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作者】 吴辉翔
【机构】 湖北省恩施市来凤县绿水镇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主要从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利用合理的媒体资源、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五个方面入手,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关键词: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何谓高效课堂?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有了缺点或错误,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原谅。如果老师针对一件小事抓住不放,反而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改正缺点。例如我班有个男同学叫张霁,平时不守纪律自由散漫,成绩很差,经常与学生发生矛盾,是我班的“钉子户”。分析其原因,是因为自己表现不好,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理解与尊重,自己就“破罐子破摔”。为此,我开始寻找机会,为他找回自尊。记得在一次集体劳动中,张霁同学主动把本班清洁区一堆学生忘记倒的垃圾独自一人用簸箕把它倒了,我在全班表扬了他,他对我的表扬很惊异。后来在班级搞劳动时他总是不怕脏不怕累抢在前头,我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并鼓励他:“只要你努力,你一定各方面都优秀的”,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调皮捣乱、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尊重学生的权利。只有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促使学生爱听你的语文课,才能促使堂上堂下的双边情感交流。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也是蕴涵情感的学科,在调动学生情感,并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二、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
要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在授课中,甚至在提问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具有感染力的情绪,通过自身的这种举手投足、语音语调、眼神表情,与学生进行无声、有声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回答完毕,应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从而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成就感。提问中师生间的这种情感交流,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催化剂”。
三、利用合理的媒体资源
多媒体教学,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它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而且有利于其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也就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教学中,通过播放“普法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影视资料,使学生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国土沦陷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播放音乐、影片、图画、文字,可以再现生活中的美景,感悟到教材中美的因素,得到道德感化。
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文背景资料、相关内容的介绍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这样既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
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地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目标,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之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革和创新我们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在完成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的过程中,既要继承和发扬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又要注意体现一定的世界气息和时代精神,也就是身教时代所当教,学时代所当学,能为时代所用。例如在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中,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写好日常应用文,如何写好广告文稿,如何写好合同文书,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的增加高科技含量,培养学生的科技头脑。例如前面所提到的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将教学和实际应用适当地结合起来,开展网络教学等等,使语文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实用,学生对网络等媒体不再陌生,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对学生将来实际应用做好了铺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已处在信息化时代,学习和工作,开发和创业,都需要依靠一定的信息。语文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课本里写的是书面信息,教师讲授是传递信息,学生学习是接受信息。无论写的、讲的或者学的,都要求有一定的新意或者有助于提高素质的,才能成为有益的信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有关语文信息积累、掌握和系统化的过程。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现在有些语文教材已经编入电脑阅读、电脑作文,教学中也有试行网上听课的。因此,我们还必须把语文教学信息化问题列为当前迫切需要研讨的重要课题。
五、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的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
总之,语文教学任重道远,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既要从重视教师的素养上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全体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惟其如此,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作者简介:吴辉翔,男,苗族,湖北来凤人,本科,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现工作于湖北省恩施市来凤县绿水镇初级中学。
关键词: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何谓高效课堂?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有了缺点或错误,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原谅。如果老师针对一件小事抓住不放,反而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改正缺点。例如我班有个男同学叫张霁,平时不守纪律自由散漫,成绩很差,经常与学生发生矛盾,是我班的“钉子户”。分析其原因,是因为自己表现不好,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理解与尊重,自己就“破罐子破摔”。为此,我开始寻找机会,为他找回自尊。记得在一次集体劳动中,张霁同学主动把本班清洁区一堆学生忘记倒的垃圾独自一人用簸箕把它倒了,我在全班表扬了他,他对我的表扬很惊异。后来在班级搞劳动时他总是不怕脏不怕累抢在前头,我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并鼓励他:“只要你努力,你一定各方面都优秀的”,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调皮捣乱、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尊重学生的权利。只有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促使学生爱听你的语文课,才能促使堂上堂下的双边情感交流。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也是蕴涵情感的学科,在调动学生情感,并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二、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
要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在授课中,甚至在提问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具有感染力的情绪,通过自身的这种举手投足、语音语调、眼神表情,与学生进行无声、有声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回答完毕,应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从而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成就感。提问中师生间的这种情感交流,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催化剂”。
三、利用合理的媒体资源
多媒体教学,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它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而且有利于其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也就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教学中,通过播放“普法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影视资料,使学生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国土沦陷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播放音乐、影片、图画、文字,可以再现生活中的美景,感悟到教材中美的因素,得到道德感化。
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文背景资料、相关内容的介绍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这样既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
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地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目标,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之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革和创新我们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在完成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的过程中,既要继承和发扬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又要注意体现一定的世界气息和时代精神,也就是身教时代所当教,学时代所当学,能为时代所用。例如在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中,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写好日常应用文,如何写好广告文稿,如何写好合同文书,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的增加高科技含量,培养学生的科技头脑。例如前面所提到的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将教学和实际应用适当地结合起来,开展网络教学等等,使语文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实用,学生对网络等媒体不再陌生,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对学生将来实际应用做好了铺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已处在信息化时代,学习和工作,开发和创业,都需要依靠一定的信息。语文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课本里写的是书面信息,教师讲授是传递信息,学生学习是接受信息。无论写的、讲的或者学的,都要求有一定的新意或者有助于提高素质的,才能成为有益的信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有关语文信息积累、掌握和系统化的过程。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现在有些语文教材已经编入电脑阅读、电脑作文,教学中也有试行网上听课的。因此,我们还必须把语文教学信息化问题列为当前迫切需要研讨的重要课题。
五、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的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
总之,语文教学任重道远,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既要从重视教师的素养上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全体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惟其如此,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作者简介:吴辉翔,男,苗族,湖北来凤人,本科,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现工作于湖北省恩施市来凤县绿水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