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英语教学目标科学预设浅谈

【作者】 朱代林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天平小学校

【摘要】英语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预设,不仅涉及到教学如何开展、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问题,还影响到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目标 科学预设 方法
【正文】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认知、技能、情感等提升变化的程度,也是教师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新课标中,主要包括三大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何科学合理地将它们变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教学如何开展、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问题,还影响到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的问题。然而,笔者在走访观察中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预设上存有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不全、目标概念不清、目标表述模糊、目标定位不当等,严重影响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我们有必须静下心来探讨教学目标进行科学预设的问题。
  一、目标制定应依据课程总目标
  新课标是英语教学的准绳,是课堂出发的依据。而教材就是新课标精神的“化身”。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从新课标入手,在领会精神前提下组织开展。同样,教学目标的预设也应以新课标的总目标为依据,在总目标指引下确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所有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都要以此为指导。只有把握了总体方向,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目标制定应体现新课改精神
  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简称“三维目标”。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突出表现在它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了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这三个维度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一方面,三个维度和谐统一,缺一不可;另一方面,三个维度互为促进,不能分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除了本课的知识目标外,还应充分挖掘其文化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主题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例如教学《Asking about ownership》中可这样预设:①在试读和听读的基础上,朗读并记忆 yours, mine, hers, his, put on;②小组合作会话掌握日常用语 Whose is this/that …? Is it yours?③通过例句学习、讨论、理解并运用以“whos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这三条目标,每条都包含着三维目标,没有割裂。如第一条,知识能力是 yours, mine, hers, his, put on ;方法过程是试读听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含蕴在文句的内容里及学习过程中。
  三、目标制定应从学生学情出发
  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因此学生的实际学情是教师科学设置教学目标的现实依据。预设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习惯以及知识水平,在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后已经会了什么,会怎样预习、预习已有什么收获,对所要学知识的潜性知识有多少的基础上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这当中,特别要注意初中学生生理变化对学习的影响,以及求知若渴、获取信息快的成长特点,这些因素我们制定教学目标时也是应考虑的。
  四、目标制定应基于现实条件
  影响教育教学的因素很多,有的甚至是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如教学设备设施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匮乏、“大班额”人数多,都不利于教学组织,对教学质量提升都有很大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因地制宜预设目标,合理选择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身边的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让其更助于教学。特别是现在,“班班通”工程实施后,很多教师在预设目标,选择手段时,第一考虑到的就是运用多媒体,虽然它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不是我们堂堂都得用它,不能用别的手段或媒介呢?我的理由是谁能快速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就用谁,而不是只唯多媒体。
  五、目标制定应留动态生成空间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目标导向、最终实现预定目标的动态过程,期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整节课的一个精彩亮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把握教学动态,用心捕捉、及时搜集、有效筛选学习活动中瞬间生成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鲜活的课程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课堂走向动态生成,引向深入。我们的教学既需要充分预设,又要预设下的动态生成。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应留足动态生成空间,教学过程中,才能机智地应对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灵活地调整教学预设,不拘于教学设计框,不陷于手忙脚乱中,不拖于课后休息里。这当然需要我们平时加大学习,提高自身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
  总之,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英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根据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以及教材中的单元教学目标制定出科学、具体、明确的多维度教学目标来指导英语课堂,从而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加华,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2。
  【2】周可荣、龚丽英,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外语界,2006.1。
  【3】王文斌,高校英语教学个性的缺席与张扬[J].中国外语,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