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初探

【作者】 刘鹏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碾子峪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作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分阶段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怎样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进而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终身受用,这无疑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学当导游,复述对话课文。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赋予我们更重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阅读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寻找语言训练的最佳结合点,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锤炼语言,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训练学生的思维,指导有条理地表达,为学生口语交际、表达打好语言的基础。 
  《游天然动物园》课后有一道练习,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我把它和本单元练习中的口语交际“请你当导游”进行整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完课文我对学生宣布:今天,开展一次“最佳导游”评比活动,大家自由报名当导游,带领全班同学游览米库米天然动物园,解说时尽量用上文中的词句,欢迎自由发挥,其他同学当游客,评论导游解说情况,并评选出“最佳导游”。我先是让学生在小组内活动,然后推荐本小组的最佳导游,在讲台前向全班同学交流。(生1):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导游明明,欢迎你们来到米库米动物园游览,现在来到的是长颈鹿活动区,你们看长颈鹿亭亭玉立,在树底下恍若一幅风景画……(生2):大家好,我是导游杰克,欢迎你们的到来,接下来由我带大家游览,你们看那一只只基马猴可顽皮了……接着学生用上文中写基马猴的语句。每一位导游说完我都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有评价学生普通话是否准确,态度是否大方,语言是否亲切、说得有理有据的,再进行解说时其他导游就能取长补短了,就解说的更好。 
  阅读教学中的复述练习整合在全面理解文本,回归整体后进行,是一种以巩固提高为目的的练习。让学生当导游,是复述课文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可以凭借文本,又可以超越文本,允许中间对文本进行前后顺序的调整,可以增加人物的对话,插入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具体。 
  此外,如《烟台的海》、《黄果树瀑布》等游记类课文都可以开展我“当小导游“活动。 
  二、扮演角色,感受交际对话。 
  如苏教版十一册《负荆请罪》,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排演课本剧,确定导演,演员,演员和观众,学生兴趣盎然,表现欲十分强烈,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学生就记住了台词,凭自己的理解,他们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我是这样设计: 
  1.读文感悟理解。 
  2.表演体会。 
   (1)小组分角色表演。注意:廉将军负荆请罪时会说什么?他说话时怎样的态度、语气才能表达出他那种惭愧的心情?看到这情景,蔺上卿呢?(语气、情感、态度都是口语交际训练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2)指名上台演一演。 
   (3)师生共评,规范语言、行为、态度。 
   (4)小结:多么感人的一幕呀!“将”是那样的诚恳、坦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始终。它是阅读课上交流信息、表达情感、探究问题、提示规律、发展思维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同时“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对学生语言的规范,听说的态度以及说话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我抓住“负荆请罪”这个课题,  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领悟字里行间深刻的内涵,恰到好处地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从而帮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字词,体验情感,使学生体会到说话或写文章时斟词酌句的重要性,从而强化锤炼语言的意识。 
  此外,像一些故事情节强、人物语言丰富的课文都可以让学生改编课本剧、排练课本剧、表演课本剧,让学生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并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形象。 
  三、引入争辩,领悟文本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我善于捕捉口语交际的最佳训练点,使阅读课上的口语交际既符合阅读教学的特点,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把苏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的“小小辩论会”引入到阅读课教学中,进行有机整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在矛盾冲突处我设计了这样的辩论:彭德怀与饲养员以及战士们关于对大黑骡子“杀”与“不杀”产生了分歧,你们怎样认为?老师给大家五分钟的准备,从文中的语句中找出依据。你也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看法。(生自学课文,思考,讨论) 
  师:好,时间到。同意彭德怀“杀”大黑骡子的坐在左边(称正方),同意战士和饲养员认为“不杀”的坐右边(称反方),我们来争辩一番。等会儿,在辩论过程中,如果你觉得被对方说服,可以改变自己的选择,变动座位。(学生迅速分坐两边)。 
  这一节课把辩论的活动引入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要说服对方必须要认真看书,积极思考,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的空间,使得学生能够在激烈的辩论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在面红耳赤争论中舒展自己的个性。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提升了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从而领悟到课文的人文内涵。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园地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片广阔而肥沃的土壤。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费时之多,师生间口头交流的频率之高,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这片土壤去培养学生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其效果至少不会亚于开出几节专门的口语交际课。
  当然,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有别于口语交际课,不同于生活中的口语交际,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必须两者兼顾,辩证处理。将口语交际教学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机地进行整合,只要整合得科学、合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便会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