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作者】 姜双银
【机构】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为了使孩子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够健康地成长、不断地发展,作为家长的您需要重视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孩子心理的健康。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又是其中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家长认真研究并实践。
关键词:心理健康 良好性格
无论家境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社会地位是上层的还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只要你是负责任的父母,都应该给予子女一笔最有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将会让子女受益终身,甚至强于万贯家产,它是什么呢?它就是良好的性格。性格是我们能从自己或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中看到的待人接物的方式。性格是聪明才智的驱动力。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子女形成良好的性格,我有一些感想与大家商榷。
一、做个敏感的家长——全面关注
要培养子女良好的性格,家长要关注子女的基本需求。只有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孩子才会在父母的照料下健康而茁壮地成长。孩子的基本需要主要有:
生理的需要。如对饮食、休息的需要。年幼的儿童的生理需要往往要求立即满足,得不到满足就会焦躁不安,甚至哭闹不停。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难以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心情不好,对人对事不积极,做事畏缩犹豫,性格也就难以坚强。
活动的需要。儿童有强烈的活动需要,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玩是他们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活动中可以发展他们的求知欲,还可以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和锻炼他们的意志。
交往的需要。正常的儿童希望与人交往,喜欢与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不愿独处。在交往中可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开朗乐观的性格。
尊重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希望受到成人或其他人的赞扬、友谊和尊重。
认识的需要。儿童好奇好问,喜欢摆弄东西,渴望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表现出强烈的认识需要。广泛的兴趣有助于子女的智力和性格的发展。
二、听并听见孩子的心声——有效的倾听
要想培养子女的良好性格,家长必须了解子女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遇到问题时的感受、体验和态度。要学会了解子女的心声,并能有效地倾听子女的心声。
首先,要鼓励子女倾诉自己的心声。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苦恼,而且他们因为心智的薄弱,承受能力更脆弱,一些在成人世界根本不能称为问题的问题都会成为他们沉重的精神负担。倾诉则是一个很好的发泄方式。家长如果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哪怕是对孩子的苦恼不能给予任何实际的帮助,至少也会在精神上让孩子感觉父母是在支持自己、鼓励自己,而不是和自己站在相反的立场。
其次,家长要能够有效倾听。如果父母能够用内心真正地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并帮助孩子认识他自己的感受。以安抚的、非批评的语言回应他们所听到的,这样就直接地教给了孩子情感倾诉方式并让他们懂得了处理的方法。
三、有话好好说——正确地交流表达
家长如果想创造民主、和谐、友好的家庭环境,给子女性格的培养提供一个很好的成长空间,除了接纳孩子的情绪宣泄并学会倾听外,恰当的反应和交流也是必要的。有调查显示,20. 1%的独生子女与母亲天天交谈,而非常愿意与母亲交谈的比例为48.5%;有15.1%的独生子女天天与父亲交谈,但非常愿意与父亲交谈的比例为43. 8%。从以上调查统计可以看出,父母与独生子女交流是不够的。为此,作为父母,应该注意挤出时间与孩子交流。
若家长对子女的思想、行为也无从了解和掌握,以致孩子变坏了也不知道。由于缺乏管教,加上孩子自我约束力差,一旦结交不良之徒,就容易走上歧途。
四、做放风筝的人——相信子女、主动放手
子女总要长大,总要学会独立生活,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一解放孩子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给子女自主的空间
只有给孩子留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孩子才能有腾飞的可能,才能“成龙成凤”。笼中鸟、池中物是成不了才的。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通过子女自主性的探索活动才能实现。
2、适度限制,不过分迁就子女
孩子像风筝,父母就是放风筝的人,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所谓“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适度限制是既不过分放纵、自由,也不要事事限制。过分自由,后果是使子女误以为他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或是就必须得到什么,分不清想要的和能够要的东西的区别。
3、对子女要有耐心,并给予子女足够的信任
有些子女虽然一心想独立自主,凡事都坚持自己做,但实际上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有一些急性子的家长没有耐心,看到子女做事又慢又笨,还经常添麻烦,干脆自己一手包办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久之,将导致子女的自卑和依赖。子女感到自己干什么事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又因为被剥夺了锻炼机会,所以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专家们强调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让子女慢慢学着自我探索成长,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当子女在自己尝试、探索时,要让他知道,无论何时家都是他永远(下转第43页)(上接第72页)的港湾,父母是信任和支持他的。这样即使孩子做事失败了,仍能从头再来,而不至于觉得无计可施而不知所措,极端时过激地伤害他人或自残等。
4、鼓励子女向困难挑战
当子女想做某种尝试时,父母即使知道他不可能成功,也要让他去闯,然后再和他一起分析不成功的原因,鼓励子女自己跨越这些障碍。而当子女一旦取得成功,他就会感到特别自豪。这样,子女会逐渐形成向困难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五、点亮子女的心——真心赞美
夸奖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于激发被赞扬人的潜能,有助于发扬被赞美者的美德和推动彼此友谊健康地发展,还可以消除人际间的龃龉和怨恨。
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日本有一位儿童教育家的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其成材率前者比后者高五倍。所以家长希望孩子具备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去赞美他吧!
