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作者】 久乃杜拉·穆萨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阿瓦提乡中学教师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专业水平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读书、观摩、反思、科研等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读书、观摩、反思、科研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意识,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地,完善自己的专业行为,适应新的教师角色的过程。教师肩负着人类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无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如何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读书以蓄底蕴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无疑是教师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一个语文教师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书视野的宽窄和读书积累的厚薄。读书是每位语文教师生活和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的书,语文教师都应该有所涉猎,这样不仅能获取信息、增长知识,还能增加个人的文化底蕴。知识面广了,底蕴深了,久而久之,就会透出书卷气。这种气质的外化就是古人所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拥有了丰富的文学功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能游刃有余的把知识讲授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解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如果教师见识广,对很多问题就能应对自如,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做出解答,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阅历少,见解肤浅,甚至以“以后再告诉你”来敷衍学生,无疑会给学生泼冷水,既降低了自身形象,又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所以,语文教师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
        二、 观摩已求致用
        “比较各自的授课方法,贡献各自的教学智慧,实现多方的共同成长”,这是教学观摩的作用,由此可见,不断观摩优质课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方法之。
        优秀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素养和过硬的教学技能,通过观摩优秀教师授课不仅为教师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提供了载体,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平台,有助于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全方位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课堂,对照优秀教师,普通教师会更多地发现自身的缺点,并不断改正,同时从自身寻找教学的增长点,从而以教学观摩为载体,在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研究行为三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也加强了与同事的交流,并引发年教师对自身的不断反思,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能力。
        三、反思以求发展
        教育家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自反也”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但如果认真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就能不断提高其自身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反思是以自己的职业活动做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所以教师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科研已求提升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育科研是教师获得成长的必经之路。没有进行教育科研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教书匠而并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只是一个教书匠,要想真正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走得更阔更远一些,就要走上科研兴教的道路,以大胆务实的科研能力,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真实、有效的教育科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我们自身教育教学的缺陷,分析和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方式、新策略,从而让自己的教学走出肤浅,走向厚重;走出机械,走向创新,获得更符合理性、更尊重人性、更结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
  为什么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教出来的效果不一样?是因为每个教师钻研教材程度不一样,使用的教学方法不一样。而盲目的从教,不研究,不分析,不反思,不仅教师个人思想僵化,也会感染学生,导致学生不善思考。我们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要研究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以便演绎出更精彩课堂。
  五、教师应该当做一把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日后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展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怎样才能做好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比如阅读内容,除了某些不健康的书籍之外不管是历史、哲学,还是科技读物、人物传记都可以读。在这一点上,我们宁愿让学生成为博而不精的杂家,不一定非要使之成为专家。其次,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再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一种促进,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语文教师的这个引导者的角色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总之,语文老师要多读书,多观摩,多反思,多研究,多一些生活的沉淀,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激情,多一些精彩。这样,语文教师才能成为三尺讲台上,学生百读不厌的那本厚重的、书香四溢的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