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评判现行高考制度

【作者】 周菲苹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12级本科四班

【摘要】摘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现行高考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进行量化评判,并以此分析高考公平性,得出结论:高考公平性取决于招生录取制度,招生录取的公平取决于高校招生计划对各省区名额的合理分配。进一步对招生计划层次分析,结论是:各省区高校对所在地招生有较大偏重是导致高考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新的高考方案。
【关键词】高考制度 公平问题 层次分析模型 高考方案
【正文】现行高考制度,虽然形式在不断创新、内容在不断完善、机制在不断健全,但随着时间推移,诸多问题还是渐出水面,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反思。特别是在各省区高考录取分数严重倾斜的背景下,一些投机取巧分子利用“高考移民”方式来获取更多升学机会或更大升学优势,造成不公平竞争,严重影响当地高考秩序,亵渎高考的公平公正。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更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完善考试、录取流程,尽量减少舞弊行为发生,实现选拔透明化、科学化、制度化。下面,我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评判现行高考制度,希望能给现行高考改革提供科学地参考信息。
一、模型建立
1.1建立层次结构


表1.1.1  Ⅰ层次结构图




表1.1.2  Ⅱ层次结构图
二、模型求解
2.1 对Ⅰ层次结构计算
* 准则层对目标层

  

* 方案层对准则层
  采用专家评价重要性的方法,
  
  
 

C层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




2.2对Ⅱ层次结构计算
* 准则层对目标层
   
   
Y层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检验:



三、结果分析
   影响高考公平的关键因素及其关系如下图: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结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高校对所在地招生偏重过多是引起高考公平性争议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解决此类问题,我认为可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扶持力度。对于历史所形成的发展差距,国家可以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加以调节和平衡,以求直接有效地缩小地区间差距,保证竞争起点的相对公平性。
  (二)合理分配高校资源。我国的重点高校资源过于集中。可以在河南、江西、山东、安徽等基础教育发达而稀有重点高校的省份重点扶持一定数量的高校,打造当地的名牌、重点大学,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相对均衡。另外,新办大学应该优先考虑设在教育不发达地区和高等教育稀少地区,国家还应该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鼓励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一些与人口分布相关和应用性强的短期大学和专科学校,还可有步骤地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合理分配高校资源也可以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一些条件合适的地市设立一些重点大学或名牌大学的分校高校,鼓励教师到这些地方任教。
  (三)有关部门应制定法律,从源头上遏制高考移民现象,防止投机取巧带来的不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
  [1]胡运权、郭耀煌,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宋兆基、徐流美,MATLAB 6.5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杨启帆、方道元,数学建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4]林瑞祥、兰峰枫、张浩杰,研究生录取[J].首届部分高校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论文,2004。
  [5]陈权,制度安排中的公平与正义: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制度分析[J].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郑若玲,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1. 6 。
  [7]刘芝澄,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4。
  [8]李若衡、陈志霞,封堵“高考移民”的社会学思考[J].教育论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