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导入艺术
【作者】 田晓芸
【机构】 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甚至一门课的教学效果,关系到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特别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良好的导入能点燃学生倾听音乐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因此,在我们音乐欣赏课上尤其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力求新颖多样、富有诱导性和情感投入,然后在实际教学中灵活选择,恰当导入,就会给整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音乐 ; 欣赏课 ; 导入方法
一节生动、有趣、知识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喜欢的音乐课,有个良好的导入是十分关键的。高中音乐欣赏,是一门让学生用情感、用知识体会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课程,要让学生们了解它们、热爱它们、喜爱他们。但是由于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年代和时代背景与现在的时代相隔久远,或是内容上与学生们今天的生活内容“格格不入”,所以就造成了学生们喜欢音乐课,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结合古今、结合综合学科知识,吸引学生去感受、去了解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以教师从新课一开始的导入就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自己喜欢到你的音乐课堂中来学习。
一、导入新课的原则
导入新课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在思想上产生 “我愿意学习”“好有意思”等等的愿望,学生有了这样的兴趣,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为此,教师在新课导入设计上应遵循下列原则:
1、时效性
新课导入要有生命力,就必须要有时效性,注意减少无效益的时间,以提高新课导入的价值。为使新课导入更有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走向,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努力是新课导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能有效冲击学生的兴奋点,让音乐课一开始就富有吸引力和粘和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动机。
2、针对性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班级,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设计相应的导入方法,尽可能的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导入新课还必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以利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只有教、学都兼容的导入方法才是最好的。
3、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驱力。因此导入新课要从学生的兴趣渗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而又愉快地对新知识进行迎接、探求、理解和掌握。
4、整体性
导入新课不是一个的教学环节,她常常跟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等构成一个整体,而每一节课的新知识点又与前后知识构成一个整体,数十个学生个体又构成一个学生整体,因此,一节新课的导入既要有教学的整体观念,还要有学生整体观念。那种凭教师自己的兴趣而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新课导入是没有积极意义的。
二、导入新课的方法
高中音乐欣赏包容了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精髓,感情上涉及到友情,亲情,爱情,爱国之情等;综合学科中涉及到地理,人文,政治,道德等等,因而导入新课的方法也很多,概括起来总共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故事导入法
课堂上教师用一些古人或是伟人的故事导入,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 梁祝 》,老师先讲这样一个故事:“在古时候有这么一个传说,一对青年男女为了追求属于他们自己的爱情,经历了很多的痛苦,最后双双化蝶,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由此发问,引出这节课的课题《梁祝》。
(二)成语导入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丰富语言文化的国家。成语包含了很多典故,传说,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当出示一个成语的课题,学生就会对这个成语涉及到的内容产生联想,因而引出学生们愿意去想,愿意去听的兴趣。例如在讲《 十面埋伏 》,我首先出示在黑板上的课题是“ 四面楚歌 ”----提问:“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个成语有什么样的含义呢?它包含了一个什么典故呢?”“在公元前202年,这两位王者决战江山,大家都听过很多的音乐,如果请大家用音乐来描述这场战争,大家想想该用什么音乐呢?”通过这样几个设置悬念的问题,使学生自己想象、思考一步一步的走进课堂之中。
(三)游戏导入法
游戏虽然是用来娱乐的,但是游戏中的动脑、动手的 “动”是小学的音乐课堂经常能用到,而且孩子们非常喜欢感兴趣。而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恰恰就是缺少这种“动”的感觉。所以在一开始的导入上就要应用游戏引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猜谜语是游戏中动脑类的游戏,把它用于古曲《 梅花三弄 》欣赏的导入:“老师现在给大家出示一个谜语,迷题是这样的‘万物萧条,唯我独醒,凌霜傲雪!',打一植物。”通过学生们的回答( 梅花 ),从而引出课题。
(四)图象导入法
VCD,MTV、图片等带有影象的资料,都是学生非常喜爱和感兴趣的。因为图象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所以,一开始就用图象来导入,学生的兴致会马上被吸引过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直接导入法
直接接触学生的情感,思维。直接说出课题和主要内容,然后带领学生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去欣赏。我认为这种直观的方法,太过于直白,没有什么悬念和趣味会吸引学生。
