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随想
【作者】 颜景霞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种。教学艺术就是受制于教师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艺术的个人才华的体现。课堂教学艺术实质上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技巧与他或她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倾向相结合的产物。教学艺术依教学性质,可分为课堂教学艺术和非课堂教学艺术。这里我们只讲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的种类很多,例如:课堂导入艺术、课堂幽默艺术,课堂启发艺术,课堂运筹艺术,课堂应变艺术,课堂形象艺术,课堂情绪艺术和课堂愉悦艺术等。下面就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艺术种类加以讨论。
一、课堂导入艺术
凡是优质的课堂教学都具有非常考究的开端设计和独特性,课堂教学一开始便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这堂课的核心话题。
例如:我在进行一年级拼音教学时,有这么一节课,一上课,我说:“今天这节语文课,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你们爱听故事吗?”一年级小学生一听要给讲故事,都来精神了,互相你看我,我看你,齐声说:“爱听!”私下里还偷偷地笑呢!我接着说:“好!我看谁坐得好听得认真,老师一会儿还奖励他红花呢!”我看小同学一个个坐得笔直,就开始讲《j q x和小ü交朋友》的故事。当我讲到小ü和j交朋友时,就学习j这个声母,并与ü练习拼读。待学生掌握后又继续讲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起来。就这样边讲故事边学习,学生感觉就是在听故事,但却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结尾时我问:j q x为什么和小ü交朋友,而不和大u交朋友呢?至此又对小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学生对j q x和ü相拼去掉两点记忆非常深刻。这种导入艺术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满足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里。课堂教学从始至终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显著。
此外,课堂导入艺术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问题导入,审题导入,妙语导入,练习导入等等,但不论哪一种导入方法,都要求简练,短小精悍,以尽快进入主题。
二、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
课堂上的偶发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教师不可能都预料到或防止它的发生。在偶发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它,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它,并灵活机智地处理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甚至获得比原来预期还要好的效果,这是一种高智慧的艺术。
三、课堂形象艺术
课堂形象艺术指巧妙地利用具有直观可感性的事物、图形、模型、模式等来描绘抽象知识的原型或者模样的课堂艺术操作。
课堂教学形象艺术主要有手势、体势形象、口语形象、板书形象、挂图形象、模型教具对象等。
口语形象是指用口头言语的语词语句和语气来描绘事物形象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例如: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分声母bdqpg的形体,我教给他们顺口溜“正6b,反6d,正9q,反9p,q字拐弯变ggg。这样经过一番口语形象的艺术操作,汉语拼音变得有趣又好学。在如教生字时,为了便于记忆,提高学习兴趣,我出字谜让学生们猜,如“高”,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没关门,小口里边藏。还有“心”,半个锅炒三豆,蹦了一个,跳了一个,锅里还剩一个。这些语词语句生动丰富,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了。
此外,还有手势形象、板书形象等。例如:识字课上,“闯”字形体难记,我就在黑板上画一扇门,一匹小马“闯”进门去,学生们看了很感兴趣,“闯”字也一下子记住了,这就是板书形象所起的作用。
课堂形象艺术是最直观的艺术,也是最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课堂操作艺术,所以被广泛应用。但也应该注意它的科学性、严肃性、逻辑性和教育性,否则将不能称之为艺术。
四、课堂情绪艺术
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以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
课堂教学活动虽然是一种理性活动,但它需要内心力量的激活和驱使。课堂上教师以充沛、高昂、蓬勃向上的情绪讲课,并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学生精神振奋、愉悦,如饥似渴地学习,必然提高学习效率。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跳、扔、拍、扫、端这一系列动词时,学生兴趣颇浓,有个别学生还偷偷地做动作,于是我就请他们到前边来演示一下,什么是跳,你跳一跳,之后我又让学生比较跳高、跳远的区别等,学生很乐意体验一下这些动作,并加深了对字意的理解。
五、灵活运用相关学科和教师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艺术。
?根据学生好动,喜欢画画的特点。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画画,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夕照》时,我另辟蹊径,利用“读文、想象、作画、评画、悟文”这一途径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将自己体会到的美丽的夕照画下来。在学生作画之前,我先引导学生根据时间的推移变化,梳理出课文重点介绍的几幅画面之后,学生神情振奋,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后来的读文理解,到作画悟情,再到析画赏美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
以谜促趣谜语生动,形象。在教学中若能根据特点,配合适当的猜谜教学,定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动物后写一篇文章,观察前可先出示几则动物的谜语,让学生猜。(1)扇子脚,扁扁嘴,跑得慢,会凫水(鸭子)(2)头戴双尖幅,身上穿棉袄,说话带鼻音,最爱吃青草(羊)当揭开谜语后,要求学生比较这些动物区别在哪里,这样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观察时既抓住一般动作。形态,又突出自身特点,写出的文章具体生动。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不仅仅具有使教学顺利进行的实用价值,而且因其创造性和令人愉悦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教师掌握和课堂教学技术所应追求的最佳教学。
