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武 楠

【机构】 山东莒南县洙边镇新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学阶段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最佳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的中学化学教学对于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科学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学要求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对于我们中学化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化学课堂教学中应通过下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兴趣,启迪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用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以化学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化学科学发展对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为载体,鼓励学生献身化学事业发展兴趣。学生对化学知识充满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兴趣就自然产生。
  (二)创设氛围,激励创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形成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在化学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敢问、善问、强化问题意识,养成提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掘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例如学习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时,虽然理论上是生成氯化钙和碳酸,为什么方程式中是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以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三)改革教法,引导创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改变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选择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化学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广大化学老师已经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适合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探究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科学而恰当的使用,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这是因为在这一些教学模式的使用中学生经验了探究的过程,掌握了探究的方法,而且,探究过程中的提出假设和设计方案等要素,本身就需要创新意识。坚持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创新能力就自然培养成为一种探究习惯。
  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活动主要的两种形式,一是化学实验,二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传统上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多是“教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这种验证性实验有些还将在以后的学生实验中再重复做一次,这是一种缺乏激情和探究欲望的操作,忽视了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束缚和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应根据所讲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在学习酸雨内容时,教师先和学生一起讨论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设计简单实验来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经过组内讨论后推荐一个实验方案,教师鼓励学生对各种实验方案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小组之间辩论和质疑。教师从学生设计的种种实验方案中选择学生认为比较合适的实验方案进行演示,再由学生讨论实验的效果和改进方法。这种实验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现有的实验方案“送”给学生,而是学生充分开动自己的脑筋自己去探究知识的获得过程。这样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合化学课程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化学课程实施中,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科技小论文的写作、调查研究、科技活动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使创新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在以后的创造性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调动他们创造的欲望和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真正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