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英语应强化朗读教学

【作者】 向文华

【机构】 四川省平昌县镇龙中学

【摘要】英语是“母语”系列学科,我们要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学得方法,习得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朗读教学 能力 培养
【正文】

朗读就是把无声文本通过读的方式,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英语由于“母语”性质,更强调朗读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朗读,既是英语本身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现在很多学生不愿读、不会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技巧是其中必然存在的,因此,我们应以此着力,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素养。下面,我就此发表点个人感慨,与君共勉。

一、培养学生朗读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英语朗读的驱动器。如果学生自己在朗读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又能感到无比的快乐与满足,那么他们自己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迷恋上朗读的。英语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朗读的好处,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比如教字母吧,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这样做的。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灵敏能力,集体观念。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乐融融。开始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 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Its a football.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在训思维。如果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进行“Guess”比如复习bellfootballpenbookcarjeep等名词。我们便可把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讲台下,密秘放地把一件比如book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TWhats in my bag?学生猜后回答

S:Its a football 如果答不对,就说

T:No it isnt 接着问另一个学生。

T:Whats it?学生猜答

S:Its a book 猜对子,教师鼓励这个学生说

T:Yes youre right(如果学了 Clever 还可进一步说

T:Yon are very clever.

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如此等等,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也练了说,而且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参与。

二、长期坚持开展训练

朗读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理解技能。任何一项技能的形成都并非一蹴而就,英语也一样,需要教师、学生坚持循序渐近训练。就目前的英语教学来说,阅读教学是一大难点,没有“用武之地”的交际运用环境、没有丰富的阅读资源,更没有英语语感,要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英语素养,光凭一周几节英语课的时间,我想难度是非常大的。为了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目的,我们需要长期坚持,更要灵活方式方法。

(一)创设情境,搭建交际运用平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尝试和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等注重语言学习过程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任务型教学就需要创设情境,针对英语实践性特点,搭建交际运用平台,让学生多说、多听,在听说中识记单词、短语,在听说中提高语言运用技能。如学习了“现在进行时”,我们可以组织“口语对白”活动,让学生一问一答,互相交流。What are you doingWe are making model planes

(二)丰富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平时教学中,我注意收集小短文,采取鼓励式、夸奖式教学。增强他们朗读的信心,排除他们惧怕的心理。随着他们词汇量的增加,英语水平的提高,再慢慢适度的加难加长,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三、优化朗读教学手段

学生普遍反映朗读题目比较枯燥,伤脑,主要由于学生不熟悉英美文化,不了解英美作者的主观意图,还有可能跟学生因词汇量及对不同文体朗读技巧的缺乏有关,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文章要点,经常陷入一片迷茫中。面对广大初中学生苦恼,教师在原来借助课本、语言、表情、手势、板书、挂图、录音机、幻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集成性的优势改进英语朗读课教学方法,它能够把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展示出来,可以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感官来投入学习。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对朗读中出现的生词和语句有直观情境了解,有助于掌握;二是对整篇文章内涵有深度认识,加强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发掘,提高答题正确性,三是通过多媒体快速而大量的熟悉英美文化、风俗人情,准确把握英美作者思想,有利于学生接触到文章时能迅速抓住其主旨及作者的出发点,这点对于答题正确性有很大帮助。

总之,朗读教学就是要创设情境,“以趣激趣”,充分调动学生多种参与,坚持不懈让学生朗读,并授予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读中提高语感,提升英语表达能力。以上是我多年实践所得,梳理不当之处,敬请谅解、指正!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月。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3】冯克诚、刘建华,外语学习能力培养与训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