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历史教学应牵手社会现实的方法
【作者】 杨 丽
【机构】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找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让历史真正地与现实结合起来,增强历史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有机联系,从而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历史 教学 社会 现实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怎样使历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一个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找到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历史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即历史教学应牵手社会现实。传统的历史教学使学生缺乏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们只知道死记硬背,忽略了历史应该与现实结合起来,所以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新课改的要求是要增强历史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有机联系,具体做法是:教师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一切手法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了解、学习、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从而真正学好历史。
一、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传统教育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改中历史教师的职责变为了教师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更多的是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探索历史发展的走向,让学生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有大事件发生,也有大家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通过较好的教学设计将它们引入课堂,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现实问题中去找到与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例1】:在台湾,始终有台独分子破坏台湾与大陆的统一。在引导学生认识这一问题就要充分地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们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有这样的史实可以证实:三国时,东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朝时,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1863年,清军进驻台湾,186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为加强海防,清政府设立台湾省。另外,我国在抗击外国势力侵略台湾时的史实有: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台湾人民坚决反对,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反日斗争;在二战中,《开罗宣言》从国际法角度论证了澎湖列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波茨坦公告》里重申了这一点;1945年9月,中国人民赶走了日本法西斯,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台湾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已经用“一国两制”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是台湾问题,而台湾问题的由来我们也得知道:1945年,从祖国大陆败退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盘踞台湾;1950年,为了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至今。当今,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千方百计地阻挠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学生们就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任何分裂台湾的企图,都是违背人民意愿和历史潮流的,是不能得逞的。通过同现实社会的联系,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台独的本质,坚决反对遏制台独势力的分裂行径,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并且与台湾青少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国家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这要求学生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让学生根据本地熟悉的环境去探究学习历史。
在探究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去实地考察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会获得较真实的体验,有利于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从而部分地理解历史,完成探究学习历史的任务。
【例2】:在进行红军长征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本土资源——马尔康县卓克基土司官寨,让学生们课前去收集有关卓克基土司官寨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纷纷展示他们的成果,经过是这样的:
学生1: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离本县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现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游客众多。
教师:说的很正确,我们这位同学课前是认真了解了这个地方的,那其他同学你们又了解的怎么样了呢?
学生2:在长征途中,红军曾经占领过土司官寨,并且还在在这里召开了红军历史上著名的“卓克基会议”,讨论民族地区的相关问题,号召我们藏族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争取早日实现独立。
教师:确实是这样,卓克基土司官寨在祖国统一道路上有过贡献。
学生3:卓克基土司官寨成为了全国的著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很多人在重走长征的路上都会选择去官寨这一站,这也带动了我们这个地区的旅游业。
教师:是的,官寨是人类所共有的文化遗产,应该受到全人类的共同保护,作为我们马尔康人更应该加强对官寨的保护,现在我县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抽调了一些单位的精英组成工作队,专门负责官寨的主体恢复、内部装修、采购,文字图片整理等日常事务,尽全力保护好这个地方。
学生4:我去过土司官寨,当时导游小姐给我们介绍了官寨的基本情况,后来我查看了相关资料,现在我还记得官寨的布局:一楼存放有我们这个地区的生产工具和放牧打猎的工具以及我们本地区的粮食;二楼是红军纪念馆;三楼主要介绍了藏族土司家庭的衣食住行;四楼是土司家庭进行宗教活动和商议大事的地方;五楼是藏族风俗展览馆,里面陈列有众多具有藏族文化风俗的藏品。
教师:老师也去过,官寨真的如这位同学所讲,非常壮观,我们班上其他同学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去参观一下,感受一下土司生活的场景。
学生5:卓克基土司官寨是典型的嘉绒藏族的建筑物,是四合院结构的,在我们藏区特别有名。
学生6:我知道官寨曾经是电视剧《尘埃落定》和《长征》的拍摄地点,当时还有很多著名的演员都到过官寨。
通过展示,所有的同学都了解到了我们本地区的卓克基土司官寨,他们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学习了官寨的历史,也了解到了卓克基土司官寨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的原因,也带动了我们这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甚至于有同学希望长大后去官寨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好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这样,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提高,为以后学习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
三、创设挑战现实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探索学习历史。
我曾经给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怎样来实施我们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同学们认真地思考这一问题,然后有同学说了:
学生1:我是一名物理学家,我要向爱因斯坦那样能够在物理领域做出贡献,尽自己所能地和平利用原子能,为人类和平事业做出贡献。
学生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我会在我的专业领域里去刻苦努力、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全力。
学生3:我认为我可以把我国古代的许多优秀科学技术运用到现实中来,有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他们同时也知道:如果现在不努力学习,就根本没有成为科学家的可能,就更不可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因此,他们开始主动探究学习我国古代优秀的科学技术,比如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建筑、数学、农学、地理等相关知识,这样得以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
