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在双语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新疆吐鲁番市第一中学为例
【作者】 毛新翠
【机构】 新疆吐鲁番市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由于受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我们的青少年尤其是新疆地区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认知不强,有一些好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被学生淡忘。因此,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双语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培养双语学生对祖国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 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活动 国学
民族团结 载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由于受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我们的青少年尤其是新疆地区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认知不强,有一些好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被学生淡忘。因此,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双语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培养双语学生对祖国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吐鲁番市一中在双语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以下做法、成效、和困惑。
一、和睦共处互帮互学,为学习和吸收祖国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校有54个教学班其中双语班有13个,采用模式一授课。我们除了维语文课,政治、历史、地理,以外其他科目都配备汉族老师授课,每个年级的四个双语班的班号都穿插在汉文班的班号里。为让双语班的学生能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接收知识,我们专门为双语班的学生开设专业术语课,让懂得两种语言的老师,帮助学生尽快的先理解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在双语班开设英语课程。为双语班学生上内高打好基础。同时我校在抓好双语班汉语特色教学外,还在31个汉语班开设了维语课,让汉语班的学生学习维语,作为我校的的校本教研,给学生统一定了维语课本书,有专任维语老师上课,并统一参加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最终使汉语班的学生达到能说、会写,能读维文书看维文报的程度。这样,就能做到双语班的学生在我校毕业后,能正确流利的使用汉语,汉语班的的学生也能掌握和使用维语,真正做到培养维族学生学汉语、汉族学生学维语、为学生们能互学互助、学习和吸收祖国传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为提高我校双语教师汉语水平,同时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一直实行民汉教师互结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帮扶;采取民汉教师同处一室,一起办公,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不仅增强了民族团结,而且创造了学习汉语的氛围,提高了他们学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迅速胜任了本职工作。这样以来我校得民汉教师不仅在工作、学习上互帮互助、在生活上也是常来常往,都结成亲如兄弟姐妹般的友谊。我就和我们的副校长玛依拉。米吉提结成对子,她刚调到我校的时候,汉语表达不太好,经过我们这几年的结对子活动,她已经能用流利的汉语进行书写和表达了。另外我们还定期举办双语教师的书写、朗读、演讲、说课、讲课等比赛,利用这些活动使我校的双语教师的书写、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我校的玛丽亚木和阿利亚老师,不仅能带双语班的课还能带汉语班的课,而且带汉语班的成绩比我们有些汉语老师带的还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校的双语师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学习和吸收祖国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润物无声在课堂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我校采用汉语班和双语班一样的标准和要求,规范了学生的言行,每天利用校园广播,定时向全校师生进行三字经、弟子规循环解读。
在七年级的早读和午读都要求统一读传统篇目如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八年级的早读和午读统一读传统的古代的诗词歌赋。这样从早读开始就对双语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教育。利用传统的国学,培养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行为,从而做一个有良好修养和知书达理的人。
另外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上我们要求老师利用经典优秀文章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因此我们的学生在汉语课上知道了孔子、孟子、知道了他们儒家文化的精华是我们炎黄子孙要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认识了李白、杜甫、苏东坡也从他们得诗中懂得壮美的山河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从林则徐、顾炎武身上记住了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鲁迅、朱自清身上知道了民族责任高于一切的历史责任感;从无数的民族英雄身上知道了我们的今天的辛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从我们新疆的发展史上知道我们作为新疆人,应向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用这种清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来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以先辈、英雄为榜样,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三、以第二课堂活动为渠道,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平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为了丰富、繁荣学生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大家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使双语班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校在双语班开展以我们都是一家人为主题的维汉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在双语班举行朗读比赛、汉语演讲比赛,才艺表演、知识竞赛等活动。
