学科间整合
【正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同时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随着英语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日益凸显。教育部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积极开展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来说教材仍然是我们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不仅是传授教材里的学科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认知水平去主动探索新的知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人们从重视“教”向注重“学”的切实转变。“教什么”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怎样教”则是指教学方法的设置,既“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上一节课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再决定怎么教。而怎么教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决定了我们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内容转化为让学生更明白,更理解,更掌握,更悟透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更有必要去思考教材内容的整合问题。
  一、同单元部分内容的整合与增减。                                    
  从学生实际出发,在限有的时间内,对教材重新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 让知识的系统性和强调学习者的自由及个人选择能更好地体现出来。例如在上每一个单元前, 我都要通过整合该单元内容,理清教学目标,计划好用五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其中第一课时为语言操练课,即Section A 1a-1c以及Section B 1a-1c;在这一课时里词汇量大,一单元的重点已突出,因此,利用多媒体把两部分的单词与句型融合在一起,通过句型的操练既掌握了单词,同时也对句子的运用起到了巩固作用。第二课时为听说课,内容为Section A 2a-2c, Section B 1d-1e;在这一课时里,通过听与做既检查了学生对单词与句型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第三课时为阅读课,内容为Section B 2a-2c,在这一课里,教会学生结合2c的问题来阅读2b,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强化了学生对句型的综合运用能力。第四课时为写作课,内容为Section B 3a-3b,在这一课时里,利用3b的问题来模仿3a,把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发展到写的能力,这也正好符合了我们英语教学的特点:听、说、读、写。第五课时为查漏补缺课,我们把余下内容安排为学生自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查漏补缺、辅导与测试。这样,学生既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重点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会学习的方法。
  二、采用不同形式处理同一内容                                
  按照《Go for it!》的语法编排体系和语言习得的规律,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让他们在运用中获得感受,然后通过逐步的语言学习习得,来巩固和强化语法知识。根据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实用性强、注重交际,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不同的语言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然而也导致课堂上学生说的时间多了,写的时间却变较少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降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不妨采用不同形式来处理同一内容的方法。比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这一单元中,我们可以把Section A 1b的听力内容让学生该成题目为:My Day的一篇小作文;又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B 3a 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改写人称的方式把3a从第三人称改写为第一人称。这样对内容的改写与缩写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既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不同单元间的整合                                       
  对同一教材,不同单元间的整合其实是调整单元之间的顺序。在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做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例如, 为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记忆曲线规律, 新教材往往会把一个学习内容(如一个语法现象) 分散到几个单元或几册书里进行教学。那么做为一个新课标实施者的教师,我们可以把这些知点重新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起来讲授。如《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与八年级上册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三个单元事实上都讲了同一个语法现象:一般过去时。那么我们不妨把三个单元融合在一起。先提问第12单元的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上个周末你做了什么?)来导出一般过去时,并教会学生能运用动词的过去式来表达句子,接着询问:Where did you go last weekend?(上个周末你去了哪里?)How was your weekend?(你的周末过得怎么样?)来衔接第11单元的内容,进而可以轻松的学习:What did you do on your school trip? 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school trip?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这样在完成七年级下册两个单元的同时我们已经对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再者, 如果教材中某个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某件事情相关或相似, 我们可以提前教学这个单元。这样就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既有利于激活学生认知水平的兴奋点, 又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 进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已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的出现迫使英语学科的教学增加了新的整合内容。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把我国许多经典的神话传说都融入到其中: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Yu Gong Moves a Mountain(愚公移山);Hou Yi Shoots the Suns(后羿射日);Nu Wa Repairs the Sky(女娲补天)。而要很好的去理解这些传说就需要把我们的语文常识运用进去。又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把我们的地理学科知识融入到其中。近年来由于各学科都采用新教材,而在这些新教材里面出现了不少英语单词或句子。那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联系其它学科进行猜测或自己去查阅资料,从而把学习英语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美术课里调色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谈论颜色的兴趣。当我们在几杯清水里加入不同色素的同时,我们可以教学What color is it?及其回答It’s yellow. It’s blue等等,然后将黄色溶液倒入蓝色溶液中,这时溶液变为绿色,而我们也可再问What color is it? It’s green.用类似的方法进行调配与学习:red + yellow + blue = black ,black + blue = dark blue , red + blue =purple , white + red = pink , white + black = grey , yellow + red =orange ,这样学生既可以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实验,同时还学会了调色,加深了印象。这不仅整合了英语与其它学科,也拓宽了英语的学习渠道,扩大了英语学习的领域,既掌握了大量词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总之,为完全适合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教材已进行了多次反复的改革,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跟上时代。怎样才能把英语课上成名符其实的英语实践课呢?我想只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求我们教师不但“会教”还要“乐教”,也就是说:我们教师不仅可以教、能够教、想教、愿教,而且懂得如何教好,如何对教育工作的全身心地愉悦投入,并采取有效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会学”、“乐学”。对英语教材的整合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中提炼精华、丰富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综合思维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    
   2. 包 丰,吴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透视与导引》.中国出版集团,2010.06
   3.张仁贤.《有效把握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06
   4.梁承锋,张 丹.《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1
   5.俞红珍.《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01
   
附:
  杨学燕,女,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泸水县民族中学英语教师,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单位:云南省泸水县民族中学(大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