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激发体育兴趣 促进成功教育

【作者】 李振军

【机构】 江西省乐平市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兴趣是指对某一事物喜好的情绪。学习体育的兴趣则是指学生对体育活动喜好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参与体育活动时的积极主动的表现。经资料调查表明:当代大多数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是浓厚的,动机是正确的。但也应看到,在为数不多的学生中,存在着没有学习体育兴趣的行为倾向。主要表现在: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态度不端正,借故请假较多,完成任务勉强,课外活动较少参加,没有喜欢的活动项目,怕出汗等。如何解决这些学生学习体育时没有积极主动的行为,提高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使之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激发  中学生  学习体育  兴趣
  中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向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是完成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成功教育,是当前体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
     一、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个性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如果体育教师能根据教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其学习体育的兴趣,学生就会喜欢本学科,学起动作来就感到轻松愉快,其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有以下积极作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使所有学生尽快掌握每一个体育动作,这是每位体育教师的共同愿望。教学实践证明: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便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反之,没有学习兴趣,大脑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对学习便感到厌倦,学习效率就低。例如对体育有兴趣的人,无论观看体育表演还是收听体育节目,都会全身贯注,兴致勃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兴趣”这特殊作用。
  2、兴趣是求知的先导
  赞可夫说,“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成为学习的动机。”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成绩,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渐培养成的,它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厌学为好学,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想激发求知欲,就必须先激发兴趣。
  二、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形成的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学实践证明,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积极的去探索和学习,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置新布异,激发兴趣。
  新奇的刺激是引起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学中能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望的最佳时机是在教师设置了有趣味的悬念之后,此时学生似懂非懂,急切想要知道究竟,因此在教学上如能做到内容新、方法新、形式新,就会使学生有一种希望了解这一现象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的准备部分,为了能迅速的组织学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可先安排一个反应性练习,即老师发出“向左转”口令,学生做向右转的动作,发出“向右转”口令时学生向左转,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游戏,诱导兴趣。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1---15岁之间,从人的生理角度看,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上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行动上表现为活泼好动。但注意力不集中,自觉性与自制性较差。作为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主要目的和任务的初中体育教学,如果适时的运用游戏活动,可以改变以往生死呆板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习内容深入浅出,使得体育课变的更加富有魅力,让学生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参加锻炼,真正达到寓教与乐的教学效果。就教学各环节而言,正确选择与运用游戏,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应该选用趣味性强,便于集中注意力,而且又能有效达到最佳准备状态、低强度的体育游戏,如“抓俘虏”、“大网捕鱼”等。
  (2)在课堂教学的中心部分,为能使学生轻松自如的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与技术教学相似的体育游戏。或把技术动作根据要领创编成生动活泼又能达到运动强度要求和技术掌握要求的体育游戏。
  (3)在课堂教学的后期放松环节中,可以选择一些逐渐降低生理负荷和身心舒畅的恢复性游戏,使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得到有效的转移,使运动器官尽快得到恢复,使情绪上尽快得到调节。如“传递实心球”、“地道战”等等。
  3、动手操作,培养兴趣。
  实践是认知的源泉,又是认识的归宿。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实践活动,采取丰富多彩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踊跃参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即能增强实践应用能力,又能促使学生养成学中有乐、学中有趣、乐而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提前布置,学生课余准备的方法,以便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进行侧手翻教学时,开始对动作的要领和练习方法只做介绍,并讲清学生可以进行创造性练习,一下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有的两人相互帮助练习,有的先靠墙练习倒立,有的相互之间还比较模仿,显然学生不仅仅是身体活动,思维也活跃了,这样即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成功教育,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兴趣“第一任老师”的作用,使学生通过善学、乐学的学习过程,轻松的掌握知识技能。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教材采取不同的措施,就一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