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学生家校沟通途径的探究

【作者】 汤金宝 江可申 杨晓江

【机构】 汤金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副校长, 江可申 杨晓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教授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针对目前比较常用的五种家校联系方式分别对部分中学班主任和部分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分析:一方面探求现行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以期提升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排查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家校沟通 问题 比较分析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以家长会和家访作为主要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形式,在今天就要加入许多新“载体”,如家校通,QQ群,微信等等。而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家,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也是一个班级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所以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即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和家长的之间的沟通。虽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大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但在具体的教育内容、教育的关注点等方面也存在着利益与需求的冲突。以致班主任和家长在采取沟通交流方式时也会有认识上的不一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及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关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使家长有效参与教育的一般原则或要求,其中具有共性的一条是: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必须是双向性的,首先学校要积极主动与家庭联系,及时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有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与规划,同时也要鼓励家长及时向学校反映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并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工作。
  经过文献检索,有关家校沟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班主任方面的研究(邱雁(2013),黄世群(2013),胡西旦(2013)等),都是以班主任的视角展开研究,而没有考虑家长的因素。本文以南京城区中学班主任和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几种常用的交流沟通方式分别通过问卷的方式对班主任和家长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一方面探求现行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以期提升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排查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策略。
  在南京市区范围内选择部分中学学校,并在每个学校三个年级中选择部分班主任和部分班级家长做问卷调查,其中班主任问卷123 份,有效问卷 92份;家长问卷 175份,有效问卷 135份。
  二、家校联系的方式分析
  1、教育一线通:又称“家校通”是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对家长进行手机短信群发或者单独发送,家长只要向其它短信一样回复,可以实现家长和老师间的双向交流。目前在中小学运用非常广泛,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是一个正式的家校沟通的渠道,家长每月需交一定的使用费用(8-10元/月)。通过调查:一线通最大的作用是发送各种通知类信息。一方面,有85%的班主任认为通过一线通发送通知类信息,效果比较好,但在发送作业、学生在校表现方面效果一般。66%的家长认为一线通和老师沟通效果比较好,只有4%的家长认为通过一线通和老师沟通效果不好和没有作用,但超过50%以上的家长没有回复老师一线通的信息。说明一线通在家校联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一个比较好的单方面信息推送工具,比较适合提醒或者成绩反馈之类的信息,对于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和成绩送达方面具有很大的及时性。但对于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没有发挥出“一线通”平台应有的功能,班主任要进一步挖掘“一线通”的功能,同时需要及时将有关功能告知家长,以期进一步提升“一线通”在家校沟通方面的效能。
  2、家长会:一般是由学校或教师发起的,面向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交流、互动,介绍性的会议或活动。针对一项或多项主题,以专家或教师讲述和传达为主,以家长提问为辅的形式。多为学校或班级有重大事项宣布;或为各类的专题讲座;其目的是为了准确,及时的向家长通报学生或学校教学情况。通过调查:70%以上的班主任每学期会召开1-2次家长会和家长沟通,而只有9%的家长希望老师通过家长会和他们交流。家长会主要是以老师汇报为主,受时间限制,班主任无法和每位家长作深层次的沟通,家长只能听会,会后交流机会少。但作为一项传统的家校沟通交流方式,它的作用在减弱,但不可或缺,因为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另一补充形式,是班级针对前阶段性学习的一次总结和后阶段学习的计划和建议。开好家长会是班主任一种能力的体现,是家长了解班主任管理能力和管理风格以及了解班级整体学习状况的好时机。所以班主任要认真准备每次的家长会,珍惜少有的和家长见面交流的机会,会议结束后尽可能留点时间和家长单独交流,提高家长会的综合效果。
  3、QQ群:是网络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的一个公众平台,当班级群创建以后,本班级家长共同加入交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既可以发布公共信息、又可以私聊,公开性和私密性可以有机结合。通过调查:超过90%的班主任很少用QQ群和家长交流,同样有近90%的班主任认为通过QQ群和家长沟通效果在一般,甚至有近42%的班主任基本不用QQ群和家长联系沟通。家长对在QQ群中和老师交流的态度比较积极,36%认为很好,30%认为比较好。说明班主任和家长在利用班级QQ群交流认识方面存在分歧,还没有发挥出QQ群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但不管怎样,一方面QQ群目前是比较流行的聊天交流平台,且不需要老师付出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家长希望通过QQ群和老师沟通,所以老师应该利用好QQ群这个工具,增加和家长沟通的途径,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4、电话:电话联系是家校沟通的一个很便捷的方式。通过双方语言的交流更能第一时间掌握对方的想法,比较直接,便于双向表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通过调查:超过50%老师认为用电话和家长交流效果一般,只有25%老师认为用电话和家长沟通效果比较好;但50%家长希望通过电话和班主任沟通,也有超过66%的家长平时通过电话和老师沟通。老师一般在情况比较紧急的情况下,才会用电话和家长直接沟通,所以用得比较少,但电话沟通还是必不可少的。
  5、家访:是教师到学生家庭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调查:超过90%的班主任很少用家访的形式和家长沟通交流,没有一位家长选择希望老师用家访的形式和他们沟通交流。由于沟通交流方式的便捷和多样化,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以及花在交通上的时间成本,传统的家访也在不断的弱化,基本已被其它方式所取代。其实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说,家访,是一种很好的联系方式,家访对于学生家庭的了解更直观、更准确。在家访的过程中增近了师生感情,通过与学生的众多家人的接触,可以获取很多无法在学校获取的信息,如学生的成长经历、学生家庭关系构成,学生与父母家人关系、学生家庭和谐程度等,班主任通过家访既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又对学生成长的另一个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后,可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下表是根据调查问卷归纳出的五种常用沟通方式的功能图










  ● 表示具备这项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各种沟通方式各有优势,所以作为应用的主体,班主任们要积极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虽然老师们也知道良好的家校关系对学生的教育有积极的作用,但老师们一般也只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或犯错误时才会主动和家长联系;而家长们对现有的联系方式认同度比较高,也愿意和老师们配合,所以尽管老师们平时工作比较繁重,空闲时间有限,但仍要提高认识,积极主动采取多种渠道和家长沟通交流,这样老师们的工作会事半功倍, 起到合力的教育,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月朗 今年来美国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理论与实践(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2)
   [2]庄传超。中学班主任工作常见问题与解决[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97-198
  [3]潘洪建 吕 玉 试论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博弈.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
  [4]邱雁《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提升家校合作效能》[J] 教海探索 2013,(9)
  [5]黄世群(2013)《班主任加强家校联系的有效途径》[J] 广西教育2013,(26)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KYZZ_01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汤金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副校长, 江可申 杨晓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