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重视实验教学,促进能力培养

【作者】 李静,雷冬玉,魏媛媛,蒋萍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

【摘要】生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生理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我校医学机能实验学Ⅰ部分的课程设置主要与生理学理论课内容相匹配。为了解该部分内容教学是否达到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初步培养的目的,随机抽取500名新疆医科大学2012级五年制本科生,就目前医学机能实验学Ⅰ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实验课整体教学效果较为令人满意,但也存在不足。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实验资源,以解决医学机能实验学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医学机能实验学Ⅰ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教学质量;调查研究
【正文】

Pay more attention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mote capacity building

LI Jing, LEI Dong-yu,WEI Yuan-yuan, JIANG ping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Physiology is a required foundation course for medical students, experiment teaching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physiology teaching. The curriculum of functional laboratory science partⅠwas going along with the physiological theory teaching in our school.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se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teaching of this part is reached to the teaching goals- the students basic skills initial training, 500 five-year undergraduates students of 2012 grad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achieve this survey in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The overall effect is satisfactory, but there are also inadequate. This article focus on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to promote teaching quality. The  rational use of experimental resourc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functional laboratory science partⅠ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a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functional laboratory science; teaching quality; investigation

医学机能实验学是在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是学生体验科学发现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和整体观念、掌握科学研究手段的重要一环[1]。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均为实验性学科,理论来源于科学实践,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上述三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辩证的科学思维能力,我校医学机能实验学分为2个部分-医学机能实验学Ⅰ和医学机能实验学Ⅱ,医学机能实验学Ⅰ大部分由与生理功能相关的经典的验证性实验组成,与生理学理论课同步进行;医学机能实验学Ⅱ包括病理生理学以及药理学的经典实验以及新增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与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同步进行。通过医学机能实验学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加深学生对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医学教学中特别强调“三基” (即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训练,其中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通过实验教学来完成的。许多教学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是培训医学生基本技能不可或缺的手段,是锤炼能力的最佳课堂[2]。我校医学机能实验学Ⅰ,大部分由经典的验证性实验组成,但是绝大多数医学生是通过该部分实验首次真正接触到科学实验的设计和思想,因此该部分内容看似只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简单的模仿和重复,却能通过对这些实验的学习,了解科学实验的一般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三个方面的能力:(1)动手操作能力。相对于理论课,实验课上手术操作与标本制备的成功与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由于大部分学生是首次对动物进行手术操作,尤其是女生不敢捉拿蟾蜍等动物。在课程的进行中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教授学生正确的捉拿动物的手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并依据每个实验的复杂程度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工,鼓励每个学生均参与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通过教师的实验操作演示和对学生操作过程的监督、纠正,规范学生基本手术操作,提高实验操作过程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实验尤其是哺乳动物手术操作的成功率;(2)观察能力。通过不同器官、系统实验操作的学习,指导学生认真正确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使用基本仪器(我校使用的是BL-42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采集、记录、处理实验数据;(3)分析综合能力。在实验总结和实验报告的书写中,议论文写作的要求,让学生记录并描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利用已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可能的机制。汇总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述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医学机能实验学Ⅱ部分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在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团队协作能力、严谨的科学思维和态度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3]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医学机能实验学Ⅰ课程设置的评价,征求学生对该部分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从中发现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更好地完成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随机抽取了500名新疆医科大学2012级五年制本科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1. 调查对象 以我校2012级五年制本科生(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麻醉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共2451人。

2. 调查方法 2014年1月,对2012级本科生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为出发点,设计的问题包括3个方面10个项目:①被研究人员的基本情况;②对实验课课程设置的评价:a.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比例;b.实验项目安排;c.实验仪器运行状况;d.实验准备;③对实验教学的观点:a.实验课设置的必要性;b.实验课内容与理论课知识的联系;c.实验培养动手和创新能力;d.教师演示、讲解操作步骤后便能独立操作;e.实验报告的书写和批改。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很差5个评价等级,并就以上10个项目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调查表500份,回收问卷500份,回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90份,占全部回收答卷98%。经统计,涉及调查内容19项中,学生评价好的有6项,评价较好的有10项,评价一般的有3项。

