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作者】 狄成堂 李世杰 富金凤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二道湾镇中心小学

【摘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百米跑成绩虽然有所突破,但仍然存在诸多的困扰因素和各方面的问题,要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一定要加大体能训练的重视力度,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和灵活性。本文通过对我国百米跑项目体能训练存在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百米跑;体能训练;对策
【正文】建国以来,经过广大教练员、运动员与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我国男子百米跑运动水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与世界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基础项目而百米跑又是短跑项目中的代表性项目,我认为只有提高百米跑运动水平,才能有效提高我国短跑项目的整体竞技水平。下面探讨一下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 存在的问题
1.对体能训练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由于我国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与指导思想存有偏差,他们认为技术的好坏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唯一因素,从而淡化了平时的体能训练、心理训练及训练作风等因素。百米跑训练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在训练内容安排上是凭教练的主要经验,缺乏应有的科学依据。这种偏重技术而忽视体能的训练指导思想不利于提高百米跑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运动员,不加强现代百米跑高体能要求新观念的灌输,那么必将会影响其日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体能训练时间相对减少
  在训练时间安排方面,体能训练时数比重偏低,训练课中体能训练内容选择、时数安排方面明显地存在重技术轻体能的倾向。随着我国技术训练条件的不断改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改变,其中用于技术训练时间相应有所增多,而体能训练的时间就在相对减少。
3.缺少针对性强、效率高、满足实战要求的专门训练手段
  现代百米跑高强度的竞争对运动员从身体到心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运动员承受高强度大负荷的能力、连续参赛能力与抗疲劳能力在现代百米跑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体能则是运动员对付上述现象的生物学素质。目前我国男子百米跑高水平运动员在体能方面的训练,从内容到方法与手段都缺少针对性强、效率高、满足实战要求的训练手段,从而导致我国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现代百米跑竞争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我国传统力晕训练中常采用的大重量,慢速度的杠铃深蹲练习,不应作为百米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练习手段。根据现代短跑技术发展的要求,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必须重视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力量和以掌趾与踝关节为主的退让与超等长力量。同时,我国国家田径队短跑国家级教练余维力也指出:所有的杠铃力量练习只能视为一种基础,绝不能与专项成绩直接挂钩,因为它在动作结构、形式和用力特点上与短跑技术毫无相关,同时在供能特点方面也相去甚远!此外,跑、跳项目的运动形式都是单腿支撑的相互过渡,都是从一条腿过渡到另一条腿,但运动实践中的很多力量练习(如负重深蹲、半蹲、坐蹲、半蹲跳、腿屈伸等)却都是以双腿支撑进行的。这与跑、跳单腿发力的运动形式不太符合,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专项力量练习不符合专项运动需要的做法,强化以单腿发力过渡转移的作用,以利于提高百米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水平。
4.体能训练缺乏科学的指导
  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缺乏系统科学的指导,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都很大。有时训练时间不少,运动员练得也很累,但训练的效率却很低。究其原因,就是缺少科学的指导。各运动队都没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的体能专业人才;而体能训练的组织实施者教练员们大都缺少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训练学知识,不能够有效在训练学原则的指导下科学制订体能训练计划和组织实施体能训练,最终造成体能训练的效率上不去。许多教练员基本上还是按照做运动员时“教练怎么教我,我就怎么教运动员”的一贯做法。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简单的重复,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二、解决方案
1.努力实现体能训练科学化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体能训练的思想。现代百米跑高强度高技术条件下的特点决定现代百米跑运动员培养模式是以良好先天条件为物质基础的高体能、高技能与高智能紧密结合的有机体。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是决定其技能水平能否充分发挥出来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次,要积极探索新的、针对性强、贴近实战要求的体能训练内容。体能训练应在一般的身体训练和常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大力开展一些针对性强、训练效率高、贴近实战要求的训练内容,尤其是运动员对不同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等综合体能。第三,要制订详尽的训练计划,增加训练内容的科技含量。体能训练的安排,小到每堂课的组织实施,甚至训练前的准备活动、训练后的恢复放松都应做出明确规定。这样可减少体能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训练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保证训练的科学性,提高训练效率。第四,要大力培养优秀的体能专业人才。目前运动队体能训练现状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运动队缺少优秀的体能专业人才。体育学院应肩负着为运动队培养优秀体能专业人才的重任,应使培养的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科学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具有创新意识,以适应科学训练的要求。 
2.通过比赛来提高百米跑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和综合体能
  比赛实质上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训练,通过比赛可以有效地提高了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的强度,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强度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训练中负荷强度的提高,使训练与比赛活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赛练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同时可以促进运动员综合体能的提高。
3.提高教练员的体能理论水平和执教能力
  国内外运动实践证明:只有高水平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当前我国男子短跑的教练员,大多数是优秀运动员退役下来的,年龄普遍偏大,虽然他们有多年的训练实践,突出的专项技术和参加重大比赛的丰富经验,但训练学理论基础知识较薄弱。经过近些年的岗位培训,我国教练员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有些方面仍显不够。主要表现在开拓创新与吸收消化世界先进的短跑理论与技术的能力不强。因此,我们需要培养一批高学历、能力强、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年富力强的教练充实我国短跑教练队伍。
  
  
  
  
  
参考文献
[1]袁运平.我国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指标的筛选与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第18卷第4期:54一58
[2]李波.从供能角度谈百米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第27卷增刊:291一292
[3]刘武.我国田径径赛项目体能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M]云南师范大学2006
[4]袁运平.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主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2002
[5]袁运平.我国男子百米跑一级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价与诊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