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阅读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 张 燕

【机构】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七一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阅读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途径之一。然而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课上才做的事,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本文就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做几点浅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阅读理解    思维发展     促进作用
        谈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许许多教师都认为这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课上才做的事,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这种状况减少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有时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实际上,现在大部分学生不会审题,不能从题目中很快的捕捉到有用的信息,都是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高低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阅读法”都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中的“阅读”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有区别的。语文阅读材料的内容往往更具文学性,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体现,更侧重体会文字背后意境;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材料,内容相对简洁很多,它倾向把问题情景用最简要的文字展现给读者,让读者在简短的文字中体会一系列的数量关系或等量关系。正是因为数学习题用最简洁的文字描述了一系列复杂的关系。所以,在进行数学题目的阅读时,需要更细致地揣摩文字的含义和文字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解数学题时,如果不能通过读题很准确地领会题目的意思,即便一道题花上一天甚至几天的功夫,也做不出正确答案来!由此看来,“阅读法”在数学教学中是一块巨大的奠基石,它是所有数学方法能得以正确运用的基础!数学教学中“阅读法”的内涵实际就是如何引导通过一阶段的阅读即读题、领会题意达到独立掌握解决各类题目的目的。内涵中强调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在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老师的引导就俞显重要。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锐度相应较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量较少。教学实践也表明,这样的学生理解能力也差,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这就制约着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摒弃“教师在课堂上细讲慢演,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把课本当成练习册”的做法。应从学生“学”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充分发挥课本的工具功能和示范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
        在我关注数学教学中的阅读问题后,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贱,觉得阅读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体系,对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常常需要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如:人们常常要通过说明书了解电子产品的质量性能,通过数据关注股市走势图、彩票中奖率等,这就需要人们具有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数学阅读、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有语文和外语的阅读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新一轮教育改革,致力于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重视数学阅读教学,这不仅是针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也是数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终身学习等思想在数学教育中的自觉实践。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和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二.阅读可以开阔思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出现了阅读材料,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任务或者说考试要求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各个教师在处理阅读教材时各不相同,有的点到为止,有的索性不讲,而大多数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都不会去看的。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三.通过数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操作意识
        数学阅读课堂教学最好是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边读边画,倡导学生读做结合。针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边审读题目边画图(几何图形、平面直角坐标系等)或是列出等量关系。经过长期的习惯形成,在数学阅读中,学生会有意识的将阅读与动手操作联系起来。
       四.通过数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自主探究的能力
  数学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不时的遇到问题,也会不断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进一步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对题目进行充分的分析,再通过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理解,然后建立起相应的数学逻辑关系。 
        五.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际上,一个班里的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满足不了那些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的学生,于是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显的格外重要。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心发现,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困难。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六、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教材作用的充分发挥。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充分考虑(下转第13页)(上接第59页)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现状呢?多数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上课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就让学生翻课本,做练习或上黑板,之后,总结、布置作业,仅把教科书当题库。笔者认为,这恰是教师讲解精彩而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的真正原因。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曾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其实,我国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国外也是如此,如法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也特别鼓励学生读数学书。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总之,只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从培养能力入手,多给予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多给一些阅读时间,多给一些阅读的材料;学生就会改变只要认真听讲,多做练习就能学好数学的观念,转而从培养自己的能力出发,培养自己的数学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普遍得到提高。才能使他们在数学阅读学习中主动感悟、成长,这样才能促进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