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政治兴趣教学法初探

【作者】 王长俊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大坝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尤其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社会热点、重大时事与书本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具有时代气息,增强探究活动的吸引力,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现行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人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人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段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培养师生情感。
  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对学生实施教学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始终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只有老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并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就愿意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进步就快;反之,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进步就慢。
  二、 树立教师威信。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对政治学科保持“乐知者”的角色,要使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兴趣,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首先要树立自身威信,让学生喜欢你,敬佩你、崇拜你。只有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敬佩你的人品、学识和才干,你才能使学生从他们不知道、不了解或不感兴趣的地方吸引到你所教的知识上来。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对学生平等相处、真诚相待,而且要对政治学科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浓厚的探索研究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教师有水平、有能力,才会喜欢你、崇拜你,而一旦学生喜欢崇拜上了你,你所教的政治学科他也会自然而然地入迷了。
  三、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
  四、刺激学生求知欲。
  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可以使之产生浓厚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例如,在讲授“静止是相对的”时,列举一例:一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碰到一件极不寻常的事(初设悬念)。这位飞行员在 2000m的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在游动着,它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将它抓了过来。一看,他大吃一惊(又设悬念):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飞行着的子弹呢?(又设悬念)因为子弹的飞行初速度为800-900m/s,尔后会逐渐减少至40m/s,这与飞机飞行的速度大致相当。飞行着的子弹相对于飞机上的飞行员来说是静止的。所以飞行员能抓住子弹。我们知道,子弹从枪膛发出,与空气摩擦会产生近100度的高温,为什么飞行员不怕烫呢?(又设悬念)在学生议论纷纷、猜想答案时,教师妙语道出:因为飞行员戴着特制的皮手套,此时学生发出了会心而欢畅的笑声。
  五、设置教学疑问。
  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在讲“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时,我问学生,“是中国人聪明还是外国人聪明?”学生们讨论激烈,最后我给了学生们这样一段话,“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当学生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我趁机讲解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六、开展游戏教学。
  虽然室外授课效果极佳,但它只能作为一种周期性的尝试。我们的趣味教学法主要是在初中政治课堂内这个有限的空间内运用。老师在台上声情并茂,学生在台下奋笔疾书的教学场景似乎已经过时。趣味性教学渐渐成为教学追求的另一个亮点,而实现这个亮点的方法之一往往是花样繁多的课堂游戏。这种游走在学习与娱乐之间的教学方式并不永远都起着正面作用。任课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游戏,正确地操作,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游戏只是一个形式,只有设计得科学、合理,让人玩过之后能以小见大,有所顿悟,才值得提倡。比如,在课堂中涉及名人的励志故事时,老师可以设计成故事接龙让学生轮流讲故事,这样的游戏才能在初中政治课中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运用媒体教学。
  多媒体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像、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由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初中政治课程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普及了这种高技术的硬件设施。在有条件的教室中,老师不妨在思想品德课中充分恰当地利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这里不可能一一赘述,只是把自己已经做过了的,且有一定效果的几种方法记录下来,与同行们商榷。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既要遵循认知的规律,又要辅以恰当的手段、方法、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能,努力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双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