1. 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临床医学150(30.62%)人,医学检验75(15.31%)人,预防医学50(10.21%)人,医学影像81(16.53%)人,口腔医学60(12.25%)人,麻醉医学和中药学74(15.11%)人,性别比例为男生(48.16%)人和女生(51.84%)人。

表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性别

 

临床

检验

预防

影像

口腔

其它

男性

女性

n

150

75

50

81

60

74

236

254

%

30.62

15.31

10.21

16.53

12.25

15.11

48.16

51.84

 

2. 对实验课的态度

学生对实验课的态度如表2所示。课程安排情况:有402人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占有效问卷的82.04%,仅有39人不太满意,占有效问卷的7.96%,49人不满意,占有效问卷的10.0%;仪器操作:有403人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占有效问卷的82.24%,有61人不太满意,占有效问卷的12.45%,26人不满意,占有效问卷的5.31%;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比例:有423人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占有效问卷的86.33%仅有31人不太满意,占有效问卷的6.33%,36人不满意,占有效问卷的7.35%;实验报告批改:有477人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占有效问卷的97.35%仅有13人不太满意,占有效问卷的2.65%,0人不满意,占有效问卷的0%。

表2 对实验课的态度(人数%)

评价项目

非常满意

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课程安排

82.04           0

7.96

10.0

严格仪器操作           77.55

4.69

12.45

5.31

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比例

83.67

2.65

6.33

7.35

实验报告批改

93.41

5.91

2.65

0

 

3. 对实验教学的观点

如表3所示,实验课是否有必要:489人选择是,占有效问卷的99.78%,1人选择否,占有效问卷的0.2%;教师讲解操作步骤后便能独立操作,481人选择是,占有效问卷的98.16%,9人选择否,占有效问卷的1.84%;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469人选择是,占有效问卷的95.71%,21人选择否,占有效问卷的4.29%;实验是否能培养创新和协作能力:490人选择是,占有效问卷的100%,0人选择否,占有效问卷的0%;提高学习能力,485人选择是,占有效问卷的98.98%,5人选择否,占有效问卷的1.02%;提高动手能力,490人选择是,占有效问卷的100%,0人选择否,占有效问卷的0%;实验是否能验证理论知识:490人选择是,占有效问卷的100%,0人选择否,占有效问卷的0%.

表3 对实验教学的观点(人数%)

评价项目

上实验课是否有必要

99.78           0.2

教师讲解操作步骤后便能独立操作

 98.16

1.84

增强创新及协作能力

100

0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95.71

4.29

提高学习能力

98.98

1.02

培养动手能力

100

0

验证理论知识

100

0

 

    从表2-3可以看出,学生对医学机能实验学Ⅰ教学的总体评价比较好,认为实验课是对理论课的有益补充,实验项目涉及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如能进一步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增加实验项目、增加实验设备和动物会增加学生接受锻炼的机会。教师授课认真,水平高,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教,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有403名学生认为教师实验前准备细致,试剂和器材准备充分,实验过程中损坏能得到及时更换;但是有时实验仪器所配备的附件性能不是很稳定,影响实验结果的记录;402名学生认为实验课十分重要能帮助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后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及时、细致,但认为课时略少;95%以上的学生认为实验课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另有部分学生反映一位辅导老师太少,课堂辅导不及时,应加强实验辅导。

三、讨论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校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教学Ⅰ质量较好,各项教学工作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带教老师在课堂辅导方面跟不上,离学生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实验场地和实验资源有限,一个实验室内实验组数及人数均很多,带教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实验中很难兼顾到每个组。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合理选择实验内容,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及解决的问题。

4. 建议和措施

针对本次调查所表现出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教师更合理的使用实验资源,减少每个实验教室的上课人数,增加学生操作机会。上课前精心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PBL教学法也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以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为主导,把实验课仅仅当作是验证、强化、巩固课堂理论的手段,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从接触实验的第一堂课起就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严密的科研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 任爱红, 胡咏梅, 胡志红, 等. 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 基础医学教育, 2011, 13(1): 47-49

[2] 向秋玲, 王淑珍, 余菁, 等. 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山大学医学教育课程教学的比较[J]. 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8): 1015-1018

[3] 宋峰, 贺忠梅, 王瑾, 等. 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探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 11(3): 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