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物理学史在初中教学中的教育功能

【作者】 何琼

【机构】 四川省德昌县乐跃九年制学校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很少想到在教学中穿插物理学史。本文通过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物理学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史;新课程改革
【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创新意识及培养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已成为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迫切需求。然而,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很多年,但是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大多数老师仍然在穿新鞋走老路。
   一、在初中教学中穿插物理学史的必要性
   1.可以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优越性
   许多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给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物理知识进行解题、考试就已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认为在课堂中讲述历史内容浪费时间,没有必要,所以教师往往按照课本的知识内容设计出讲授知识的框架,从几个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数学演绎的手段,逻辑推演出各个具体的概念、定理和规律。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学生缩短认知的过程,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中,真正的认知过程中的历史被抹平了,“物理学家们曲折顽强,激动人心的创造过程常常被物理学理论严密精美的逻辑体系的面纱遮盖起来,学生只能通过具体的物理学定律或公式前面所冠的科学家的名字,模糊的窥视到一点历史的端倪。”[1]。这种做法很容易使学生对科学创造产生一种神秘感和距离感,把科学家视为具有“超人智慧”的圣哲,把科学研究和科学创造看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并失去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泯灭了学生的创造天赋,给以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 J· B·Conant(美国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在20世纪50年代初倡导把科学史引入科学教育以来,物理学史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教学领域,都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先生曾言:“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这块宝地很值得我们去开垦,这些精神财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它包含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莱斯特指出:“科学发现,无论巨细,几乎从来就不是个人自发做出的独到贡献,即使那些最革命的理论也都是长期缓慢演化的结果。一些基本思想产生于各个不同地方,逐渐经过合并、修改和补充,最后公布于众,仿佛成了一种新的概念”。基于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回顾历史能得到有益的启示,然而在我们对科学的发现作历史考察时,常常限于篇幅仅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的贡献或重要领域的发展作简约的叙述,即使这样我们也不应忘记莱斯特的上述基本观点。正全面铺开的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观思想,这些都为在中学加强物理史、科技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性的要求。
   2.对三维目标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
   最直接引发教师对物理学史教育关注的应该是三维教学目标第三目标的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物理学史无疑可以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之前也许有些教师曾略微使用过,今后,她的魅力将进一步的被发掘。
   二、物理学史在初中教学中的教育功能
   正因为以上种种考虑,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物理学史穿插到日常教学当中去,当然不是生搬硬套的,而是随着教学的正常进行,涉及到了,就顺其自然的讲解相关历史,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笔者的浅显分析与思考,发现物理学史在初中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具体总结如下,以与大家共勉。
   1.物理学史的引入可激发学生尝试进行科学探究与实践的兴趣 ?
   新课程改革重视科学探究,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的欧姆定律教学时,涉及到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笔者除了介绍他的求学经历和得到欧姆定律的过程,又加入了有关德国科学家在那个年代有诸多出色的研究,并提到大家熟知的伟大的科学天才爱因斯坦,讲述了他在“非常时期”是怎样被祖国抛弃、迫害,而只能在自由、包容的美国进行物理科学的尖端研究,也由此带走了一批优秀的德国犹太科学家,成就了美国,使他们的科学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讲述过程中学生就显示了极大地热情和兴趣,都活跃地讨论着,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由此迫使学生急于了解和那些历史有关的人和事,并对物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更能深刻体会到学好一门知识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需要你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还要克服各种困难,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物理教学中穿插物理学史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包括物理定律、定理、原理、法则、公式等)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好物理规律,应使其对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把物理学史知识渗透到物理教学之中。这是由于物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是具有连续性的,后人的研究工作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的,重要的物理规律都是经历了艰难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让学生了解这些规律的发现过程,会对学生学习物理规律、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产生重大的影响。?
   总之,物理学的发展史,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史,在物理教学中穿插物理史知识,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理规律,还能从中学到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大量的引入物理学史,发挥它强大的积极作用,让更多的孩子喜欢物理,爱学物理,让科学和科学家离我们更近些。?
   参考文献:
   [1]仲扣庄,物理学史教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