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作者】 王艳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建设路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著名的教育活动家、教育演讲家欧阳维建对后进生赏识的定义为:泛指在某方面暂时落后,但有进步潜力的学生。这说明后进生是一个班级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班级中就像一朵朵迟开的花朵。他们也有花期,只是比大多数迟了一步而已。倘若我们老师能细心指导,倍加呵护,这些苗苗照样也会开出艳丽的花儿来。回顾20年的班主任工作,每带一次新班,总会有一部分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不同方面的“后进生”。在工作中我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认真分析研究,寻找突破点,在家长和任课教师的紧密配合下,走出了一条“后进生转化”的之路,成功的将班级中一批“后进生”转化为热爱班级、认真学习的学生。
一: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教育好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首先要充分了解他的一切: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等。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的原因大致可以这么归类:1,智商确实低下的,属于真差生。2,智商正常,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低下的,属于假后进生。对于前者,只要引导其尽量学,不能强制其结果,但是要保证他不学坏,能听话就好。对于后者,功夫可要多花好几倍。教师首先要端正其态度,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可采取家访,家校联系,课余补课等方法,辅导其进步。如果是厌学的学生,要多做做家长工作,请家长多配合,并与老师一起查出厌学的原因。也可以让学生给老师写写心里话,这可以通过写日记或者班队会的时候说出来,老师也可视情况做做调整。还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可借助多媒体或者师生互动,贴贴纸,小红旗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只有像这样在全面了解学生后进原因的基础上,再研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有良好的转化效果。
二:寻找闪光点。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发扬光大,以此作为转化的“起步点”。曾教过一位叫张强的孩子:他学习成绩差,经常欺负小同学,行为习惯也不好。但喜欢唱歌,好表现。针对他的特点,我在接到这个班的第一次班队活动中让他的歌喉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带领同学给予了真诚的掌声。我明显的感到了他对老师的感谢。然后私下谈心的时候鼓励他、和他约定在遵守学校纪律的前提下,可以提拔他担任文娱委员的工作,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和老师亲近了,很多的坏习惯都改了过了,学习也努力多了。
三:为后进生保留自尊。多鼓励,少批评。
人们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忠言”为什么不能“顺耳”呢?社会学家认为: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得动力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应该得到保护。如果学生做错了事情,或者学习成绩太差,都不宜在公开场合批评,应防止学生失去自尊。导致破罐子破摔。在批评的时候还要注意说话的分寸。使他们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找到改正的方向。
四:善于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帮助后进生植入自信。
班主任评语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如果将学生分为“好”与“差”,无形中使好学生更好,差生更差。为此,我在工作中尝试将传统的操行评定改为正面引导的赏识性评语,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信,受到激励。写评语的时间不必局限于期末,也不必拘泥于“学生报告册”,可以灵活掌握。如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有意在批改完之后加上一两句饱含感情的评语:“你真棒!”“加油!”“你进步了!”“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你是好样的!”等等。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促进。特别是后进生,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
五:家校联系,不离不弃。
个别辅导差生,不要急于一时。也不要轻言某个学生“朽木难雕”“无药可救”。“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的有点过分,却也有几分真实。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工程,一点一滴地积累,一点一滴地进步,都非易事。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水滴也会石穿。后进生的形成往往也有家庭的原因,所以在后进生的转化中要善于借力于家长。曾教过这么一个学生,平时贪玩,捣蛋,爱撒谎,毛病很多,教过的老师没有一个不摇头诉苦的,家长却非常宠爱。我没有放弃他,一整个学期,差不多一星期就去家访一次。一开始,家长有些排斥,以为我是来告状的,学生更是厌恶。可我每次去都要夸一夸他们的宝贝最近哪里又进步了,在学校哪次作业完成得不错,从来都没有直接批评告状过。说得家长喜笑颜开,并很虚心地听我给他们提的一点小建议,配合学校老师的要求。孩子生活习惯变好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孩子甩掉了4年不及格的包袱。
六:引导后进生学会自我教育。
“教是为了不教”,转化后进生的成败要看他们能否真正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学会从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并能善于自我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引导后进生学会自我教育,他们的自制力是转化后进生的根本。
