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激发书法兴趣 提高书写质量

【作者】 雷民侠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书法教学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情感陶冶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它以探索外界事物的需求作为基础,是激发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要想使书法教学收到实效,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入手。
  关键词:书法教学;学习兴趣;书写习惯;评价方式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学校教育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应负载起承传文化、继承国粹、弘扬人文精神的神圣职责。然而,练习书法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单调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书法的兴趣,缺乏主动性。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让他们真正爱上书法呢?根据个人对书法学习的理解,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对老师们课堂教学情况的观察,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寓教于乐,激发书法兴趣
  在教学中要充分根据少儿的心理特点,应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索,在系列化的训练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主动性。
  1、 讲述故事法。根据学生崇拜名人的心理,在书法教学中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如王羲之为老妇书扇、王献之练字用尽十八缸水、怀素以蕉叶作书……这类故事的穿插,不但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更会被那些主人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
  2、 口诀记忆法。笔画与偏旁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最重要,同时也最枯燥,如何将这些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其实,我们可以把规律性较强的特点、比较突出的偏旁等要领编成歌诀进行辅导,化难为易,学生容易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类比法。书法比较抽象,有些知识很难用语言准确来描述,即便是描述出来也很容易变得枯燥和乏味。在书法教学中,可以将笔画类比作相近或相似的事物,如:学习笔画时,把长横比做拱桥,把悬针竖比作钢针、大钉,把捺比作大刀等,这样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既降低了难度又易于学习和掌握。
  4、音乐造境法。当代心理学家认为,音乐教育不但可以陶冶性情,增强艺术感染力。在书法教学中适当引入音乐,创设书写情境,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放着轻音乐的环境中写字,使学生身心愉快,避免了习字的单调乏味,享受到书法带来的轻松与快乐。
  二、多元评价,树立书写信心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正确的引导作用。
  1、激励性评价。在书法课堂上,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及时的,并且以激励性、指导性的语言为主,如“你的观察力很强”、“你的执着令人敬佩”“某个字写的有特色”……或者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一个大大的拇指,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欣慰的微笑等等,对学生提出肯定。久而久之,学生内在的书写兴趣被逐渐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增强。
  2、 真实性评价。
  教师对学生书法作业的评价必须是实事求是的,对学生的书法作业的批改也要做到认真细致。在批改学生的书法作业时,对结构平稳、笔画规范的字打上一个大圆圈以表示鼓励;对局部写得较好的字,就在写得好的那个部位打个小圆圈,给予肯定;给“有病”的字写上范字加以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生的兴趣之火愈燃愈烈。
  三、 授之以渔,体验书法乐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书法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读帖方法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掌握了读帖的方法,才会在离开老师的情况下,做到自己观察、分析,从而练好字。
  当然,对初学者来说,读帖并不是一“读”就懂,“读”后也不一定立即奏效。它有一个养成习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而且应将读帖与临帖紧密结合起来,读后临,临后读,两者配合,逐步深化。长此以往,必然练就了学生的眼力,也便养成了良好的读帖习惯。
  四、巧用媒体,扬起书写风帆
  在书法教学中自觉地应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直观化,把内容化静态为动态、化复杂为简单、化深难为通俗,使学生看得更为清晰、感受更为完整,易于理解字的形态、结构、比例,更便于记忆。 我们也可以把老师范写硬笔、软笔的过程拍成微课程,既能在课堂上展示,也能通过易信发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五、多彩活动,享受书法成果  
        (一)结合课外生活,让学生爱上书法课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书写启示和营养,是培养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如:让学生跟随父母参观名胜古迹时,拍摄景点的书法碑刻、匾额、题字,带他们观看书法展览、节日里的喜庆对联,欣赏家中悬挂的书法作品等等,并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在欣赏中增长见识和审美能力,感受书写和生活的息息相关,增加孩子的书写情感,为将来有更高的书法造诣提供可能。
  (二) 搭建展示的舞台,体验成功,享受艺术
  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一个成功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助于开发智力、挖掘潜力、增强自信心,并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班级优秀作品展、班级的学习园地,班级易信群、学校的书法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书法比赛、向各级各类报刊递交其优秀书法作品等方式,给学生搭建展示书法艺术的平台,让学生的兴趣不断得到强化并保持,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的书法教学课堂是培养书法人才的摇篮,是“打造”未来书法家起步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以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书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到学书法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不再是一种负担、压力,而是一种快乐、体验,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带领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我们的书法教学也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终有一天也能享受到书法到我们带来的甜蜜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