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名师伴我行 作文展风采——听窦桂梅老师作文教学有感
【作者】 韩 彬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如何跳出写句子、写话的框框开始作文的起步训练呢?
低年级作文太难教了!
如何让学生愿写、乐写作文呢?
……
这是我和其他老师办公室中常谈的话题。很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作文课《我爸爸》。身为同是二年级教师的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她那自然清新的教学风格,精湛娴熟的教学艺术,令我折服;她那丰富的肢体动作,如诗般的课堂语言,至今还余音绕梁,让我意犹未尽。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低年级作文教学的一些新思索:
一、选取题材
陶行知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窦老师执教的《我爸爸》一课,利用图片创设情境,以一本图画书为载体,以“我”对爸爸的爱为纽带,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孩子们去了解爸爸。课堂上,她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和欲望,让他们对写作的内容有所知,有所感,由此对所写题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探究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寻到源头”,因而没有“清甘的水喝”。学生作文时,我们须引导他们言之有物,充分挖掘其写作内容的源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题材、选择题材,内容要有血有肉,有情有趣,贴近生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所学的课文中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题材,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选取这些习作题材,让它们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有了这些,作文教学就如生活般丰富多彩,学生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也是他们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二、挖掘题材
语文新课程认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也尽量地从身边去寻找题材。如:找春天,夸夸我的小伙伴等。给学生一个好的题材,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但对于题材进行创造性表述,探索到作文内部机制的却很少。从教学的形式看,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按“教师命题——学生习作”的程序在进行,把作文仅仅变成一种教学,一种训练,技术性的指导很多;从教学的时空看,将作文教学简单理解为作文课堂教学,缺乏开放性,忽视了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忽视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听了窦老师的课,我深感羞愧。窦老师在教学《我爸爸》这堂课中,用知识激活知识,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窦老师活跃的思维、理性的语言和活生生的教学情境,无不使人感受到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她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图画,把爸爸温柔的、勇敢的、幽默的、快乐的等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触碰了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直至爆发出“情感火花”。
曾经有人说“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应与学生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流和分享。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交流。”教学中,窦老师与学生进行充分对话,真正达到了沟通和交流。她不断地用“爸爸像……一样”,“爸爸像……,又像……”等句式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写熟悉的事物;鼓励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鼓励学生写自己有感受的想写又喜欢写的东西。
三、升华题材
小学作文教学作为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不应仅认为是一门课程,更不应异化为纯粹的文字操练,而是一种语言环境的训练。这种环境是潜移默化的,以抓住生活的浪花,点滴作文;这种环境是综合开放的,伴随而来的是无穷的乐趣;这种环境是分享与沟通的,分享阅读的收获,点燃习作的喜悦。
赞可夫说得好:“只要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这就要求教者要趁热打铁,抓住学生文思如潮涌这一契机,让学生用心去写,一气呵成。窦老师在该堂课课尾时,巧妙的利用题目,创设情境,画龙点睛,让学生感悟到“我爱爸爸”和“爸爸爱我”的两种意境,达到了升华感情,提炼出作文中心思想的目的。她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积极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习作时,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孩子们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画就怎么画,任其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爸爸对我”和“我对爸爸”的爱。我认为这种方式非常有创意,符合孩子们的稚嫩心境。孩子们创作起来既新鲜又有趣,使学生从不会写——愿意写——乐意写,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她不仅教会了学生作文,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作文。
我深深地感悟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还要引领学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在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我相信:以名师人生为羽翼,会带动我奋力翱翔,在不断的自我鞭策中成长、成熟……
低年级作文太难教了!
如何让学生愿写、乐写作文呢?
……
这是我和其他老师办公室中常谈的话题。很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作文课《我爸爸》。身为同是二年级教师的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她那自然清新的教学风格,精湛娴熟的教学艺术,令我折服;她那丰富的肢体动作,如诗般的课堂语言,至今还余音绕梁,让我意犹未尽。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低年级作文教学的一些新思索:
一、选取题材
陶行知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窦老师执教的《我爸爸》一课,利用图片创设情境,以一本图画书为载体,以“我”对爸爸的爱为纽带,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孩子们去了解爸爸。课堂上,她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和欲望,让他们对写作的内容有所知,有所感,由此对所写题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探究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寻到源头”,因而没有“清甘的水喝”。学生作文时,我们须引导他们言之有物,充分挖掘其写作内容的源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题材、选择题材,内容要有血有肉,有情有趣,贴近生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所学的课文中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题材,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选取这些习作题材,让它们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有了这些,作文教学就如生活般丰富多彩,学生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也是他们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二、挖掘题材
语文新课程认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也尽量地从身边去寻找题材。如:找春天,夸夸我的小伙伴等。给学生一个好的题材,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但对于题材进行创造性表述,探索到作文内部机制的却很少。从教学的形式看,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按“教师命题——学生习作”的程序在进行,把作文仅仅变成一种教学,一种训练,技术性的指导很多;从教学的时空看,将作文教学简单理解为作文课堂教学,缺乏开放性,忽视了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忽视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听了窦老师的课,我深感羞愧。窦老师在教学《我爸爸》这堂课中,用知识激活知识,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窦老师活跃的思维、理性的语言和活生生的教学情境,无不使人感受到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她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图画,把爸爸温柔的、勇敢的、幽默的、快乐的等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触碰了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直至爆发出“情感火花”。
曾经有人说“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应与学生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流和分享。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交流。”教学中,窦老师与学生进行充分对话,真正达到了沟通和交流。她不断地用“爸爸像……一样”,“爸爸像……,又像……”等句式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写熟悉的事物;鼓励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鼓励学生写自己有感受的想写又喜欢写的东西。
三、升华题材
小学作文教学作为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不应仅认为是一门课程,更不应异化为纯粹的文字操练,而是一种语言环境的训练。这种环境是潜移默化的,以抓住生活的浪花,点滴作文;这种环境是综合开放的,伴随而来的是无穷的乐趣;这种环境是分享与沟通的,分享阅读的收获,点燃习作的喜悦。
赞可夫说得好:“只要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这就要求教者要趁热打铁,抓住学生文思如潮涌这一契机,让学生用心去写,一气呵成。窦老师在该堂课课尾时,巧妙的利用题目,创设情境,画龙点睛,让学生感悟到“我爱爸爸”和“爸爸爱我”的两种意境,达到了升华感情,提炼出作文中心思想的目的。她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积极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习作时,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孩子们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画就怎么画,任其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爸爸对我”和“我对爸爸”的爱。我认为这种方式非常有创意,符合孩子们的稚嫩心境。孩子们创作起来既新鲜又有趣,使学生从不会写——愿意写——乐意写,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她不仅教会了学生作文,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作文。
我深深地感悟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还要引领学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在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我相信:以名师人生为羽翼,会带动我奋力翱翔,在不断的自我鞭策中成长、成熟……