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两种教学思路的比较
【作者】 李德干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教学内容:《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五自然段(苏教版第10册
第3单元)
(教例一)
师:这段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请大家读读书,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它的这个特点?(学生读书)
生:我从“它的观众席有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看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非常宏伟。因为这句话写出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观众席很多,而且舞台面积也非常大。
生:我从“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画着音乐女神像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看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真的很美观。
师:作者从观众席数量,舞台面积,以及装饰等方面具体地写出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教例二)
师:课文第五自然段具体地介绍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作者写得很精彩。大家读一读,想一想,感受深的地方随时在书上做批注。(生读书)
生: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观众席真多!竟有1642个座位, 567个站位。加起来超过2000个呢!
生:乐池竟可以容纳一个110的乐队,舞台的面积也很大,竟大1500平方米。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那盛大的音乐会场面。
生:我读了“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女神像……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画着音乐女神像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下,到处金光闪闪。”这句话,我觉得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确实太美了,真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我好想亲自去欣赏一翻。
生(许多):我们也有同感。
师:好的,现在老师就满足你们这个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一同走进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吧!(看课件,师配乐朗读第五自然段)
师:总的来说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给人的印象是——
生:(齐)宏伟壮观。
“教例一”从中心词“宏伟壮观”入手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词选择,组织材料的。其教学思路是由中心到内容。在这个教学思路的框定下,学生的思维是先集中,后分散。这种演绎式的教学思路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课文主要意思,体会课文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但是该思路用于指导低年级学生读书尚可,对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则欠妥。因为语文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自悟自得,该思路在教学尹始就为学生的读书目标定了向,为学生的读书方法定了格,教师牵着学生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削弱了语文教学应有的活力。
“教例二”由教师激发兴趣,学生自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内容的关键处,精妙点,再回到作者的文路。其教学思路是由内容到中心,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走向集中,属于归纳式的教学。在学生读书感悟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独特见解,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时迸射。诚然,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学生出现思维偏颇处,但这也正显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因为,创新教育是允许学生出错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其魅力四射的课堂教学中不就大声为出错的学生叫好加分吗?因此,归纳式的教学思路真正体现了学生本位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中真正经历了学习语文的“来回”。
第3单元)
(教例一)
师:这段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请大家读读书,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它的这个特点?(学生读书)
生:我从“它的观众席有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看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非常宏伟。因为这句话写出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观众席很多,而且舞台面积也非常大。
生:我从“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画着音乐女神像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看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真的很美观。
师:作者从观众席数量,舞台面积,以及装饰等方面具体地写出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教例二)
师:课文第五自然段具体地介绍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作者写得很精彩。大家读一读,想一想,感受深的地方随时在书上做批注。(生读书)
生: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观众席真多!竟有1642个座位, 567个站位。加起来超过2000个呢!
生:乐池竟可以容纳一个110的乐队,舞台的面积也很大,竟大1500平方米。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那盛大的音乐会场面。
生:我读了“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女神像……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画着音乐女神像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下,到处金光闪闪。”这句话,我觉得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确实太美了,真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我好想亲自去欣赏一翻。
生(许多):我们也有同感。
师:好的,现在老师就满足你们这个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一同走进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吧!(看课件,师配乐朗读第五自然段)
师:总的来说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给人的印象是——
生:(齐)宏伟壮观。
“教例一”从中心词“宏伟壮观”入手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词选择,组织材料的。其教学思路是由中心到内容。在这个教学思路的框定下,学生的思维是先集中,后分散。这种演绎式的教学思路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课文主要意思,体会课文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但是该思路用于指导低年级学生读书尚可,对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则欠妥。因为语文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自悟自得,该思路在教学尹始就为学生的读书目标定了向,为学生的读书方法定了格,教师牵着学生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削弱了语文教学应有的活力。
“教例二”由教师激发兴趣,学生自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内容的关键处,精妙点,再回到作者的文路。其教学思路是由内容到中心,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走向集中,属于归纳式的教学。在学生读书感悟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独特见解,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时迸射。诚然,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学生出现思维偏颇处,但这也正显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因为,创新教育是允许学生出错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其魅力四射的课堂教学中不就大声为出错的学生叫好加分吗?因此,归纳式的教学思路真正体现了学生本位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中真正经历了学习语文的“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