还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第二课堂活动,有以“我和春天的约会”为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大赛;物理技能实验操作大赛;生物标本制作大赛、英语之星才艺大赛;汉字书写大赛等。双语班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比赛。他们制作的树叶贴画惟妙惟肖,动物标本栩栩如生、植物种子拼贴画富有创意、有些还融合了我国传统的剪纸工艺,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都让全校师生赞叹不已。我们还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在双语班开设了书法课。书法教学对培养开发双语班学生提高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奠定了基础。
总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加深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四、以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为了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每一个传统节日,学校都会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3月的努肉孜节(即维吾尔族的播种节)我们会举行大型的师生共庆努肉孜节的联谊活动,5月的我们民汉教师的民族团结联谊会、九月份的校园艺术节,新年的元旦迎春晚会。我校的民汉师生都会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叙民族情、共唱民族歌,使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吐鲁番市第一中学的每个角落。
在每年的端午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仲秋节、重阳节,一二九运动时,学校都会利用专题讲座、班会课等形式给学生讲述节日的来历、节日的意义等,让我们的学生们记住传统、传承文化、尊重历史。还在重大节日升国旗的时候开展爱国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收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五、 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困惑
通过这些活动常态化的举行,我校的双语班的师生在各级给类的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校的双语教学一直走在全地区,每年考上内高的的学生都名列全地区之首。今年我校内高上线的有63人,最终录取46人。今年的中考,我们全地区双语班的成绩排名中,地区前12名学生都是我们学校的,地区前20名我校就占了16名。我校的热依莎·吐尔逊和祖力哈亚提·艾合买提这两位同学,在地区举行的双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另外,祖力哈亚提·艾合买提同学还代表吐鲁番地区有参加自治区双语演讲比赛并获自治区双语演讲比赛一等奖。我校的玛丽亚木老师在地区举行的双语教师演讲比赛中获地区第一名;西仁古丽老师、帕提古丽老师被评为地区级教学能手;阿比旦老师被评为地区级学科带。阿利亚老师获市级双语演讲一等奖比赛。
另外我们在双语教学中也还存在一些困惑,如在双语班开设英语课,我们一直在坚持做,由于最终不参加中考,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强;课改我们在汉文班也已经初步摸索出一些经验,但在双语班实行的时候效果不理想;双语班的学困生的补差的工作。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研究探索的。
参考文献:
《中国民俗史》
作者简介:新疆吐鲁番市第一中学,教务主任.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 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活动 国学
民族团结 载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由于受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我们的青少年尤其是新疆地区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认知不强,有一些好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被学生淡忘。因此,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双语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培养双语学生对祖国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吐鲁番市一中在双语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以下做法、成效、和困惑。
一、和睦共处互帮互学,为学习和吸收祖国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校有54个教学班其中双语班有13个,采用模式一授课。我们除了维语文课,政治、历史、地理,以外其他科目都配备汉族老师授课,每个年级的四个双语班的班号都穿插在汉文班的班号里。为让双语班的学生能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接收知识,我们专门为双语班的学生开设专业术语课,让懂得两种语言的老师,帮助学生尽快的先理解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在双语班开设英语课程。为双语班学生上内高打好基础。同时我校在抓好双语班汉语特色教学外,还在31个汉语班开设了维语课,让汉语班的学生学习维语,作为我校的的校本教研,给学生统一定了维语课本书,有专任维语老师上课,并统一参加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最终使汉语班的学生达到能说、会写,能读维文书看维文报的程度。这样,就能做到双语班的学生在我校毕业后,能正确流利的使用汉语,汉语班的的学生也能掌握和使用维语,真正做到培养维族学生学汉语、汉族学生学维语、为学生们能互学互助、学习和吸收祖国传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为提高我校双语教师汉语水平,同时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一直实行民汉教师互结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帮扶;采取民汉教师同处一室,一起办公,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不仅增强了民族团结,而且创造了学习汉语的氛围,提高了他们学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迅速胜任了本职工作。这样以来我校得民汉教师不仅在工作、学习上互帮互助、在生活上也是常来常往,都结成亲如兄弟姐妹般的友谊。我就和我们的副校长玛依拉。米吉提结成对子,她刚调到我校的时候,汉语表达不太好,经过我们这几年的结对子活动,她已经能用流利的汉语进行书写和表达了。另外我们还定期举办双语教师的书写、朗读、演讲、说课、讲课等比赛,利用这些活动使我校的双语教师的书写、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我校的玛丽亚木和阿利亚老师,不仅能带双语班的课还能带汉语班的课,而且带汉语班的成绩比我们有些汉语老师带的还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校的双语师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学习和吸收祖国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润物无声在课堂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我校采用汉语班和双语班一样的标准和要求,规范了学生的言行,每天利用校园广播,定时向全校师生进行三字经、弟子规循环解读。