以上是笔者总结的三点历史教学牵手社会现实的实践,做到以上三点,就能较好地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使历史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四川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历史 教学 社会 现实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怎样使历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一个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找到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历史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即历史教学应牵手社会现实。传统的历史教学使学生缺乏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们只知道死记硬背,忽略了历史应该与现实结合起来,所以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新课改的要求是要增强历史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有机联系,具体做法是:教师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一切手法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了解、学习、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从而真正学好历史。
一、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传统教育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改中历史教师的职责变为了教师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更多的是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探索历史发展的走向,让学生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有大事件发生,也有大家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通过较好的教学设计将它们引入课堂,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现实问题中去找到与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例1】:在台湾,始终有台独分子破坏台湾与大陆的统一。在引导学生认识这一问题就要充分地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们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有这样的史实可以证实:三国时,东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朝时,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1863年,清军进驻台湾,186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为加强海防,清政府设立台湾省。另外,我国在抗击外国势力侵略台湾时的史实有: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台湾人民坚决反对,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反日斗争;在二战中,《开罗宣言》从国际法角度论证了澎湖列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波茨坦公告》里重申了这一点;1945年9月,中国人民赶走了日本法西斯,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台湾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已经用“一国两制”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是台湾问题,而台湾问题的由来我们也得知道:1945年,从祖国大陆败退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盘踞台湾;1950年,为了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至今。当今,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千方百计地阻挠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学生们就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任何分裂台湾的企图,都是违背人民意愿和历史潮流的,是不能得逞的。通过同现实社会的联系,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台独的本质,坚决反对遏制台独势力的分裂行径,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并且与台湾青少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国家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这要求学生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让学生根据本地熟悉的环境去探究学习历史。
在探究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去实地考察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会获得较真实的体验,有利于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从而部分地理解历史,完成探究学习历史的任务。
【例2】:在进行红军长征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本土资源——马尔康县卓克基土司官寨,让学生们课前去收集有关卓克基土司官寨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纷纷展示他们的成果,经过是这样的:
学生1: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离本县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现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游客众多。
教师:说的很正确,我们这位同学课前是认真了解了这个地方的,那其他同学你们又了解的怎么样了呢?
学生2:在长征途中,红军曾经占领过土司官寨,并且还在在这里召开了红军历史上著名的“卓克基会议”,讨论民族地区的相关问题,号召我们藏族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争取早日实现独立。
教师:确实是这样,卓克基土司官寨在祖国统一道路上有过贡献。
学生3:卓克基土司官寨成为了全国的著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很多人在重走长征的路上都会选择去官寨这一站,这也带动了我们这个地区的旅游业。
教师:是的,官寨是人类所共有的文化遗产,应该受到全人类的共同保护,作为我们马尔康人更应该加强对官寨的保护,现在我县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抽调了一些单位的精英组成工作队,专门负责官寨的主体恢复、内部装修、采购,文字图片整理等日常事务,尽全力保护好这个地方。
学生4:我去过土司官寨,当时导游小姐给我们介绍了官寨的基本情况,后来我查看了相关资料,现在我还记得官寨的布局:一楼存放有我们这个地区的生产工具和放牧打猎的工具以及我们本地区的粮食;二楼是红军纪念馆;三楼主要介绍了藏族土司家庭的衣食住行;四楼是土司家庭进行宗教活动和商议大事的地方;五楼是藏族风俗展览馆,里面陈列有众多具有藏族文化风俗的藏品。
教师:老师也去过,官寨真的如这位同学所讲,非常壮观,我们班上其他同学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去参观一下,感受一下土司生活的场景。
学生5:卓克基土司官寨是典型的嘉绒藏族的建筑物,是四合院结构的,在我们藏区特别有名。
学生6:我知道官寨曾经是电视剧《尘埃落定》和《长征》的拍摄地点,当时还有很多著名的演员都到过官寨。
通过展示,所有的同学都了解到了我们本地区的卓克基土司官寨,他们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学习了官寨的历史,也了解到了卓克基土司官寨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的原因,也带动了我们这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甚至于有同学希望长大后去官寨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好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这样,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提高,为以后学习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
三、创设挑战现实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探索学习历史。
我曾经给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怎样来实施我们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同学们认真地思考这一问题,然后有同学说了:
学生1:我是一名物理学家,我要向爱因斯坦那样能够在物理领域做出贡献,尽自己所能地和平利用原子能,为人类和平事业做出贡献。
学生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我会在我的专业领域里去刻苦努力、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全力。
学生3:我认为我可以把我国古代的许多优秀科学技术运用到现实中来,有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他们同时也知道:如果现在不努力学习,就根本没有成为科学家的可能,就更不可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因此,他们开始主动探究学习我国古代优秀的科学技术,比如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建筑、数学、农学、地理等相关知识,这样得以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
以上是笔者总结的三点历史教学牵手社会现实的实践,做到以上三点,就能较好地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使历史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四川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