总之,关于音乐欣赏课的导入方法不胜枚举,但是,只有在正确认识导入新课的意义、遵循导入新课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经过教师认真的构思、巧妙设计而成的导入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然实验教学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从而真正实现对高中学生的欣赏教育,为全面提高民族科学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音乐 ; 欣赏课 ; 导入方法
一节生动、有趣、知识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喜欢的音乐课,有个良好的导入是十分关键的。高中音乐欣赏,是一门让学生用情感、用知识体会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课程,要让学生们了解它们、热爱它们、喜爱他们。但是由于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年代和时代背景与现在的时代相隔久远,或是内容上与学生们今天的生活内容“格格不入”,所以就造成了学生们喜欢音乐课,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结合古今、结合综合学科知识,吸引学生去感受、去了解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以教师从新课一开始的导入就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自己喜欢到你的音乐课堂中来学习。
一、导入新课的原则
导入新课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在思想上产生 “我愿意学习”“好有意思”等等的愿望,学生有了这样的兴趣,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为此,教师在新课导入设计上应遵循下列原则:
1、时效性
新课导入要有生命力,就必须要有时效性,注意减少无效益的时间,以提高新课导入的价值。为使新课导入更有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走向,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努力是新课导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能有效冲击学生的兴奋点,让音乐课一开始就富有吸引力和粘和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动机。
2、针对性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班级,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设计相应的导入方法,尽可能的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导入新课还必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以利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只有教、学都兼容的导入方法才是最好的。
3、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驱力。因此导入新课要从学生的兴趣渗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而又愉快地对新知识进行迎接、探求、理解和掌握。
4、整体性
导入新课不是一个的教学环节,她常常跟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等构成一个整体,而每一节课的新知识点又与前后知识构成一个整体,数十个学生个体又构成一个学生整体,因此,一节新课的导入既要有教学的整体观念,还要有学生整体观念。那种凭教师自己的兴趣而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新课导入是没有积极意义的。
二、导入新课的方法
高中音乐欣赏包容了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精髓,感情上涉及到友情,亲情,爱情,爱国之情等;综合学科中涉及到地理,人文,政治,道德等等,因而导入新课的方法也很多,概括起来总共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故事导入法
课堂上教师用一些古人或是伟人的故事导入,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 梁祝 》,老师先讲这样一个故事:“在古时候有这么一个传说,一对青年男女为了追求属于他们自己的爱情,经历了很多的痛苦,最后双双化蝶,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由此发问,引出这节课的课题《梁祝》。
(二)成语导入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丰富语言文化的国家。成语包含了很多典故,传说,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当出示一个成语的课题,学生就会对这个成语涉及到的内容产生联想,因而引出学生们愿意去想,愿意去听的兴趣。例如在讲《 十面埋伏 》,我首先出示在黑板上的课题是“ 四面楚歌 ”----提问:“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个成语有什么样的含义呢?它包含了一个什么典故呢?”“在公元前202年,这两位王者决战江山,大家都听过很多的音乐,如果请大家用音乐来描述这场战争,大家想想该用什么音乐呢?”通过这样几个设置悬念的问题,使学生自己想象、思考一步一步的走进课堂之中。
(三)游戏导入法
游戏虽然是用来娱乐的,但是游戏中的动脑、动手的 “动”是小学的音乐课堂经常能用到,而且孩子们非常喜欢感兴趣。而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恰恰就是缺少这种“动”的感觉。所以在一开始的导入上就要应用游戏引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猜谜语是游戏中动脑类的游戏,把它用于古曲《 梅花三弄 》欣赏的导入:“老师现在给大家出示一个谜语,迷题是这样的‘万物萧条,唯我独醒,凌霜傲雪!',打一植物。”通过学生们的回答( 梅花 ),从而引出课题。
(四)图象导入法
VCD,MTV、图片等带有影象的资料,都是学生非常喜爱和感兴趣的。因为图象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所以,一开始就用图象来导入,学生的兴致会马上被吸引过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直接导入法
直接接触学生的情感,思维。直接说出课题和主要内容,然后带领学生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去欣赏。我认为这种直观的方法,太过于直白,没有什么悬念和趣味会吸引学生。
总之,关于音乐欣赏课的导入方法不胜枚举,但是,只有在正确认识导入新课的意义、遵循导入新课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经过教师认真的构思、巧妙设计而成的导入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然实验教学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从而真正实现对高中学生的欣赏教育,为全面提高民族科学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