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作者】 李祥民

【机构】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明村镇明村中学

【摘要】   在“以人为本”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纽带,它可以能动地调动师生的多种潜能,促进师生间的教学合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不可能使人全面发展。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的特殊教育功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21世纪的人才工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正文】

我们知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所教学科的空间进行“育人”,这是为师者不可回避,并且值得深思的问题。不同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的“育人”要求和“育人”时机各有千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育人”,具体地说,如何让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催化作用。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应引起重视。

一、教师要有情感

老师的积极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具有吸引力作用。这种吸引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上。兴趣就是认识需要的情感表现,是对学习所抱的积极态度,是学习的内动力。《学记》中所提出的“疾其师而隐其学”(即讨厌老师而不学习该老师传授的东西)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反复证明。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若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近,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并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境界。 也就是说教师的言辞举止必须赋有情感性。一个教师好的言辞和举止,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对所教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一个教师不好的言辞和举止会引起学生对教师及所教学科的厌恶。因此要求教师言辞举止大方,对学生态度和蔼,与学生真正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二、针对数学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史辉煌灿烂,数学家灿若群星,数学故事生动有趣,数学思想博大精深……,这都是数学的宝贵资源,对学生有很强吸引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操。同时向学生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只是在近代落伍了,激发学生学好数学,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讲述祖冲之、杨辉、刘徽等数学家的事迹,感召学生,刻苦学习,勇于探索。同时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情感。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一些不俗之处和闪光点,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进行赞赏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师生间也得到一次心灵的交流。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发现,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极小的进步,也应及时予以肯定,激其奋发向上。 

  将数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一名好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能只考虑认知过程,同时还要考虑情感过程,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于选择恰当的方法,把理论变成人们活生生的思想和情感,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投入智慧,投入情趣,把数学课上得波澜起伏、妙趣横生,使数学课产生巨大的学习感召力、科学感应力和道德感染力。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

三、教师备课要有全局性

数学新教材的教学实施对一个教师的素质要求更加全面。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大纲,而且还要备学生,应把教材中数学情境与数学“双基”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情感教育的因素,使学生从教学中轻松地感悟到“双基”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激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情感。

    四、构造适宜环境,给情感教育留有丰富的空间

情感教育的素材需要老师去创设,适宜环境需要老师去构造,运用时机需要老师去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自然熔入数学教学中,真正发挥对数学教学的催化作用。如:在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中,由于学生粗心大意,经常出现运算上的失误和“—”号的遗漏。为让学生有效地纠正错误。笔者巧妙地穿插了情感教育的素材,把前苏联和美国飞越太空的失败的原因与我国“神六”、“神七”成功飞越形成故事化。从中既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才能取得成功,又让学生增强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爱国热情。通过这种情感教育,不仅使学生在运算时失误和遗漏逐步减少了,而且还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铺垫师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基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失败,不仅受着认识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着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教学的一切环节中,它悄悄地微妙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马克思就曾经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势的情感在升华。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

    六、更多的关爱后进生

  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多次的失败中,心理是脆弱的,失败的阴影困绕着他们,使其丧失了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首先要投入更多的感情,引导、帮助他们逐渐恢复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让优秀学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在学习上帮助后进生,形成团结互助,和睦友爱的情感气氛,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此外,指导学习方法,了解学习状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我们数学教学起着事半功倍地效果。无论是一个巧妙的比喻,还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一个恰当的幽默都可使学生回味无穷,从而增强数学教学艺术的感染力。正如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说的一样:“知识只有插上了情感的翅膀,才会富有趣味性的幽默与魅力”。因此,我们要使以后的数学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贴近新课程的标准,努力探索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益,通过情感教育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21世纪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