因为后进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累,所以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转化后进生是对我们耐心和责任心的考验。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用智慧的大脑来工作。一定会看到所有的花苗都开出艳丽的花朵。
一: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教育好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首先要充分了解他的一切: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等。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的原因大致可以这么归类:1,智商确实低下的,属于真差生。2,智商正常,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低下的,属于假后进生。对于前者,只要引导其尽量学,不能强制其结果,但是要保证他不学坏,能听话就好。对于后者,功夫可要多花好几倍。教师首先要端正其态度,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可采取家访,家校联系,课余补课等方法,辅导其进步。如果是厌学的学生,要多做做家长工作,请家长多配合,并与老师一起查出厌学的原因。也可以让学生给老师写写心里话,这可以通过写日记或者班队会的时候说出来,老师也可视情况做做调整。还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可借助多媒体或者师生互动,贴贴纸,小红旗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只有像这样在全面了解学生后进原因的基础上,再研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有良好的转化效果。
二:寻找闪光点。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发扬光大,以此作为转化的“起步点”。曾教过一位叫张强的孩子:他学习成绩差,经常欺负小同学,行为习惯也不好。但喜欢唱歌,好表现。针对他的特点,我在接到这个班的第一次班队活动中让他的歌喉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带领同学给予了真诚的掌声。我明显的感到了他对老师的感谢。然后私下谈心的时候鼓励他、和他约定在遵守学校纪律的前提下,可以提拔他担任文娱委员的工作,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和老师亲近了,很多的坏习惯都改了过了,学习也努力多了。
三:为后进生保留自尊。多鼓励,少批评。
人们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忠言”为什么不能“顺耳”呢?社会学家认为: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得动力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应该得到保护。如果学生做错了事情,或者学习成绩太差,都不宜在公开场合批评,应防止学生失去自尊。导致破罐子破摔。在批评的时候还要注意说话的分寸。使他们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找到改正的方向。
四:善于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帮助后进生植入自信。
班主任评语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如果将学生分为“好”与“差”,无形中使好学生更好,差生更差。为此,我在工作中尝试将传统的操行评定改为正面引导的赏识性评语,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信,受到激励。写评语的时间不必局限于期末,也不必拘泥于“学生报告册”,可以灵活掌握。如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有意在批改完之后加上一两句饱含感情的评语:“你真棒!”“加油!”“你进步了!”“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你是好样的!”等等。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促进。特别是后进生,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
五:家校联系,不离不弃。
个别辅导差生,不要急于一时。也不要轻言某个学生“朽木难雕”“无药可救”。“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的有点过分,却也有几分真实。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工程,一点一滴地积累,一点一滴地进步,都非易事。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水滴也会石穿。后进生的形成往往也有家庭的原因,所以在后进生的转化中要善于借力于家长。曾教过这么一个学生,平时贪玩,捣蛋,爱撒谎,毛病很多,教过的老师没有一个不摇头诉苦的,家长却非常宠爱。我没有放弃他,一整个学期,差不多一星期就去家访一次。一开始,家长有些排斥,以为我是来告状的,学生更是厌恶。可我每次去都要夸一夸他们的宝贝最近哪里又进步了,在学校哪次作业完成得不错,从来都没有直接批评告状过。说得家长喜笑颜开,并很虚心地听我给他们提的一点小建议,配合学校老师的要求。孩子生活习惯变好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孩子甩掉了4年不及格的包袱。
六:引导后进生学会自我教育。
“教是为了不教”,转化后进生的成败要看他们能否真正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学会从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并能善于自我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引导后进生学会自我教育,他们的自制力是转化后进生的根本。
因为后进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累,所以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转化后进生是对我们耐心和责任心的考验。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用智慧的大脑来工作。一定会看到所有的花苗都开出艳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