爱孩子是连动物都会的事,但是教育孩子是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做今天的父母,更要与子女与时俱进,一起成长。希望各位家长能结合子女实际采取适当方法培养子女的良好性格。
作者简介:姜双银 工作单位: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中学,最后学历:本科 职称:一级教师 职务:教师 。
关键词:心理健康 良好性格
无论家境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社会地位是上层的还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只要你是负责任的父母,都应该给予子女一笔最有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将会让子女受益终身,甚至强于万贯家产,它是什么呢?它就是良好的性格。性格是我们能从自己或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中看到的待人接物的方式。性格是聪明才智的驱动力。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子女形成良好的性格,我有一些感想与大家商榷。
一、做个敏感的家长——全面关注
要培养子女良好的性格,家长要关注子女的基本需求。只有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孩子才会在父母的照料下健康而茁壮地成长。孩子的基本需要主要有:
生理的需要。如对饮食、休息的需要。年幼的儿童的生理需要往往要求立即满足,得不到满足就会焦躁不安,甚至哭闹不停。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难以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心情不好,对人对事不积极,做事畏缩犹豫,性格也就难以坚强。
活动的需要。儿童有强烈的活动需要,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玩是他们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活动中可以发展他们的求知欲,还可以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和锻炼他们的意志。
交往的需要。正常的儿童希望与人交往,喜欢与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不愿独处。在交往中可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开朗乐观的性格。
尊重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希望受到成人或其他人的赞扬、友谊和尊重。
认识的需要。儿童好奇好问,喜欢摆弄东西,渴望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表现出强烈的认识需要。广泛的兴趣有助于子女的智力和性格的发展。
二、听并听见孩子的心声——有效的倾听
要想培养子女的良好性格,家长必须了解子女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遇到问题时的感受、体验和态度。要学会了解子女的心声,并能有效地倾听子女的心声。
首先,要鼓励子女倾诉自己的心声。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苦恼,而且他们因为心智的薄弱,承受能力更脆弱,一些在成人世界根本不能称为问题的问题都会成为他们沉重的精神负担。倾诉则是一个很好的发泄方式。家长如果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哪怕是对孩子的苦恼不能给予任何实际的帮助,至少也会在精神上让孩子感觉父母是在支持自己、鼓励自己,而不是和自己站在相反的立场。
其次,家长要能够有效倾听。如果父母能够用内心真正地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并帮助孩子认识他自己的感受。以安抚的、非批评的语言回应他们所听到的,这样就直接地教给了孩子情感倾诉方式并让他们懂得了处理的方法。
三、有话好好说——正确地交流表达
家长如果想创造民主、和谐、友好的家庭环境,给子女性格的培养提供一个很好的成长空间,除了接纳孩子的情绪宣泄并学会倾听外,恰当的反应和交流也是必要的。有调查显示,20. 1%的独生子女与母亲天天交谈,而非常愿意与母亲交谈的比例为48.5%;有15.1%的独生子女天天与父亲交谈,但非常愿意与父亲交谈的比例为43. 8%。从以上调查统计可以看出,父母与独生子女交流是不够的。为此,作为父母,应该注意挤出时间与孩子交流。
若家长对子女的思想、行为也无从了解和掌握,以致孩子变坏了也不知道。由于缺乏管教,加上孩子自我约束力差,一旦结交不良之徒,就容易走上歧途。
四、做放风筝的人——相信子女、主动放手
子女总要长大,总要学会独立生活,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一解放孩子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给子女自主的空间
只有给孩子留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孩子才能有腾飞的可能,才能“成龙成凤”。笼中鸟、池中物是成不了才的。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通过子女自主性的探索活动才能实现。
2、适度限制,不过分迁就子女
孩子像风筝,父母就是放风筝的人,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所谓“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适度限制是既不过分放纵、自由,也不要事事限制。过分自由,后果是使子女误以为他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或是就必须得到什么,分不清想要的和能够要的东西的区别。
3、对子女要有耐心,并给予子女足够的信任
有些子女虽然一心想独立自主,凡事都坚持自己做,但实际上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有一些急性子的家长没有耐心,看到子女做事又慢又笨,还经常添麻烦,干脆自己一手包办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久之,将导致子女的自卑和依赖。子女感到自己干什么事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又因为被剥夺了锻炼机会,所以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专家们强调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让子女慢慢学着自我探索成长,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当子女在自己尝试、探索时,要让他知道,无论何时家都是他永远(下转第43页)(上接第72页)的港湾,父母是信任和支持他的。这样即使孩子做事失败了,仍能从头再来,而不至于觉得无计可施而不知所措,极端时过激地伤害他人或自残等。
4、鼓励子女向困难挑战
当子女想做某种尝试时,父母即使知道他不可能成功,也要让他去闯,然后再和他一起分析不成功的原因,鼓励子女自己跨越这些障碍。而当子女一旦取得成功,他就会感到特别自豪。这样,子女会逐渐形成向困难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五、点亮子女的心——真心赞美
夸奖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于激发被赞扬人的潜能,有助于发扬被赞美者的美德和推动彼此友谊健康地发展,还可以消除人际间的龃龉和怨恨。
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日本有一位儿童教育家的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其成材率前者比后者高五倍。所以家长希望孩子具备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去赞美他吧!
爱孩子是连动物都会的事,但是教育孩子是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做今天的父母,更要与子女与时俱进,一起成长。希望各位家长能结合子女实际采取适当方法培养子女的良好性格。
作者简介:姜双银 工作单位: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中学,最后学历:本科 职称:一级教师 职务: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