在七年级的早读和午读都要求统一读传统篇目如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八年级的早读和午读统一读传统的古代的诗词歌赋。这样从早读开始就对双语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教育。利用传统的国学,培养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行为,从而做一个有良好修养和知书达理的人。
另外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上我们要求老师利用经典优秀文章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因此我们的学生在汉语课上知道了孔子、孟子、知道了他们儒家文化的精华是我们炎黄子孙要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认识了李白、杜甫、苏东坡也从他们得诗中懂得壮美的山河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从林则徐、顾炎武身上记住了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鲁迅、朱自清身上知道了民族责任高于一切的历史责任感;从无数的民族英雄身上知道了我们的今天的辛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从我们新疆的发展史上知道我们作为新疆人,应向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用这种清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来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以先辈、英雄为榜样,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三、以第二课堂活动为渠道,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平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为了丰富、繁荣学生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大家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使双语班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校在双语班开展以我们都是一家人为主题的维汉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在双语班举行朗读比赛、汉语演讲比赛,才艺表演、知识竞赛等活动。
还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第二课堂活动,有以“我和春天的约会”为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大赛;物理技能实验操作大赛;生物标本制作大赛、英语之星才艺大赛;汉字书写大赛等。双语班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比赛。他们制作的树叶贴画惟妙惟肖,动物标本栩栩如生、植物种子拼贴画富有创意、有些还融合了我国传统的剪纸工艺,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都让全校师生赞叹不已。我们还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在双语班开设了书法课。书法教学对培养开发双语班学生提高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奠定了基础。
总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加深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四、以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为了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每一个传统节日,学校都会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3月的努肉孜节(即维吾尔族的播种节)我们会举行大型的师生共庆努肉孜节的联谊活动,5月的我们民汉教师的民族团结联谊会、九月份的校园艺术节,新年的元旦迎春晚会。我校的民汉师生都会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叙民族情、共唱民族歌,使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吐鲁番市第一中学的每个角落。
在每年的端午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仲秋节、重阳节,一二九运动时,学校都会利用专题讲座、班会课等形式给学生讲述节日的来历、节日的意义等,让我们的学生们记住传统、传承文化、尊重历史。还在重大节日升国旗的时候开展爱国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收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五、 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困惑
通过这些活动常态化的举行,我校的双语班的师生在各级给类的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校的双语教学一直走在全地区,每年考上内高的的学生都名列全地区之首。今年我校内高上线的有63人,最终录取46人。今年的中考,我们全地区双语班的成绩排名中,地区前12名学生都是我们学校的,地区前20名我校就占了16名。我校的热依莎·吐尔逊和祖力哈亚提·艾合买提这两位同学,在地区举行的双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另外,祖力哈亚提·艾合买提同学还代表吐鲁番地区有参加自治区双语演讲比赛并获自治区双语演讲比赛一等奖。我校的玛丽亚木老师在地区举行的双语教师演讲比赛中获地区第一名;西仁古丽老师、帕提古丽老师被评为地区级教学能手;阿比旦老师被评为地区级学科带。阿利亚老师获市级双语演讲一等奖比赛。
另外我们在双语教学中也还存在一些困惑,如在双语班开设英语课,我们一直在坚持做,由于最终不参加中考,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强;课改我们在汉文班也已经初步摸索出一些经验,但在双语班实行的时候效果不理想;双语班的学困生的补差的工作。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研究探索的。
参考文献:
《中国民俗史》
作者简介:新疆吐鲁番市第一中学,教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