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农村数学教师队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 胡铮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实验学校
【摘要】 农村数学教师是农村教育的中流砥柱,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骨干力量。本文针对我县农村数学教师现状分析,在指出问题时,也提出科学建议。【关键词】农村数学教师 现状 发展对策
农村数学教师是农村教育的中流砥柱,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骨干力量。近年来,由于受到“进城热”和“拜金主义”思潮影响,个别教师思想动摇,出现了不稳定因素,是否还能挑起振兴农村教育、促进教育深化改革的发展重任呢?我们带着这一沉重思考,对全县农村数学教师队伍现状作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研究,成立了专项课题,在大量现象分析中,我们对此提出了发展对策。
一、农村数学教师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一年的调查走访,我们对全县农村数学教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大量问卷分析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数量不断减少。随着城乡环境差距加大,教师流动更加频繁,每年大量年富力强教师涌入城市学校,导致乡村教师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而且在师资结构上也不合理。由于教师缺编,一些原从事语文等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也不得不转岗担任数学教学。除了数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外,年龄结构也出现了断层现象,在留的大多四、五十岁,离退不远,而年轻教师由于条件因素不愿来,一个学校30岁以下教师仅占30%左右,没有新鲜血液,教师整体缺乏活力。
(二)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量与时俱减。我们知道,成功教学不仅需要学科专业知识,还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相关实践知识。三个方面的知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的知识都不能真正胜任教学工作。但从调查显示,我们很多教师数学知识随着年龄增大而与时俱减,越接近退休年龄,知识水平就越接近所教学生水平。在教育科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方面,由于平时没有认真研究和借鉴学习,不注重专业发展,很多教师年龄越大,教学方法越死板,课堂“满堂灌”现象越严重。
(三)压力越来越大,其他杂务越来越多。教师的压力不仅来自工作,也来自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杂务。前些年,很多学校的数学课程,一个班由一个教师担任,在发生“进城热”后,一个教师要担任两个甚至三个班的数学教学。不仅工作担子加大,而且每年评优晋级的考核,也让教数学的科任教师感到“吃亏不小”,由于评价体制的不完善,教多班的往往因效果不明显而受到排挤,工作量的待遇也往往不及在分数上多一分的优势。除了这些因素外,现在县级、乡镇各个单位、部门都向学校“发号施令”,要求学校做无数似曾相关的资料,每个仅重于泰山的安全资料就让教师喘不过气来。
(四)业务能力明显不足,离素质教育要求相去甚远。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我们除了具备专业的语文学科知识外,还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等。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75%左右的教师安于现状,不爱学习;有34%的教师不思进取,愿“吃老本”;有86%的教师教学离不开教学参考书,表现出依赖性。这样的现状,远不能达到新课改要求,更不能创新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知道,语文要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如果作为引领的教师也墨守成规,常年授课一套模式,方法单一,程式化倾向严重,那我们的教育对象又会什么发展呢?所以,我们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应迫在眉睫。
(五)缺乏专业培训,校本教研名不符实。由于多方面原因,很多数学教师两三年都没有得到专业培训,特别是一些年长教师,看不到教学归属,没有成功感,学校不安排去培训,自己也没有自学成长的意识和动力,久而久之形成的教学惰性越来越严重,导致恶性循环。教师不仅没有外出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在校本教研中也是“吊儿郎当”,学校认为教师能在这么差的环境里“坚守”就已经不错了,何必要严格要求?殊不知,这是对教师成长的致命伤害,很多教师的不成长或不上进,是与学校教师培养观念是分不开的。
二、农村数学教师的发展策略
要改我县目前农村数学教师队伍现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加快农村教育步伐,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必须创新机制,从政策、学校、教师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着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一)加大政策保障和鼓励机制建设。教师专业成长,不仅需要外在激励因素,即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的某些政策保障和鼓励机制,同时也应有内在需求的原动力。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教师专业成长政策,成立专业培训机构,按比例适当给予一些农村学校参加专业活动如在职培训的教师经费补助。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工作作为各自任期内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并强化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对在教学科研上有突出成就者,在学习、进修、奖金等方面有实质性倾斜,以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发展。
(二)加大同伴互助力度,落实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由学校发起和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教师不必脱离工作岗位,就在学情相近、同伴互助中接受全面培训,比较切合农村教师地域分布广、交通不便、经费短缺、工学矛盾较大等实际情况,因而它可成为一种与校外培训优势互补的培训模式,相对于其他培训,更有利于教师成长。另外,加强校际联动教研也是不错选择,近年来受到乡村学校青睐,因为现行农村学校规模小,教师比较少,资源配置不全,开展这样横向合作的教研,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并为教师之间提供相互观摩、交流、切磋的机会,起到共享优秀师资资源。
(三)加大终身学习理念宣传,更新教师现代教育观念 。学无止境,面对日新月异科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对于教师成长更具有现实意义。“终身教育是对传统学校制度的根本改革,它是实现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但绝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学校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能适应素质教育需求,更应该也必须用终身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坚持终身学习,不仅要加强数学专业知识学习,还要不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从能力上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才能行为师范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才能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四)充实教师队伍,减少杂务性工作。虽然生源逐渐减少,班额减小,但我们教师在教学科目上还是大体不变,还是需要那么多教师。针对数学教师数量骤减现象,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解决教师缺岗缺编问题,有三个法子可以思考:一是尽量招聘一批年青大学生到农村教师队伍中来,充实数学岗位;二是加强学校布局调整,让“袖珍班级”壮大,抽出师资解决其他数学教学缺岗问题。三是减少杂务性工作,有的学校为了应付上面检查,安排专门人员备资料。如果减少杂务性工作,就可让这批人员回岗执教,增加数学教学人员。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李琼,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专长:对教师职业知识特点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1.7。
【2】王春晖,中外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差异的调查与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7。
【3】辛涛,小学数学教师职业知识的结构与内在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