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者】 唐仕武 杨素玲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教育特点是在于平等、民主,活跃的和朝气蓬勃的,它不是靠压制、奴役学生的个性而实施教育。那么,应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民主、平等”的原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抹杀学生的个性,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在现代社会,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因此,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
  其次,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等弊病的影响下,强调学校的升学率,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生的校园生活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学生沦落为考试的机器人,学生的个性与爱好被残酷抹杀,从而导致学生的个性走向叛逆,与家长、教师的教育唱反调;在另一方面,升学率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对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无论社会、家长、学校都给予老师极大的压力,“升学率”的高低与教师的评先进、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息息相关,教师如果完成不了上级部门下达的“升学率”指标,就可能保不了“饭碗”,于是“升学率”成了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我不想学”,但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对学生只能“要你学”,于是出现了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的不和谐关系。
  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曾经谈到:“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文明;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无论你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应深入学生,融入班级中去,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增加与学生们相处的机会,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另一面,从而形成一种信任、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
  总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对话交流,实现知识同步,思维共鸣,感情共鸣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