课堂教学艺术的种类很多,例如:课堂导入艺术、课堂幽默艺术,课堂启发艺术,课堂运筹艺术,课堂应变艺术,课堂形象艺术,课堂情绪艺术和课堂愉悦艺术等。下面就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艺术种类加以讨论。
一、课堂导入艺术
凡是优质的课堂教学都具有非常考究的开端设计和独特性,课堂教学一开始便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这堂课的核心话题。
例如:我在进行一年级拼音教学时,有这么一节课,一上课,我说:“今天这节语文课,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你们爱听故事吗?”一年级小学生一听要给讲故事,都来精神了,互相你看我,我看你,齐声说:“爱听!”私下里还偷偷地笑呢!我接着说:“好!我看谁坐得好听得认真,老师一会儿还奖励他红花呢!”我看小同学一个个坐得笔直,就开始讲《j q x和小ü交朋友》的故事。当我讲到小ü和j交朋友时,就学习j这个声母,并与ü练习拼读。待学生掌握后又继续讲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起来。就这样边讲故事边学习,学生感觉就是在听故事,但却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结尾时我问:j q x为什么和小ü交朋友,而不和大u交朋友呢?至此又对小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学生对j q x和ü相拼去掉两点记忆非常深刻。这种导入艺术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满足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里。课堂教学从始至终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显著。
此外,课堂导入艺术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问题导入,审题导入,妙语导入,练习导入等等,但不论哪一种导入方法,都要求简练,短小精悍,以尽快进入主题。
二、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
课堂上的偶发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教师不可能都预料到或防止它的发生。在偶发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它,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它,并灵活机智地处理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甚至获得比原来预期还要好的效果,这是一种高智慧的艺术。
三、课堂形象艺术
课堂形象艺术指巧妙地利用具有直观可感性的事物、图形、模型、模式等来描绘抽象知识的原型或者模样的课堂艺术操作。
课堂教学形象艺术主要有手势、体势形象、口语形象、板书形象、挂图形象、模型教具对象等。
口语形象是指用口头言语的语词语句和语气来描绘事物形象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例如: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分声母bdqpg的形体,我教给他们顺口溜“正6b,反6d,正9q,反9p,q字拐弯变ggg。这样经过一番口语形象的艺术操作,汉语拼音变得有趣又好学。在如教生字时,为了便于记忆,提高学习兴趣,我出字谜让学生们猜,如“高”,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没关门,小口里边藏。还有“心”,半个锅炒三豆,蹦了一个,跳了一个,锅里还剩一个。这些语词语句生动丰富,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了。
此外,还有手势形象、板书形象等。例如:识字课上,“闯”字形体难记,我就在黑板上画一扇门,一匹小马“闯”进门去,学生们看了很感兴趣,“闯”字也一下子记住了,这就是板书形象所起的作用。
课堂形象艺术是最直观的艺术,也是最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课堂操作艺术,所以被广泛应用。但也应该注意它的科学性、严肃性、逻辑性和教育性,否则将不能称之为艺术。
四、课堂情绪艺术
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以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
课堂教学活动虽然是一种理性活动,但它需要内心力量的激活和驱使。课堂上教师以充沛、高昂、蓬勃向上的情绪讲课,并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学生精神振奋、愉悦,如饥似渴地学习,必然提高学习效率。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跳、扔、拍、扫、端这一系列动词时,学生兴趣颇浓,有个别学生还偷偷地做动作,于是我就请他们到前边来演示一下,什么是跳,你跳一跳,之后我又让学生比较跳高、跳远的区别等,学生很乐意体验一下这些动作,并加深了对字意的理解。
五、灵活运用相关学科和教师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艺术。
?根据学生好动,喜欢画画的特点。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画画,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夕照》时,我另辟蹊径,利用“读文、想象、作画、评画、悟文”这一途径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将自己体会到的美丽的夕照画下来。在学生作画之前,我先引导学生根据时间的推移变化,梳理出课文重点介绍的几幅画面之后,学生神情振奋,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后来的读文理解,到作画悟情,再到析画赏美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
以谜促趣谜语生动,形象。在教学中若能根据特点,配合适当的猜谜教学,定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动物后写一篇文章,观察前可先出示几则动物的谜语,让学生猜。(1)扇子脚,扁扁嘴,跑得慢,会凫水(鸭子)(2)头戴双尖幅,身上穿棉袄,说话带鼻音,最爱吃青草(羊)当揭开谜语后,要求学生比较这些动物区别在哪里,这样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观察时既抓住一般动作。形态,又突出自身特点,写出的文章具体生动。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不仅仅具有使教学顺利进行的实用价值,而且因其创造性和令人愉悦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教师掌握和课堂教学技术所应追求的最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